拜星期六下午的CASE PRESENTATION加上晚上酒酣耳熱所賜,我難得的擁有一個早起的早上。
12時睡,5點就起來了,還是帶著一腦子的惡夢起來。
夢見了一個擁有persecutory delusion // paranoid schizophrenia的 Untreated client,在家中疑神疑鬼。
雖然現在一向都有報告指出夢中的內容其實是random shoot的,根本就是亂來,不能反映出當時人的心理狀況。
但我還是一個迷信的人,迷信 psychoanalytic 的人,將來還是可以以類近的方式,試著多弄幾個夢來玩玩分析吧。
====================================
這天又是在家中獨個兒留在房中呆過去了,該做的還是沒有去進行過。
====================================
收到了陳姑娘的DVDs,感覺就如昨天。
明天好好在她身上多學點東西,也要問問她,可以在她身上找到我掙扎多時的問題之答案嗎?
We were given: Two hands to hold. Two legs to walk. Two eyes to see. Two ears to listen. But why only one heart?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一星期電影
Diary Of The Dead
一部講關於喪屍的影片,但其實是在反諷著記者的做法。
告白
我覺得真的很不錯的日本電影嘛~
人與人之間的影響
語言的威力
潛意識, 自身盲點的破壞力
黃子華 stand up showS
仍舊歡笑, 期待下一次開SHOW時, 我可以睇返佢今次個SHOW既DVD
一部講關於喪屍的影片,但其實是在反諷著記者的做法。
告白
我覺得真的很不錯的日本電影嘛~
人與人之間的影響
語言的威力
潛意識, 自身盲點的破壞力
黃子華 stand up showS
仍舊歡笑, 期待下一次開SHOW時, 我可以睇返佢今次個SHOW既DVD
告白
[影評] 【告白】超驚人改編,超完美復仇(提及劇情)
分享:
文/嘉世強(時報出版文學線主編、08年金馬影展總監)
「【告白】窗外總是下雨或飄落櫻花,室內的人常是流淚,
這些晃動的光影下,影像基調灰藍而面無血氣,各個像人間幽靈。
我們可以大膽地說:【告白】是六個愛情故事,串起變成一個復仇故事。」
日片【告白】目前引爆口碑不在話下,這個描述女星松隆子飾演女教師森口悠子,因愛女被班上國中生殺害的故事,從小說到如今搬上大銀幕都受到好評。然而,【告白】不論小說或電影都不純然只是推理故事,電影沒有花時間去討論是37名學生中的那2名殺人,戲劇結構中沒人辦案,也沒人去分析森口老師與學生有何冤仇。它是犯罪書寫,「告白」類似所有「後911電影」一樣,它期待的是認罪及償還,在戲劇時間中償還,就是劇本寫作中所稱 <主角必受的苦難(ordeal)>。
所以,不要問為何是那兩個學生?為何【盲流感】裡的人會瞎眼(又復明)?【告白】的戲劇時間是滑動的,它不是【羅生門】的眾說紛紜卻共同指向單一事件,【告白】是描述一個偶發事件前後,相關人物牽涉在災難中的醞釀和餘震。它描述一個「邪惡」發生後,牽涉其中的人如何回應加諸身上的邪惡,在這部小說和電影裡,它們選擇「復仇」。
先講戲劇時間,電影不是【刺激驚爆點】,戲劇時間大約應是4月到7月,森口老師在班上發表驚人告白後,從理應萬花齊放生意盎然的春季到期末結束,插敘修哉對母親的回憶。
再來是角色關係,電影中的登場人物,難道不是為了找出殺害森口老師女兒愛美的兇手嗎?其實不全然是。這幾個角色本來就有關連(師生及家長),與其說它們在時空上參與或執行了這個謀殺,倒不如說是因為謀殺,而讓觀眾認識到這些人,如森口老師、北原美月、渡邊修哉、直樹母親、寺田老師、櫻宫正義。
我們在【告白】裡看到他們的說法,認識了這些角色,宛如皮藍德婁名作《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如同劇中他們都參與了「糜鹿王國」的演出,在【告白】裡,他們真正的共通點在於,他們內心所懷抱的,對另一個人的「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當這個愛被剝奪之後,他們也就失控,或步上不歸路而因此犧牲。
所以,我們可以大膽地說:【告白】是六個愛情故事,串起變成一個復仇故事,電影更是如此。此外,如同《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是荒誕劇場的先驅,【告白】也絕對不是寫實的,不是訴求反應日本社會或教育問題,它是個荒謬的復仇劇,只是犯罪舞台是校園犯罪,串起很多常見的校園問題,但手法是形式主義的,就愛與復仇的主軸來看,也不是純然專屬日本的。(較有趣是渡邊修哉,容後敘述)
可以說,電影【告白】是部驚人改編,超完美復仇的故事!在導演中島哲也極致更勝所有司迪麥廣告總和的高明鏡頭下,所有角色都像松子一樣有著令人討厭的理由:那就是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當這份愛被剝奪,讓人見識到恨跟愛一樣,可以無條件地極端,並癡心信仰穿過火焰後能找到希望的光,而釀成片中重重不可挽回的悲劇。
在中島哲也的眼中,這些角色都像【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的松子,所有人從森口對愛美、美月對修哉、修哉對母親、母親對直樹、寺田對櫻宮,它們都出於一種指向單純強烈的愛。【告白】不是最早拿HIV開玩笑的,【你他媽的也是】【哈利波特】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奎隆(Alfonso Cuaron)早在1991年處女作【Sólo con tu pareja】,就描述一名花花公子被護士前女友惡作劇體檢HIV陽性,碟名中譯為【愛在歇斯底里時】,拿來描述【告白】裡的角色們都很適合。
當然日片【告白】的影像完全不像拉丁美洲熱情狂放,它極為冷洌黑暗,像雨夜的恐怖故事。【告白】電影改編最厲害的當然包括中島哲也如萬花筒般高超且精緻化的影像,它忠於原著用「羅生門」式角色段落,將影片分成多段,像萬花筒或拼圖的碎片,讓觀眾自行去組織時間,這個手法前後呼應非常高竿。
就影像美學而言.中島哲也用高色溫光照並數位調色,讓全片呈現偏灰藍的冷色系,為影片定調,觀眾可以明顯看出片中在處理愛美的回憶片段時,不同色溫的效果,而數位調色讓片中的紅色偏黑,如此血液像乾掉的,如直樹母親濺灑而出的,不像血液的血液。因此更顯片中的牛奶盒及液態血液的豔紅。【告白】片中窗外總是下雨或飄落櫻花,室內的人常是流淚,這些晃動的光影下,影像基調灰藍而面無血氣,各個像人間幽靈;尤其是,森口老師身著黑色風衣在步出餐廳後,蹲地痛哭,然後再爬起來,這是全片罕見但驚人的長鏡頭,也強化了人性中復仇的合理性。
【告白】的角色明顯有不合理或誇張的戲劇性,如前所述,尤以天才學生渡邊修哉為例;這個角色極度偏執,對於熟悉日本電影及哈日觀眾不難理解,但西方觀眾不知何如;這種年紀輕輕卻意外獲得極大毀滅力的角色,出現在大量日本近未來動漫作品中,如大友克洋【光明戰士阿基拉】或庵野秀明【新世紀福音戰士】。
作者筆下這角色引用了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被選中的非凡人物為了新世界的成長,有超越現行社會規範的權力。」不曉得原著作者湊佳苗對動漫文化深入多少,或者她關心的只是阿修對母親所懷抱「無條件的愛」?不過儘管這天才小發明家多不合理,它卻是全書中燃燒最劇烈的靈魂,與森口老師對應著母與子的主題。
導演中島哲也除了擅長的影像處理外,改編概念上也很掌握原著精髓,除了美月角色及直樹姐姐角色的兩大濃縮外,比較突出的手法有三,一是遵循電影的線性時間限制,從森口老師的告白時,小說裡的A(修哉)和B(直樹),都在鏡頭下開場即現形,披露了敘事主角(小說則可以非線性重讀跳讀,比較鬆綁)。
第二個突出之處,在片末大爆炸特效,在這個遭詬病稍嫌冗長的片段,我倒認為中島哲也運用得極為恰當,它置入倒轉時鐘這個設定,去突顯傷害的不可逆轉,以及全片如用破碎拼圖去重組原圖的影片結構,這些角色的犧牲與傷害,都來自這份無條件的愛。至於特效則是相當驚人。
第三則是片尾黑幕時的最後一句對白。我不能爆雷。(兩週後再補上) 。
文末我必須一提是導演的精準控制。電影進入中期,當修哉開始與美月進入關係後,我一度覺得導演已收束影像美學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控的炫技,直到直樹獨自在房間的劇情開始,當他束手無策地坐在桌前,額頭如骨牌般向桌面一倒,再配上卡通般的音效,我知道中島哲也始終沒有離開,電影【告白】是個極致形式主義的作品,它仰賴導演毫不鬆懈的精密的掌控,我必須說【告白】裡面學生群眾的走位及場面調度都是極精準的,片末那學生讓道給森口老師的鳥瞰鏡頭,就讓人想到Busby Berkeley的歌舞電影,【告白】就是這麼精采的電影。
原著小說的森口老師同時是「神職者」也是「傳道者」,如果你將【告白】當成聖經《約伯記》來看也可以破題,在神的眼光中犯意和動機都不重要,除非是天生的惡(通常稱撒旦),真正重要的是信仰和懺悔。原著中最厲害的,莫過於修哉對母親的愛,傷害了一個母親;但相反的,它終究逃不出另一個母親的掌心。【告白】如同其名,人生愛恨嗔癡,喜怒哀樂,都是自找。觀眾則是在一個更完美的復仇計畫中,逃脫了歇斯底里的學生,看似戰勝了惡,由另一個母親失去的愛,而戰勝了惡。
總之,【告白】絕不僅是企圖反映或討論日本師生教育或社會問題,它所有角色都偏執得狠,甚至有點異常,異常地愛著異性同學同性同學,愛媽媽愛著有愛滋病的丈夫,其實它是非常「霹靂火」的組合,我相信所有看過的觀眾都覺得夠味又過癮,老師在餐廳對女班長撇嘴,在禮堂直接扯學生頭髮,你看看。松隆子用電話對修哉說:「就算未成年法可以保護你,我也不會原諒你。」
想到松隆子若是用台語來念這句台詞,我想電話另端的「小聰頭」也會哭出聲吧!不過,松隆子還是有送上一句很有日本味的名言,她說:「生命中最重要的聲音,不是啪鏘…」,此時電影畫面上輕飄在耳朵旁的小肥皂泡,破了……
「是『崩鏘』!!!!」(Dokan!)!這一幕,松隆子眼睛圓得有如銅鑼般,吼聲響噹噹,那沒看到電影是不知道的。這一幕,毫不意外篤定入選本人年度十大電影經典畫面,並將順利封后。
總之,【告白】是很棒的電影,但不要用單純推理或日本社會的眼光去看它。試著想大一點,如人與人之間,無條件的愛。這其實是最強烈最歇斯底里最無神論卻又最有血有肉的情感,或者情慾。今年一定要看的電影,如果你一年只看一部日片,今年鐵定就是它了。
(原文出處:185電影人)
[影評] 【告白】(完全爆雷心得): 真正的制裁
分享:
這篇推薦給已經看過電影的朋友,分析得非常精彩!
文/膝關節
評分:86分 (值回票價!) 此為節錄文章,全文請參考Yahoo!奇摩
「【告白】在道德命題上有著出色觀點,師生間的殘酷真相,
其實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平衡點,而我們輕易地,選擇閹割,視而不見。」
為人師表往往背著多重標準,既要關懷學生又得懂領導統御、以身作則,恩威並施,需要親切帶領學生,又得適時展現威嚴與體罰管教。老師這個職業遠比其他行業更具多重面向評估角度,近乎神職般的犧牲奉獻,讓大部份老師深感力不從心,最後成為被保守價值觀約束的沉默森林。
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下妻物語】、【幸福的魔法繪本】導演中島哲也執導的【告白】,則可視為當代老師的新倫理觀點書寫角度,一篇/部讓人不寒而慄的驚悚物語。
影片開場維持小說原味,森口老師(松隆子飾)發佈離職告白的同時,交雜剪輯著班上同學不斷嬉鬧吵雜畫面,配上背景甜美的「Milk」一曲,直到森口說出給學生A與B喝的牛奶裡加入患有HIV病毒者的血液後,使得班上同學擔心自身安危,紛紛正襟危坐。加上森口對班上同學提示學生A與B的個性,令大家不用多猜也知道誰是殺人兇手。森口刻意不對學生明說「是誰殺了我女兒」,進而藉用班上同儕間的排斥與制裁力量,反而加深這道仇恨。這仇恨在學生之間萌芽,扭曲正義感,活像歐洲黑暗時期的女巫審判。
終究,群眾是容易被煽動的,心智年齡會瞬間集體下降,像13歲的青少年般地,輕易地把台上振振有詞者的話語內化成為信念。而【告白】片中的學生們不也十三四歲,完全符合這樣的年紀設定。
森口老師是被美化的哀兵政客,她的政策就是:對日本少年法提出沉重的批判,既然未滿十六歲的少年犯下重罪都可以免除法庭審理、不會被判死刑,到底要如何才能喚醒、修正一個人的良知良能?片中的學生A就因自知就算殺人也不是什麼滔天大罪,在這假設前提下不斷地挑戰背德行為,直到無法回頭。
當然,故事也為學生A設計了一個完美的犯罪動機,A希望獲得離開他的母親會注意到他。雖說藉口既幼稚任性,卻也蘊藏著另一個悲哀的現實。因為自視天才的學生 A無法忍受高知識份子母親和平庸父親的組合,他更相信自己才能全遺傳自母親。渴望被認同,期盼被母親讚美,來自於戀母焦慮,成為羈絆的相隨身影。
再回過頭來,談論【告白】裡的母/女性執念。
森口老師那些被漂白的「正義」復仇舉動,她的角色令觀眾/學生同情,那麼,難道她為女兒間接引導學生及熱血的「維特」老師成為她的共犯,她就是沒有道德上瑕疵敗壞嗎?
學生B的母親奉獻著自私而盲目的愛,一口咬定兒子只是誤交損友,即使兒子對她說出女孩就是他親手丟到泳池溺斃的,她還是堅持相信兒子是良善純真,直到最終現實與期待破滅後,她卻選擇殺掉親生兒子(小說與電影處理的死亡畫面稍微不同)。學生B與母親的情節應該使許多父母會看到驚慌失措,這段呈現日本尼特族 (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的隱憂,以及過度溺愛的怪獸家長(Monster parent)。為了成全孩子的任性,這些家長可以化身為各種奇猛野獸,失去理智般地,一味保護孩子而啃蝕常理。
學生A君的生母則是過度施教,A君母親因無法發揮真正理工專長而抑鬱寡歡,對A君產生怨懟,視孩子為阻礙她人生發展的絆腳石,給予A君教育更是極度不合理的超齡期待。這場惡質循環直到離婚後才落幕,而這段母子變調埋下日後A君人格發展的重要轉捩點,使得A君相信獲得母親肯定/讚美才是這世界最重要的事,他才不惜一切代價讓母親注意到他。發明防盜包參加科展獲獎卻只獲得媒體小篇幅報導使他受挫,他眼見另一個「露娜希事件」受到媒體追逐採訪後,才衍生出瘋狂/毫無道理的殺人計謀。
電影中另一個重要女性則是班長美月,她是全片比較客觀的角色,她是學生裡唯一比較理智的。但她內心反叛火燄看見A君而燃起,她一方面要當乖乖牌學生,又心儀露娜希這樣的悲劇角色帶來的世界崩壞。她可能代表最多數日本當下的莘莘學子,對現行體制的不滿,無法說出口,藉著崇拜反叛失序者宣洩些許憤憤不平。
片中飾演森口老師的松隆子,讓電影版角色比小說裡的極度壓抑冷靜的森口有了更多層次。松隆子不再只是過去純粹販售甜美模樣,她需要成為憤怒犯罪者,也是位懺悔哀傷的贖罪者。「淚中帶笑」的陰森狠勁,配上片尾那句「開玩笑的」,你就快要看不透森口真正的喜怒哀樂。
森口為了平衡正義,給予輕視生命、低估生命本質的學生A與B,體會真正的「感同身受」,而不是讓你輕易地踏入有形的囚房或了解生命為目標。這時候,死刑兩個字彷彿成了廉價的懲罰處方。
【告白】原著分成「神職者」、「殉教者」、「慈愛者」、「求道者」、「信奉者」及「傳道者」六個段落,電影版捨棄這些充滿宗教寓意的指涉,中島哲也把故事包裝出變成更冷眼旁觀的氛圍,不時以俯視角度、大遠景凝視。我們/觀眾是全知者,像神祇般地,看著他們做出矛盾的人性掙扎舉動。同時,參與了整場犯罪。
影片只有開場是照著小說節奏脈動而行,接著就互相穿插其他告白者的觀點,不像小說是以羅生門的方式進行。電影強化了敘事節奏,也刪去幾段比較不影響故事節奏進行的觀點。
當然,用對白貫穿整部影片是不明智之舉,往往淪為過度解說的累贅技巧,不過,【告白】原作就是這樣的口吻書寫,配上中島哲也MV般的慢節奏冷鬱藍色系畫面,有別於過去中島作品裡最豔麗視覺血統,收編整合著戲裡的煽情鼓譟情緒。另類搖滾天團Radiohead「Last Flowers」沉緩哀傷曲風與日本後搖滾團Boris的多首音樂主理了影片基本音符脈絡,強化了電影才能施展的影音強項,使得電影版能走出異於小說版的風情,各有特色。
【告白】在道德命題上有著出色觀點,師生間的殘酷真相,其實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平衡點,而我們輕易地,選擇閹割,視而不見。
影評] 【告白】:更殘酷,更絕美的青春電幻物語
分享:
文/Tzara
「【告白】之所以能擁有「令人再看一次」的力量,不只是堪稱年度最佳改編劇本的編劇之強,以及上述無懈可擊的剪輯敘事而已,還有極端個人化的攝影美學與歌曲的配樂使用,這些影像與聲音的美學都讓整齣故事忽而浪漫,忽而疏離,令人迷戀又心碎。」
改編自日本推理作家湊佳苗的同名原著小說,由【下妻物語】、【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導演中島哲也所執導的【告白】,光是開場十分鐘,一名老師與37名中學生在教室內的對話戲,那冷冽、迷離又耽溺戀物,令人驚嘆窒息的攝影美學,那詩意流動,寫意寫實,既可投射出全幅故事背景,又能勾勒出各人物性格的對話運鏡剪輯,那形式美學之外,給與觀眾內心強力衝擊的超高強度演技與對話等實質戲劇內涵,都足以讓本片成為個人心目中媲美【十二怒漢】,成為影史上室內對話戲中的新經典。
開場這段老師與眾中學生的「告白」,除了任誰看了都會倒吸一口氣的異境冷調攝影美學氛圍外,那任誰看了,聽了都會直搖頭喟嘆的師生對話-學生們面對老師談話時的集體無理(禮)反應,可以稱之為「白目」,可以說是「沒大沒小」,也可以說是「不尊師重道」,無論如何,全都反映出與深作欣二【大逃殺】同樣的社會觀察所奠基的故事背景,直接挑出日本當前的教育危機,與未成年青少年犯罪問題與相關立法漏洞弊病。
正因為如是場景如此寫實,合乎現實,一方面,乃強化了這齣故事的說服力,另一方面,也讓同樣面臨社會鼓吹愛的教育,家長溺愛下所衍生許多青少年價值行為偏差問題的台灣觀眾們感到心有戚戚焉,於是,更能快速融入劇情設定之中。再加上,松隆子所飾演的老師森口悠子,其出神入化的精湛演技,將復仇者的冷酷,與教育者的溫暖同時存於一身,並以異常冷靜,實則徹底絕望的態度,將理應聲嘶力竭的控訴,以平靜無感的口吻,說得有理又有力,這種高度反差冷冷講述可怖謀殺事件的「告白」,反而更讓觀眾的反應與原本吵鬧的學生們一樣,瞬而鴉雀無聲。這代表了什麼?導演只用了十分鐘,就十分鐘,就能讓所有人完全走進故事,投入角色,並且,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分心出神的一刻,直到字幕完全結束的那 刻,我想許多觀眾跟我一樣都還在顫抖激動著。
開場十分鐘過後,接下來的劇情乃圍繞在事件中兩位「施害者」-少年A渡邊修哉與少年B下村直樹,還有另一關鍵神秘角色班長北原美月的各別「告白」,或說自白上。一如普世的偵探小說,犯罪電影一樣,警方必須審問事件中各關係人的口述,抽絲剝繭,拼湊出整起案件的原貌-電影中,藉由眾少年的告白,觀眾得以了解整起謀殺事件的來龍去脈。然而,我想本片最引人入勝之處並非其劇情的偵探成分,推理成分,而是導演講故事的剪輯手法-中島哲也採用了一種類似葛斯范桑(Gus Van Sant)【大象】之於科倫拜校園殺人事件的一體多元,眾說紛紜的多角色,多主觀的各自表述方式,試圖還原事件的真相。
但不同的是,中島哲也並不將焦點放在犯罪事實上,而是借由眾角色的「告白」,讓我們了解犯罪行為背後的動機、訴求,與潛意識的犯罪心理。於是乎,我們可以知曉少年A渡邊修哉的犯罪動機來自於心理上的嚴重戀母情結,少年B下村直樹的犯罪動機來自於心理上的自卑感作祟;至於看似乖巧,實則有不可告人祕密的北原美月呢?則是一種社會適應不良的反社會人格性。這三位事件關係人,在中島哲也殘酷唯美的鏡頭特寫下,不再只是令人畏懼的施害者,也是令人憐憫,渴望母愛,認同感,存在感的受害者。談論這種攸關潛意識的犯罪心理學,有些電影會講得生硬沉悶,有些電影會談得刻意造作,但中島哲也卻將它說得既平易近人,又唯美浪漫,又殘酷寫實,又充滿悲劇性格,且讓每個角色均顯得飽滿,充滿人性(即便是負面的),而不空洞,不無病呻吟。
同樣的,運用這種一體多元的敘事剪輯技巧,有些電影會過分拘泥於形式主義的展現,有些電影如【衝擊效應】、【11:14】效應則便顯得過份矯揉刻意,但是【告白】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其一體多元敘事手法用得合情合理,不流於為表現而表現的形式主義,而能將手法完全融入於劇情起承,呼應題旨-告白,且不造成觀眾理解上的負擔,不阻礙觀眾的閱讀樂趣,配合改編劇本的劇情全篇力道十足,前後呼應,更讓整齣電影的戲劇性更顯曲折離奇,可讀性高,震撼力強,讓觀者看完當下不禁瞠目結舌,回神之後又極想再看一次,再接受一次視覺上,認知上,道德上的震撼。
【告白】之所以能擁有「令人再看一次」的力量,不只是堪稱年度最佳改編劇本的編劇之強,以及上述無懈可擊的剪輯敘事而已,還有極端個人化的攝影美學,與以Radiohead Last Flowers為首等歌曲的配樂使用,這些影像與聲音的美學都讓整齣故事忽而浪漫,忽而疏離,令人迷戀又心碎。
總結來說,【告白】全片的戲劇性與美學表現幾近完美,在展現個人化美學的同時,又能將故事說得完整飽滿,讓人完全投入。在我心中,中島哲也的【告白】完全超越了岩井俊二的經典作【青春電幻物語】,【告白】一氣呵成,結構緊密,內容扎實,寫實又寫意的劇情,補足了【青春電幻物語】較為片段式,囈語式,形式主義為上的劇情不完整處。並且,無論是配樂、攝影、剪輯等美術或技術,還有演員演技的整體表現等,還有劇本對於日本社會現狀的觀察與速寫,【告白】都比【青春電幻物語】有過之而無不及。
過去,若有人問我看過最殘酷,最暴力的電影是哪部?我總是毫不猶豫的回答北野武的【淨琉璃】,那是一部視覺感徹底絕美,故事徹底悲劇的作品,如今,我的回答雖然仍就是【淨琉璃】,但【告白】卻首度動搖了我的念頭。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告白】已經穩居今年個人年度電影十大之首。
(原文出處:Weltschmerz)
分享:
文/嘉世強(時報出版文學線主編、08年金馬影展總監)
「【告白】窗外總是下雨或飄落櫻花,室內的人常是流淚,
這些晃動的光影下,影像基調灰藍而面無血氣,各個像人間幽靈。
我們可以大膽地說:【告白】是六個愛情故事,串起變成一個復仇故事。」
日片【告白】目前引爆口碑不在話下,這個描述女星松隆子飾演女教師森口悠子,因愛女被班上國中生殺害的故事,從小說到如今搬上大銀幕都受到好評。然而,【告白】不論小說或電影都不純然只是推理故事,電影沒有花時間去討論是37名學生中的那2名殺人,戲劇結構中沒人辦案,也沒人去分析森口老師與學生有何冤仇。它是犯罪書寫,「告白」類似所有「後911電影」一樣,它期待的是認罪及償還,在戲劇時間中償還,就是劇本寫作中所稱 <主角必受的苦難(ordeal)>。
所以,不要問為何是那兩個學生?為何【盲流感】裡的人會瞎眼(又復明)?【告白】的戲劇時間是滑動的,它不是【羅生門】的眾說紛紜卻共同指向單一事件,【告白】是描述一個偶發事件前後,相關人物牽涉在災難中的醞釀和餘震。它描述一個「邪惡」發生後,牽涉其中的人如何回應加諸身上的邪惡,在這部小說和電影裡,它們選擇「復仇」。
先講戲劇時間,電影不是【刺激驚爆點】,戲劇時間大約應是4月到7月,森口老師在班上發表驚人告白後,從理應萬花齊放生意盎然的春季到期末結束,插敘修哉對母親的回憶。
再來是角色關係,電影中的登場人物,難道不是為了找出殺害森口老師女兒愛美的兇手嗎?其實不全然是。這幾個角色本來就有關連(師生及家長),與其說它們在時空上參與或執行了這個謀殺,倒不如說是因為謀殺,而讓觀眾認識到這些人,如森口老師、北原美月、渡邊修哉、直樹母親、寺田老師、櫻宫正義。
我們在【告白】裡看到他們的說法,認識了這些角色,宛如皮藍德婁名作《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如同劇中他們都參與了「糜鹿王國」的演出,在【告白】裡,他們真正的共通點在於,他們內心所懷抱的,對另一個人的「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當這個愛被剝奪之後,他們也就失控,或步上不歸路而因此犧牲。
所以,我們可以大膽地說:【告白】是六個愛情故事,串起變成一個復仇故事,電影更是如此。此外,如同《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是荒誕劇場的先驅,【告白】也絕對不是寫實的,不是訴求反應日本社會或教育問題,它是個荒謬的復仇劇,只是犯罪舞台是校園犯罪,串起很多常見的校園問題,但手法是形式主義的,就愛與復仇的主軸來看,也不是純然專屬日本的。(較有趣是渡邊修哉,容後敘述)
可以說,電影【告白】是部驚人改編,超完美復仇的故事!在導演中島哲也極致更勝所有司迪麥廣告總和的高明鏡頭下,所有角色都像松子一樣有著令人討厭的理由:那就是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當這份愛被剝奪,讓人見識到恨跟愛一樣,可以無條件地極端,並癡心信仰穿過火焰後能找到希望的光,而釀成片中重重不可挽回的悲劇。
在中島哲也的眼中,這些角色都像【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的松子,所有人從森口對愛美、美月對修哉、修哉對母親、母親對直樹、寺田對櫻宮,它們都出於一種指向單純強烈的愛。【告白】不是最早拿HIV開玩笑的,【你他媽的也是】【哈利波特】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奎隆(Alfonso Cuaron)早在1991年處女作【Sólo con tu pareja】,就描述一名花花公子被護士前女友惡作劇體檢HIV陽性,碟名中譯為【愛在歇斯底里時】,拿來描述【告白】裡的角色們都很適合。
當然日片【告白】的影像完全不像拉丁美洲熱情狂放,它極為冷洌黑暗,像雨夜的恐怖故事。【告白】電影改編最厲害的當然包括中島哲也如萬花筒般高超且精緻化的影像,它忠於原著用「羅生門」式角色段落,將影片分成多段,像萬花筒或拼圖的碎片,讓觀眾自行去組織時間,這個手法前後呼應非常高竿。
就影像美學而言.中島哲也用高色溫光照並數位調色,讓全片呈現偏灰藍的冷色系,為影片定調,觀眾可以明顯看出片中在處理愛美的回憶片段時,不同色溫的效果,而數位調色讓片中的紅色偏黑,如此血液像乾掉的,如直樹母親濺灑而出的,不像血液的血液。因此更顯片中的牛奶盒及液態血液的豔紅。【告白】片中窗外總是下雨或飄落櫻花,室內的人常是流淚,這些晃動的光影下,影像基調灰藍而面無血氣,各個像人間幽靈;尤其是,森口老師身著黑色風衣在步出餐廳後,蹲地痛哭,然後再爬起來,這是全片罕見但驚人的長鏡頭,也強化了人性中復仇的合理性。
【告白】的角色明顯有不合理或誇張的戲劇性,如前所述,尤以天才學生渡邊修哉為例;這個角色極度偏執,對於熟悉日本電影及哈日觀眾不難理解,但西方觀眾不知何如;這種年紀輕輕卻意外獲得極大毀滅力的角色,出現在大量日本近未來動漫作品中,如大友克洋【光明戰士阿基拉】或庵野秀明【新世紀福音戰士】。
作者筆下這角色引用了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被選中的非凡人物為了新世界的成長,有超越現行社會規範的權力。」不曉得原著作者湊佳苗對動漫文化深入多少,或者她關心的只是阿修對母親所懷抱「無條件的愛」?不過儘管這天才小發明家多不合理,它卻是全書中燃燒最劇烈的靈魂,與森口老師對應著母與子的主題。
導演中島哲也除了擅長的影像處理外,改編概念上也很掌握原著精髓,除了美月角色及直樹姐姐角色的兩大濃縮外,比較突出的手法有三,一是遵循電影的線性時間限制,從森口老師的告白時,小說裡的A(修哉)和B(直樹),都在鏡頭下開場即現形,披露了敘事主角(小說則可以非線性重讀跳讀,比較鬆綁)。
第二個突出之處,在片末大爆炸特效,在這個遭詬病稍嫌冗長的片段,我倒認為中島哲也運用得極為恰當,它置入倒轉時鐘這個設定,去突顯傷害的不可逆轉,以及全片如用破碎拼圖去重組原圖的影片結構,這些角色的犧牲與傷害,都來自這份無條件的愛。至於特效則是相當驚人。
第三則是片尾黑幕時的最後一句對白。我不能爆雷。(兩週後再補上) 。
文末我必須一提是導演的精準控制。電影進入中期,當修哉開始與美月進入關係後,我一度覺得導演已收束影像美學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控的炫技,直到直樹獨自在房間的劇情開始,當他束手無策地坐在桌前,額頭如骨牌般向桌面一倒,再配上卡通般的音效,我知道中島哲也始終沒有離開,電影【告白】是個極致形式主義的作品,它仰賴導演毫不鬆懈的精密的掌控,我必須說【告白】裡面學生群眾的走位及場面調度都是極精準的,片末那學生讓道給森口老師的鳥瞰鏡頭,就讓人想到Busby Berkeley的歌舞電影,【告白】就是這麼精采的電影。
原著小說的森口老師同時是「神職者」也是「傳道者」,如果你將【告白】當成聖經《約伯記》來看也可以破題,在神的眼光中犯意和動機都不重要,除非是天生的惡(通常稱撒旦),真正重要的是信仰和懺悔。原著中最厲害的,莫過於修哉對母親的愛,傷害了一個母親;但相反的,它終究逃不出另一個母親的掌心。【告白】如同其名,人生愛恨嗔癡,喜怒哀樂,都是自找。觀眾則是在一個更完美的復仇計畫中,逃脫了歇斯底里的學生,看似戰勝了惡,由另一個母親失去的愛,而戰勝了惡。
總之,【告白】絕不僅是企圖反映或討論日本師生教育或社會問題,它所有角色都偏執得狠,甚至有點異常,異常地愛著異性同學同性同學,愛媽媽愛著有愛滋病的丈夫,其實它是非常「霹靂火」的組合,我相信所有看過的觀眾都覺得夠味又過癮,老師在餐廳對女班長撇嘴,在禮堂直接扯學生頭髮,你看看。松隆子用電話對修哉說:「就算未成年法可以保護你,我也不會原諒你。」
想到松隆子若是用台語來念這句台詞,我想電話另端的「小聰頭」也會哭出聲吧!不過,松隆子還是有送上一句很有日本味的名言,她說:「生命中最重要的聲音,不是啪鏘…」,此時電影畫面上輕飄在耳朵旁的小肥皂泡,破了……
「是『崩鏘』!!!!」(Dokan!)!這一幕,松隆子眼睛圓得有如銅鑼般,吼聲響噹噹,那沒看到電影是不知道的。這一幕,毫不意外篤定入選本人年度十大電影經典畫面,並將順利封后。
總之,【告白】是很棒的電影,但不要用單純推理或日本社會的眼光去看它。試著想大一點,如人與人之間,無條件的愛。這其實是最強烈最歇斯底里最無神論卻又最有血有肉的情感,或者情慾。今年一定要看的電影,如果你一年只看一部日片,今年鐵定就是它了。
(原文出處:185電影人)
[影評] 【告白】(完全爆雷心得): 真正的制裁
分享:
這篇推薦給已經看過電影的朋友,分析得非常精彩!
文/膝關節
評分:86分 (值回票價!) 此為節錄文章,全文請參考Yahoo!奇摩
「【告白】在道德命題上有著出色觀點,師生間的殘酷真相,
其實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平衡點,而我們輕易地,選擇閹割,視而不見。」
為人師表往往背著多重標準,既要關懷學生又得懂領導統御、以身作則,恩威並施,需要親切帶領學生,又得適時展現威嚴與體罰管教。老師這個職業遠比其他行業更具多重面向評估角度,近乎神職般的犧牲奉獻,讓大部份老師深感力不從心,最後成為被保守價值觀約束的沉默森林。
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下妻物語】、【幸福的魔法繪本】導演中島哲也執導的【告白】,則可視為當代老師的新倫理觀點書寫角度,一篇/部讓人不寒而慄的驚悚物語。
影片開場維持小說原味,森口老師(松隆子飾)發佈離職告白的同時,交雜剪輯著班上同學不斷嬉鬧吵雜畫面,配上背景甜美的「Milk」一曲,直到森口說出給學生A與B喝的牛奶裡加入患有HIV病毒者的血液後,使得班上同學擔心自身安危,紛紛正襟危坐。加上森口對班上同學提示學生A與B的個性,令大家不用多猜也知道誰是殺人兇手。森口刻意不對學生明說「是誰殺了我女兒」,進而藉用班上同儕間的排斥與制裁力量,反而加深這道仇恨。這仇恨在學生之間萌芽,扭曲正義感,活像歐洲黑暗時期的女巫審判。
終究,群眾是容易被煽動的,心智年齡會瞬間集體下降,像13歲的青少年般地,輕易地把台上振振有詞者的話語內化成為信念。而【告白】片中的學生們不也十三四歲,完全符合這樣的年紀設定。
森口老師是被美化的哀兵政客,她的政策就是:對日本少年法提出沉重的批判,既然未滿十六歲的少年犯下重罪都可以免除法庭審理、不會被判死刑,到底要如何才能喚醒、修正一個人的良知良能?片中的學生A就因自知就算殺人也不是什麼滔天大罪,在這假設前提下不斷地挑戰背德行為,直到無法回頭。
當然,故事也為學生A設計了一個完美的犯罪動機,A希望獲得離開他的母親會注意到他。雖說藉口既幼稚任性,卻也蘊藏著另一個悲哀的現實。因為自視天才的學生 A無法忍受高知識份子母親和平庸父親的組合,他更相信自己才能全遺傳自母親。渴望被認同,期盼被母親讚美,來自於戀母焦慮,成為羈絆的相隨身影。
再回過頭來,談論【告白】裡的母/女性執念。
森口老師那些被漂白的「正義」復仇舉動,她的角色令觀眾/學生同情,那麼,難道她為女兒間接引導學生及熱血的「維特」老師成為她的共犯,她就是沒有道德上瑕疵敗壞嗎?
學生B的母親奉獻著自私而盲目的愛,一口咬定兒子只是誤交損友,即使兒子對她說出女孩就是他親手丟到泳池溺斃的,她還是堅持相信兒子是良善純真,直到最終現實與期待破滅後,她卻選擇殺掉親生兒子(小說與電影處理的死亡畫面稍微不同)。學生B與母親的情節應該使許多父母會看到驚慌失措,這段呈現日本尼特族 (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的隱憂,以及過度溺愛的怪獸家長(Monster parent)。為了成全孩子的任性,這些家長可以化身為各種奇猛野獸,失去理智般地,一味保護孩子而啃蝕常理。
學生A君的生母則是過度施教,A君母親因無法發揮真正理工專長而抑鬱寡歡,對A君產生怨懟,視孩子為阻礙她人生發展的絆腳石,給予A君教育更是極度不合理的超齡期待。這場惡質循環直到離婚後才落幕,而這段母子變調埋下日後A君人格發展的重要轉捩點,使得A君相信獲得母親肯定/讚美才是這世界最重要的事,他才不惜一切代價讓母親注意到他。發明防盜包參加科展獲獎卻只獲得媒體小篇幅報導使他受挫,他眼見另一個「露娜希事件」受到媒體追逐採訪後,才衍生出瘋狂/毫無道理的殺人計謀。
電影中另一個重要女性則是班長美月,她是全片比較客觀的角色,她是學生裡唯一比較理智的。但她內心反叛火燄看見A君而燃起,她一方面要當乖乖牌學生,又心儀露娜希這樣的悲劇角色帶來的世界崩壞。她可能代表最多數日本當下的莘莘學子,對現行體制的不滿,無法說出口,藉著崇拜反叛失序者宣洩些許憤憤不平。
片中飾演森口老師的松隆子,讓電影版角色比小說裡的極度壓抑冷靜的森口有了更多層次。松隆子不再只是過去純粹販售甜美模樣,她需要成為憤怒犯罪者,也是位懺悔哀傷的贖罪者。「淚中帶笑」的陰森狠勁,配上片尾那句「開玩笑的」,你就快要看不透森口真正的喜怒哀樂。
森口為了平衡正義,給予輕視生命、低估生命本質的學生A與B,體會真正的「感同身受」,而不是讓你輕易地踏入有形的囚房或了解生命為目標。這時候,死刑兩個字彷彿成了廉價的懲罰處方。
【告白】原著分成「神職者」、「殉教者」、「慈愛者」、「求道者」、「信奉者」及「傳道者」六個段落,電影版捨棄這些充滿宗教寓意的指涉,中島哲也把故事包裝出變成更冷眼旁觀的氛圍,不時以俯視角度、大遠景凝視。我們/觀眾是全知者,像神祇般地,看著他們做出矛盾的人性掙扎舉動。同時,參與了整場犯罪。
影片只有開場是照著小說節奏脈動而行,接著就互相穿插其他告白者的觀點,不像小說是以羅生門的方式進行。電影強化了敘事節奏,也刪去幾段比較不影響故事節奏進行的觀點。
當然,用對白貫穿整部影片是不明智之舉,往往淪為過度解說的累贅技巧,不過,【告白】原作就是這樣的口吻書寫,配上中島哲也MV般的慢節奏冷鬱藍色系畫面,有別於過去中島作品裡最豔麗視覺血統,收編整合著戲裡的煽情鼓譟情緒。另類搖滾天團Radiohead「Last Flowers」沉緩哀傷曲風與日本後搖滾團Boris的多首音樂主理了影片基本音符脈絡,強化了電影才能施展的影音強項,使得電影版能走出異於小說版的風情,各有特色。
【告白】在道德命題上有著出色觀點,師生間的殘酷真相,其實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平衡點,而我們輕易地,選擇閹割,視而不見。
影評] 【告白】:更殘酷,更絕美的青春電幻物語
分享:
文/Tzara
「【告白】之所以能擁有「令人再看一次」的力量,不只是堪稱年度最佳改編劇本的編劇之強,以及上述無懈可擊的剪輯敘事而已,還有極端個人化的攝影美學與歌曲的配樂使用,這些影像與聲音的美學都讓整齣故事忽而浪漫,忽而疏離,令人迷戀又心碎。」
改編自日本推理作家湊佳苗的同名原著小說,由【下妻物語】、【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導演中島哲也所執導的【告白】,光是開場十分鐘,一名老師與37名中學生在教室內的對話戲,那冷冽、迷離又耽溺戀物,令人驚嘆窒息的攝影美學,那詩意流動,寫意寫實,既可投射出全幅故事背景,又能勾勒出各人物性格的對話運鏡剪輯,那形式美學之外,給與觀眾內心強力衝擊的超高強度演技與對話等實質戲劇內涵,都足以讓本片成為個人心目中媲美【十二怒漢】,成為影史上室內對話戲中的新經典。
開場這段老師與眾中學生的「告白」,除了任誰看了都會倒吸一口氣的異境冷調攝影美學氛圍外,那任誰看了,聽了都會直搖頭喟嘆的師生對話-學生們面對老師談話時的集體無理(禮)反應,可以稱之為「白目」,可以說是「沒大沒小」,也可以說是「不尊師重道」,無論如何,全都反映出與深作欣二【大逃殺】同樣的社會觀察所奠基的故事背景,直接挑出日本當前的教育危機,與未成年青少年犯罪問題與相關立法漏洞弊病。
正因為如是場景如此寫實,合乎現實,一方面,乃強化了這齣故事的說服力,另一方面,也讓同樣面臨社會鼓吹愛的教育,家長溺愛下所衍生許多青少年價值行為偏差問題的台灣觀眾們感到心有戚戚焉,於是,更能快速融入劇情設定之中。再加上,松隆子所飾演的老師森口悠子,其出神入化的精湛演技,將復仇者的冷酷,與教育者的溫暖同時存於一身,並以異常冷靜,實則徹底絕望的態度,將理應聲嘶力竭的控訴,以平靜無感的口吻,說得有理又有力,這種高度反差冷冷講述可怖謀殺事件的「告白」,反而更讓觀眾的反應與原本吵鬧的學生們一樣,瞬而鴉雀無聲。這代表了什麼?導演只用了十分鐘,就十分鐘,就能讓所有人完全走進故事,投入角色,並且,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分心出神的一刻,直到字幕完全結束的那 刻,我想許多觀眾跟我一樣都還在顫抖激動著。
開場十分鐘過後,接下來的劇情乃圍繞在事件中兩位「施害者」-少年A渡邊修哉與少年B下村直樹,還有另一關鍵神秘角色班長北原美月的各別「告白」,或說自白上。一如普世的偵探小說,犯罪電影一樣,警方必須審問事件中各關係人的口述,抽絲剝繭,拼湊出整起案件的原貌-電影中,藉由眾少年的告白,觀眾得以了解整起謀殺事件的來龍去脈。然而,我想本片最引人入勝之處並非其劇情的偵探成分,推理成分,而是導演講故事的剪輯手法-中島哲也採用了一種類似葛斯范桑(Gus Van Sant)【大象】之於科倫拜校園殺人事件的一體多元,眾說紛紜的多角色,多主觀的各自表述方式,試圖還原事件的真相。
但不同的是,中島哲也並不將焦點放在犯罪事實上,而是借由眾角色的「告白」,讓我們了解犯罪行為背後的動機、訴求,與潛意識的犯罪心理。於是乎,我們可以知曉少年A渡邊修哉的犯罪動機來自於心理上的嚴重戀母情結,少年B下村直樹的犯罪動機來自於心理上的自卑感作祟;至於看似乖巧,實則有不可告人祕密的北原美月呢?則是一種社會適應不良的反社會人格性。這三位事件關係人,在中島哲也殘酷唯美的鏡頭特寫下,不再只是令人畏懼的施害者,也是令人憐憫,渴望母愛,認同感,存在感的受害者。談論這種攸關潛意識的犯罪心理學,有些電影會講得生硬沉悶,有些電影會談得刻意造作,但中島哲也卻將它說得既平易近人,又唯美浪漫,又殘酷寫實,又充滿悲劇性格,且讓每個角色均顯得飽滿,充滿人性(即便是負面的),而不空洞,不無病呻吟。
同樣的,運用這種一體多元的敘事剪輯技巧,有些電影會過分拘泥於形式主義的展現,有些電影如【衝擊效應】、【11:14】效應則便顯得過份矯揉刻意,但是【告白】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其一體多元敘事手法用得合情合理,不流於為表現而表現的形式主義,而能將手法完全融入於劇情起承,呼應題旨-告白,且不造成觀眾理解上的負擔,不阻礙觀眾的閱讀樂趣,配合改編劇本的劇情全篇力道十足,前後呼應,更讓整齣電影的戲劇性更顯曲折離奇,可讀性高,震撼力強,讓觀者看完當下不禁瞠目結舌,回神之後又極想再看一次,再接受一次視覺上,認知上,道德上的震撼。
【告白】之所以能擁有「令人再看一次」的力量,不只是堪稱年度最佳改編劇本的編劇之強,以及上述無懈可擊的剪輯敘事而已,還有極端個人化的攝影美學,與以Radiohead Last Flowers為首等歌曲的配樂使用,這些影像與聲音的美學都讓整齣故事忽而浪漫,忽而疏離,令人迷戀又心碎。
總結來說,【告白】全片的戲劇性與美學表現幾近完美,在展現個人化美學的同時,又能將故事說得完整飽滿,讓人完全投入。在我心中,中島哲也的【告白】完全超越了岩井俊二的經典作【青春電幻物語】,【告白】一氣呵成,結構緊密,內容扎實,寫實又寫意的劇情,補足了【青春電幻物語】較為片段式,囈語式,形式主義為上的劇情不完整處。並且,無論是配樂、攝影、剪輯等美術或技術,還有演員演技的整體表現等,還有劇本對於日本社會現狀的觀察與速寫,【告白】都比【青春電幻物語】有過之而無不及。
過去,若有人問我看過最殘酷,最暴力的電影是哪部?我總是毫不猶豫的回答北野武的【淨琉璃】,那是一部視覺感徹底絕美,故事徹底悲劇的作品,如今,我的回答雖然仍就是【淨琉璃】,但【告白】卻首度動搖了我的念頭。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告白】已經穩居今年個人年度電影十大之首。
(原文出處:Weltschmerz)
疑夢遊墮樓 少年「肥膏」保命
疑夢遊墮樓 少年「肥膏」保命
(明報)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05:10
【明報專訊】懷疑夢遊時從沙田 禾輋村墮樓的15歲少年黃維安,昨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目前已清醒,情况穩定。黃父懷疑安仔在家睡覺時夢遊症發作,走出家門攀越圍欄,由9樓墮下3樓天橋頂部受傷,醫生指少年幸有「肥膏」頂住,墮樓時未有傷及內臟,僅手腳斷骨及皮外傷。
黃維安在台山商會中學就讀中四,由於身形較壯碩,街坊都稱他為「肥仔」。黃父透露,安仔4歲開始患上夢遊症,曾數次病發,但4年前開始再沒發作,由於小時候求醫時,醫生表示夢遊症長大後會自動痊癒,故家人沒特別理會。
黃父懷疑安仔是夢遊症發作,走出家門攀越圍欄由9樓墮下受傷。他否認兒子有自殺傾向:「幾天前才開心地跟我分享笑片,情緒完全無問題。」黃父希望待安仔情緒及身體穩定後,才向他了解真相。
李誠:收利器鎖露台 防意外
安仔前晚墮樓送院救治,一度情况危殆,至昨午已趨穩定。黃父透露,由於天橋頂有瓦磚,他引述醫生稱,安仔有「肥膏」墊住,未有傷及內臟,只是右手臂及左手腕斷骨,兩臉擦傷,是不幸中大幸。
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表示,大部分睡行症(夢遊)患者只會做出簡單的動作,例如兜圈及行路,不會打電話或開鎖。但他提醒患者的家人,在患者睡覺附近,最好收起利器及鎖好露台。
(明報)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05:10
【明報專訊】懷疑夢遊時從沙田 禾輋村墮樓的15歲少年黃維安,昨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目前已清醒,情况穩定。黃父懷疑安仔在家睡覺時夢遊症發作,走出家門攀越圍欄,由9樓墮下3樓天橋頂部受傷,醫生指少年幸有「肥膏」頂住,墮樓時未有傷及內臟,僅手腳斷骨及皮外傷。
黃維安在台山商會中學就讀中四,由於身形較壯碩,街坊都稱他為「肥仔」。黃父透露,安仔4歲開始患上夢遊症,曾數次病發,但4年前開始再沒發作,由於小時候求醫時,醫生表示夢遊症長大後會自動痊癒,故家人沒特別理會。
黃父懷疑安仔是夢遊症發作,走出家門攀越圍欄由9樓墮下受傷。他否認兒子有自殺傾向:「幾天前才開心地跟我分享笑片,情緒完全無問題。」黃父希望待安仔情緒及身體穩定後,才向他了解真相。
李誠:收利器鎖露台 防意外
安仔前晚墮樓送院救治,一度情况危殆,至昨午已趨穩定。黃父透露,由於天橋頂有瓦磚,他引述醫生稱,安仔有「肥膏」墊住,未有傷及內臟,只是右手臂及左手腕斷骨,兩臉擦傷,是不幸中大幸。
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表示,大部分睡行症(夢遊)患者只會做出簡單的動作,例如兜圈及行路,不會打電話或開鎖。但他提醒患者的家人,在患者睡覺附近,最好收起利器及鎖好露台。
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NLP後遺症!?
話說上NLP時曾經做過一次有關PARTS既DEMO.
話題仍然是圍繞住我的工作。
左手是一個已離開既同事,右手是一個我感到是跟我很像樣的同事。
問題在於,我似右手,又覺得左手都有野值得咁做。
最後既COMMENT係,其實點樣都好,我都係想O係工作上繼續貢獻。
在做完了那次DEMO後,我的左手痛了幾天。
明明是雙手HOLD起相同的時間,最後只有左手很痛。
但其實在想像的過程中,左手是"放上了"較輕的感覺,最後痛的居然是左手。
到近日,我開始大逆不道地說出了自己工作量太多的那一晚開始,我的行為似乎在右手向左手轉移。
神秘的情形發生了,我早上一起來,發現訓咩頸,右肩痛得要命,頭都很難轉過去右方,是根本"面對"不到右手嘛~
心想,一天半天嘛,算啦,但,今天起來,仍然是痛的要命,搞什麼啦!?
話題仍然是圍繞住我的工作。
左手是一個已離開既同事,右手是一個我感到是跟我很像樣的同事。
問題在於,我似右手,又覺得左手都有野值得咁做。
最後既COMMENT係,其實點樣都好,我都係想O係工作上繼續貢獻。
在做完了那次DEMO後,我的左手痛了幾天。
明明是雙手HOLD起相同的時間,最後只有左手很痛。
但其實在想像的過程中,左手是"放上了"較輕的感覺,最後痛的居然是左手。
到近日,我開始大逆不道地說出了自己工作量太多的那一晚開始,我的行為似乎在右手向左手轉移。
神秘的情形發生了,我早上一起來,發現訓咩頸,右肩痛得要命,頭都很難轉過去右方,是根本"面對"不到右手嘛~
心想,一天半天嘛,算啦,但,今天起來,仍然是痛的要命,搞什麼啦!?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在別人的網誌盜來的
網上轉載
《請記得 我不是好人》
蔡小雯寫於 2010年8月5日 23:08
有一個女人,大家都誇她煮菜很好吃,於是,每次聚餐的時候大家在打麻將嘮家常的時候,她在準備餐點。
有一個職員,領導覺得他很能幹,於是,在公司組織大家旅遊的時候,他留守,因為領導覺得,如果在大家都出門的時候,突 然有了什麼工作,只有他有能力獨自完成。
有一個音樂創作人,他的作品捧紅了幾個歌手,於是,老闆在推新人的時候讓他為新人創作一首歌,並告訴他,這個新人紅不紅全看你了。
有一個學生,成績一直排名年級第一,於是其他同學休息的時候玩耍的時候享受青春的時候,他一直埋首在書本裡面。
有一個人,大家都說他樂於助人,於是,別人有做不完的工作、搬不動的貨物、還不上的錢、沒空照顧的花草寵物都會找到他,他除了自己的生活之外,又負擔了各種人的各種生活。
有一個人,大家都說他是個好的傾訴對象,於是,大家失業了失戀了、跟朋友吵架了、丟錢了都會找他傾訴,他每次都停下手邊的工作,聽大家的困擾,挖空心思給予對方勸解安慰。
……
如果那個一直煮菜的女人有一天因為某種原因沒有為大家準備餐點,
大家應該會說:她什麼時候變的這麼自私懶惰,大家不是也是看她做菜好吃才讓她做的嘛,自己有點本事就不知道北了。
如果那個能力很強的職員有一天只是做了自己份內的工作,
經理應該會說:這樣的員工真是沒有集體榮譽感,經常分配工作給他是看得起他,幫同事分擔一點又不會死。
如果那個創作人的歌碰巧沒有捧紅那個新人,
老闆應該會說:這個人對工作太不負責了,明知道是公司砸重金的新人,卻不用盡全力創作,擺明了是讓公司的錢打水漂。
如果那個學生不小心有次考到了第二名,
老師應該會說:這樣的學生應該沒什麼潛力能挖掘了,這麼努力學卻退步了,以後也應該沒什麼機會繼續進步了。
如果那個樂於助人的人有天拒絕了幫別人把煤氣罐抬上樓,
那個人應該會對鄰居說:人都是會變啊,這社會真是越來越冷漠了。
如果那個知心大姐某次拒絕了傾聽一個人的怨念,
或許那個人會說:世界上又不是就剩你一個人了,又不是非和你聊天,幹嘛裝出一副不愛理人的樣子,我已經很慘了,真是一點同情心都沒有的人。
……
或許你這樣怨念過誰,或許你曾經遭遇過這種怨念。
《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的高齊說過一句話:好人都是被架上去的,一旦架上去就下不來了,所以就只能一直當好人。
當好人很累,而且一旦有天覺得疲倦,很可能就會馬上從一個好人變成大家口中的壞人。
就像一個人堅強久了,偶爾受傷的時候也不會有人安慰。
就像一個人自己做了很多決定,偶爾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也沒人會給個可借鑒的建議。
就像一個人很大度,所以大家對他開的玩笑也越來越狠,越來越離譜。
……
我不要做個好人,我想要好好的保護自己。
請記得,我不是個好人。
好人都是被架上去的,一旦架上去就下不來了,所以就只能一直當好人
這句話真的讓人倍感認同
人就好像被訂定了角色 生活上也同時被貼上標籤
有時做好人並不比當壞人來的快樂....
要順心而為困難,要不被別人評論也難。
那要跟別人的準則做事,還是跟自己的?
自負的人很舒服,因為不用理會別人的評價。
無原則的人也易當,因為只要跟從。
有矛盾的人,最辛苦!
《請記得 我不是好人》
蔡小雯寫於 2010年8月5日 23:08
有一個女人,大家都誇她煮菜很好吃,於是,每次聚餐的時候大家在打麻將嘮家常的時候,她在準備餐點。
有一個職員,領導覺得他很能幹,於是,在公司組織大家旅遊的時候,他留守,因為領導覺得,如果在大家都出門的時候,突 然有了什麼工作,只有他有能力獨自完成。
有一個音樂創作人,他的作品捧紅了幾個歌手,於是,老闆在推新人的時候讓他為新人創作一首歌,並告訴他,這個新人紅不紅全看你了。
有一個學生,成績一直排名年級第一,於是其他同學休息的時候玩耍的時候享受青春的時候,他一直埋首在書本裡面。
有一個人,大家都說他樂於助人,於是,別人有做不完的工作、搬不動的貨物、還不上的錢、沒空照顧的花草寵物都會找到他,他除了自己的生活之外,又負擔了各種人的各種生活。
有一個人,大家都說他是個好的傾訴對象,於是,大家失業了失戀了、跟朋友吵架了、丟錢了都會找他傾訴,他每次都停下手邊的工作,聽大家的困擾,挖空心思給予對方勸解安慰。
……
如果那個一直煮菜的女人有一天因為某種原因沒有為大家準備餐點,
大家應該會說:她什麼時候變的這麼自私懶惰,大家不是也是看她做菜好吃才讓她做的嘛,自己有點本事就不知道北了。
如果那個能力很強的職員有一天只是做了自己份內的工作,
經理應該會說:這樣的員工真是沒有集體榮譽感,經常分配工作給他是看得起他,幫同事分擔一點又不會死。
如果那個創作人的歌碰巧沒有捧紅那個新人,
老闆應該會說:這個人對工作太不負責了,明知道是公司砸重金的新人,卻不用盡全力創作,擺明了是讓公司的錢打水漂。
如果那個學生不小心有次考到了第二名,
老師應該會說:這樣的學生應該沒什麼潛力能挖掘了,這麼努力學卻退步了,以後也應該沒什麼機會繼續進步了。
如果那個樂於助人的人有天拒絕了幫別人把煤氣罐抬上樓,
那個人應該會對鄰居說:人都是會變啊,這社會真是越來越冷漠了。
如果那個知心大姐某次拒絕了傾聽一個人的怨念,
或許那個人會說:世界上又不是就剩你一個人了,又不是非和你聊天,幹嘛裝出一副不愛理人的樣子,我已經很慘了,真是一點同情心都沒有的人。
……
或許你這樣怨念過誰,或許你曾經遭遇過這種怨念。
《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的高齊說過一句話:好人都是被架上去的,一旦架上去就下不來了,所以就只能一直當好人。
當好人很累,而且一旦有天覺得疲倦,很可能就會馬上從一個好人變成大家口中的壞人。
就像一個人堅強久了,偶爾受傷的時候也不會有人安慰。
就像一個人自己做了很多決定,偶爾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也沒人會給個可借鑒的建議。
就像一個人很大度,所以大家對他開的玩笑也越來越狠,越來越離譜。
……
我不要做個好人,我想要好好的保護自己。
請記得,我不是個好人。
好人都是被架上去的,一旦架上去就下不來了,所以就只能一直當好人
這句話真的讓人倍感認同
人就好像被訂定了角色 生活上也同時被貼上標籤
有時做好人並不比當壞人來的快樂....
要順心而為困難,要不被別人評論也難。
那要跟別人的準則做事,還是跟自己的?
自負的人很舒服,因為不用理會別人的評價。
無原則的人也易當,因為只要跟從。
有矛盾的人,最辛苦!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