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愧負恩師 譚兆偉落場不落注 不聽黎新祥勸告 沉淪賭海毁前程

愧負恩師 譚兆偉落場不落注 不聽黎新祥勸告 沉淪賭海毁前程

(明報)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香港足球壇「魔鬼教練」黎新祥上周日肺癌病逝,有青訓之父之稱的黎sir曾經教出不少本地足球名將,其中最疼惜的可說是一手提拔的前香 港足球先生譚兆偉。黎sir對人稱「偉仔」的譚兆偉管得特別嚴厲,寄望甚高,可惜這個天才橫溢、曾是本港身價最高的球星,卻不聽恩師勸告,沉迷賭博,最終 妻離子散,欠債纍纍。

如今恩師病逝,譚兆偉留下永遠的遺憾:「我令黎sir好失望……我會生性,我會改,希望他在天之靈可以看得到。」在南非世界盃 熱戰之際、城中掀起賭波潮的今天,譚兆偉一毛錢也沒有下注。

1981年,譚兆偉11歲,在一場青年賽事中嶄露頭角,被到場「揀蟀」的黎新祥看中,偉仔自此便加入銀禧體育學院跟隨黎sir,「是黎sir令我認 識足球,好慶幸跟到黎sir,如果沒有他,我或者對足球沒有這麼熱誠」。當年黎新祥帶領的港隊青年軍成員,差不多個個都說黎sir最疼惜偉仔,偉仔也說當 年無線節目《體育世界》要找體院的小朋友示範,黎sir也推薦他,「當時我也不明白為何選我,可能覺得我踢波有點天分,比較突出,對我要求高一點吧。練波 時和其他球員傾偈,他都是鬧我的多」。

難忘出賽貪玩 黎sir出拳教訓

愛之深、責之切,魔鬼教練對愛徒特別嚴格,譚兆偉憶述曾被黎sir打了一拳:「十四五歲那年,青年軍出外比賽,黎sir叫我們回到房後要休息,不要 玩撲克。當時年紀小,當然不理他,躲在房裏照玩。怎料黎sir有後備匙,他衝進來就立即打了我一拳,『叫你不要玩你還是要玩?』我好記得他只是打了我一 個,哈哈!」嚴師出高徒,偉仔在青年軍愈踢愈好,更在樸茨茅夫 U17 賽事獲得最佳青年球員獎,「我知道他很開心,我覺得他比我更開心。他對我說,很少本地球員可以在外地得這個獎」。黎sir提拔偉仔,帶著他南征北討,偉仔 說已當黎sir是親人,「始終很小時就跟他,我當他好似爹口地一樣,可算是『半邊老竇』」。

離開體院,譚兆偉18歲踏入甲組聯賽,展開輝 的足球事業。回想起自己的足球生涯,偉仔都顯得非常滿足,常常重複著:「足球方面沒什麼挫折,完全無低落過,什麼都拿過。」事實上,偉仔1992至95年 助東方建立3連冠王朝,95年榮膺香港足球先生,同年更以破紀錄的50萬元年薪轉投流浪。在YouTube 鍵入「譚兆偉」,就會找到當年銀牌準決賽,偉仔倒戈出戰,以一個入球兩 次助攻協助流浪反勝東方的經典賽事。「入波後球場的歡呼聲,高呼你的名字,你未做過球員是感受不到的。4萬幾人看你踢波,8000幾人迫爆旺角 場,感覺真的很震撼」。偉仔說,足球對他來說很重要,「我無法想像沒有足 球,我的人生會變成如何,名成利就什麼的都帶了給我。」

可惜,這個曾被譽為最具天分的本地球星,在綠茵場上贏盡榮譽,步出球場後,卻在賭海裏輸掉家庭。譚兆偉10多歲時受朋友影響,開始賭博,當上甲組球 員後平步青雲,年薪破紀錄,愈賭愈大,「一日可以輸幾萬蚊」。結果欠債20多萬,妻子兩年多前決意分開,偉仔只能搬返舊居與母親同住;去年一時鑽牛角尖, 酒後仰藥,偉仔強調不是自殺,但承認「諗埋一邊」,「睡不著時會想,究竟我賭來為了什麼?以前明明一切都很好的,突然間好像什麼都沒有了……」

恩師勸戒賭 「他很失望很傷心」

黎新祥曾經勸戒譚兆偉「不要賭,要生性」,但偉仔卻當耳邊風,「當時我感覺不到賭錢有什麼問題,心想『玩玩也沒大不了啦』,幾日後又忘記黎sir說 的話」。偉仔慚愧說:「雖然他沒有說出口,但我感覺到他對於這件事(沉迷賭博)感到很失望,很傷心」。說罷,偉仔沉默良久,一臉茫然。

譚兆偉憶述上周一早上知道黎祥去世,呆了幾秒,「知道他有這個病,但料不到這麼快。心情一定難過,不知是否心理作用,心口好像『乸住乸住』」。妻子 離棄,恩師病逝,偉仔後悔之餘,決心戒賭,對黎sir許下遲來的承諾:「我會生性,我會做好口的,希望真的不要再賭。雖然他現在看不到,但希望他在天之靈 都可以看得到。放心,我會改,一定會好過以前。」

他說,現時賭債已清還近半,希望可以用行動證明自己決心戒賭,盼望妻兒可回心轉意。黎新祥將於下月5日設靈,翌日舉殯。

「我會生性 我會做好口的」

球員生涯短暫,譚兆偉逐漸轉型為教練,不過,去季在甲組球隊四海教了半季,就因對球會領隊的干預換人等事,「和平分手」。黎新祥也曾因為足總 及港隊領隊經常干預而辭去港隊教練,偉仔坦言在黎sir身上學到做教練應 有的態度:「他不會讓老細干預,很多老細未必喜歡這種教練,但我覺得做教練應是這樣,不要讓其他因素影響你選人、排陣,因為只有教練才知道球員的狀態」。 現時偉仔在一支業餘球隊當教練,還有一隊區隊正在與他斟介,「我會跟黎sir的教法教波,他的教法我一直都記在心裏」。

執教業餘球隊月入僅數千,與當年叱咤球壇時的收入相比差一大截,但偉仔說:「教兩隊一個月都有萬多元,只要不再賭,都夠生活啦!」對於角色轉換了, 偉仔說自己喜歡當教練,但這個前度足球先生始終渴望再次落場,「如果有甲組找我踢波,我都會試試,操練一段時間,或者都可以踢到45分鐘。場內場外好大分 別,球員贏波的喜悅感大過教練」。

中一輟學,跟隨黎新祥進入足球世界,眨眼近30年,譚兆偉坦言「除了足球,我都沒接觸過其他東西」。訪問當晚,偉仔到元朗踢一場業餘小型盃賽分組 賽,中場指揮官威風不減當年,全場助攻助守,攻入一球並交出一個助攻。脫離賭海,穿上球衣,綠茵場依然是屬於偉仔的英雄地。

明報記者 屈俊樂

香口珠特效存疑

香口珠特效存疑

(星島)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06: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新一代的香口糖及香口膠如無糖香口珠,除可減少口氣外,已研製出 更多功能性用途,如抗菌、潔淨牙齒等,部分產品更為牙醫推介,究竟香口珠對口腔健康有何實質作用?且聽專家分析。文:Ann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模特兒:Eric@Talent 100

  減低蛀牙機會

  無糖香口珠愈出愈多,不同產品均聲稱具保護口腔健康的功效,建議消費者飯後咀嚼一粒,以減少蛀牙機會。牙科醫生謝德安(上圖)對此亦表示認同:「進食 酸性或含糖分食物後,口腔遇到細菌即會令口腔環境變成呈酸性,可引致蛀牙。香口珠能夠刺激唾液分泌,而唾液本身屬於鹼性,能夠中和進食後口腔內多餘的酸性 物質,減低蛀牙機會,而咀嚼過程中,部分牙菌膜亦有機會黏附著香口珠,從而減少牙菌斑的積聚。」

  木糖醇乃重要成分

  謝醫生稱,除防止蛀牙外,香口珠最重要功用其實是消除口氣,當中的木糖醇(Xylitol)就具備以上兩者的功用,故市場上亦有產品以含木糖醇為賣 點,「木糖醇其實是一種食物添加劑,乃代糖類產品。其味道與白糖相似,但蘊含熱量極低,由美國 沿 用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歷史。研究指出,每天咀嚼三至五次含木糖醇產品,能減少蛀牙,而且木糖醇能抑制口腔內的『厭養菌』生長,從而減少出現口氣。」

  有限度殺菌

  現時不少香口珠均聲稱具殺菌功能,有助保持口腔衞生,謝醫生則指,其實口腔內的細菌無時無刻都在滋長,即使刷牙亦難以將之徹底消滅,「香口珠的部分成 分如Humectant的確有助殺菌,但因每粒所含分量未被列明,故不能確定有多大作用。要保持口腔衞生,最佳方法都是用膳後刷牙或者漱口,香口珠始終都 只是輔助工具。」謝醫生解釋。

  與美白無關

  部分香口珠產品聲稱具美白牙齒功效,謝醫生認為可信性不高,皆因大多數產品的成分與牙齒美白沒有直接關係。他另外特別提醒市民,美白牙貼的漂白度數及 劑量有限,故效果普遍不能維持太長時間,如牙齒本身不整齊更有機會影響效果。使用牙貼後兩至三小時,最好避免飲用深色素的飲料,而經常飲用茶類、咖啡、紅 酒、可樂等可令牙齒變黃,想保持牙齒潔白,應減少飲用有關飲料。

  令咀嚼肌發達

  謝醫生強調,經常進食香口珠有機會令咀嚼肌更加發達,「吃香口珠時不停咀嚼,等於不斷鍛煉牙骹部位的肌肉,久而久之令其更加發達,如不欲出現此情況, 可能需要減少進食次數。香口糖雖毋須用力咀嚼,但卻不能刺激唾液分泌,對平衡口腔酸鹼值問題幫助不大。」

  此外,若有牙齒磨蝕情況者,亦不宜經常進食香口珠,以免加劇磨蝕問題。早前,有外國研究顯示,進食大量含代糖山梨醇(Sorbitol)的無糖香口 珠,有機會出現腹瀉及體重急降問題,故建議進食要適可而止,每天不宜吃逾五粒。

  ■香口糖對刺激唾液分泌幫助較少,故未必能有效防止蛀牙。

  ■可樂、茶類可令牙齒變黃,飲用後宜漱口,減少色素積聚。

  ■香口珠添加的味道只能暫時掩蓋口氣,要真正改善問題,必須抑制口腔內的「厭養菌」生長,用膳後刷牙或漱口,均為有效方法。

癲癇症正名為腦癇症減歧視

癲癇症正名為腦癇症減歧視

(星島)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12:00

香港復康會及關注癲癇症 的團體,將癲癇症改名為腦癇症。腦科基金會會長黃震遐表示,癲癇症的名 稱經常令人誤解,以為症狀偏向瘋癲以及不受控,誤以為患者是精神病人,因而歧視患者。

黃震遐解釋,腦癇症其實是腦部神經不正常,引起患者不由自主地抽搐,並強調患者病發時,切勿將匙羹塞入患者口中,應該協助他們打側躺下,保持呼吸暢 順,一段時間後會自行平伏。

醫管局 主席胡定旭 表 示,公立醫院也會改用腦癇症新名,呼籲市民不要歧視患者

增加睡眠質素之健康生活習慣

增加睡眠質素之健康生活習慣

6月20日 星期日 00:21

失眠是香港人普遍經歷的問題。根據最近一項社區問卷調查,受失眠困擾市民的百份比高達接近四成,意味着全港或有二百二十萬成年人受不同程度 失眠的影響[註1]。研究顯示,患有長期疾病、每週飲用四至七次酒精飲品、出現抑鬱或緊張症狀等人士較易伴隨失眠。服用某些藥物及患上痛症者同樣可導致睡 眠規律的紊亂。因睡眠質素直接影響工作效率、社交生活、記憶和專注力、以及身心發展,保持良好睡眠質素是提升健康的重要一環。

預防失眠可先 從日常生活習慣開始。每星期最少三天、每次若三十分鐘的帶氧運動或能使睡眠質素更佳。可是,在睡眠兩小時前應避免劇烈運動,吸煙、飲用酒精或咖啡類飲品和 進食份量過重的晚餐。睡眠的環境需確保寧靜和舒適,並養成定時定候就寢的規律。

在睡前飲一杯暖暖的鮮奶、享受悠和音樂、或冲暖水浴都對睡眠 有不錯的效果。睡床主要用於睡眠,應減少在床上閱讀、工作及看電視較花精神的活動。若在床上十五分鐘都未能成眠,建議可先暫離睡房,從事一些輕鬆的身體伸 展運動。

某些疾病與失眠有醫學上的關係。例如抑鬱症 病 患者不少會出現早醒、難以再入睡的情況;前列腺肥大者可能因為夜間頻便而中斷睡眠;另外,有些睡眠時出現「打鼾」、睡眠中途片刻停止呼吸和在日間精神不振 的人士,可能患上「睡眠窒息症」。所以若失眠時間較長,而調整了上述的基本生活習慣後仍沒有任何改善的朋友,需請教家庭醫生作一個較全面的睡眠評估和診 斷。

香港中文大學 公共衞生及基 層醫療學院

副教授黃至生

[註1]参考文獻:Wong WS, Fielding R. Prevalence of insomnia among Chinese adults in Hong Kong: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Sleep Res 2010 Apr 7 [Epub ahead of print]

贏家輸家

The Winner sees an answer for every problem; (贏家看到每個問題的答案)
The Loser sees a problem for every answer. (輸家看到每個答案的問題)

The Winner says," It may be difficult but it is possible"; (贏家說:這雖難,但還是有可能)
The Loser says,"It may be possible but it is too difficult." (輸家說:這雖有可能,但…還是很難!)

The Winner is always part of the answer; (贏家是答案的一部分)
The Loser is always part of the problem. (輸家是問題的一部分)

The Winner always has a program; (贏家總有計畫)
The Loser always has an excuse. (輸家總有藉口)

The Winner says,"Let me do it for you; (贏家說:我來幫你做)
The Loser says;" That is not my job." (輸家說:這不關我的事)


When a Winner makes a mistake,he says," I was wrong"; (贏家犯錯時會說:我錯了)
When a Loser makes a mistake, he says," It wasn't my fault." (輸家犯錯時會說:不是我的錯)

A Winner makes commitments; (贏家用行動承擔責任)
A Loser makes promises. (輸家只會口頭承諾)

Winners have dreams; (贏家有夢想)
Loser have schemes. (輸家有計算)

Winners say," I must do something"; (贏家說:我一定要做些事)
Losers say,"Something must be done." (輸家說:有些事情應該有人去做)

Winners are a part of the team; (贏家是團隊中的一份子)
Losers are apart from the team. (輸家是團隊外的一部份)

Winners see the gain; (贏家重視努力)
Losers see the pain. (輸家只看痛苦)

Winners see possibilities; (贏家看到可能)
Losers see problems. (輸家看到問題)


Winners believe in win/win; Losers believe for them to win someone has to lose.
(贏家相信雙贏; 輸家希望自己不要吃虧)

Winners see the potential; (贏家看到未來)
Losers see the past. (輸家回憶過去)

Winners are like a thermostat; (贏家像溫度調節器)
Losers are like thermometers. (輸家像溫度計)

Winners choose what they say; (贏家選擇說什麼)
Losers say what they choose. (輸家說他們選擇的)

Winners use hard arguments but soft words; (贏家為困難爭論, 但言語柔和)
Losers use soft arguments but hard words. (輸家因困難軟弱, 但言語剛烈)

Winners stand firm on values but compromise on petty things;
(贏家為價值剛強,但為虛浮表像可以妥協)

Losers stand firm on petty things but compromise on values.
(輸家堅持在虛浮表像,卻對價值可以妥協)

Winners follow the philosophy of empathy: "Don't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want them to do to you";
(贏家有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Losers follow the philosophy, "Do it to others before they do it to you."
(輸家認為要在別人害你之前,先害他)

Winners make it happen; (贏家讓事情辦到)
Losers let it happen. (輸家等事情發生)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Positive Psychology

以為可以見到Amy,原來不會。反而看到了以前我跟過的CE及那裡的同事。她們到現在仍記著我呢~! 証明我的臭名還是...

看到她,我還是相當的緊張。

上他的堂還是跟網上的也差不多。希望課程只有那麼的小小OVERLAPPING.

反而結識到了幾個有趣的同事。

要SOCIAL的場合始終不適合我,TEA BREAK半小時究竟去邊好?

為下一年的工作進行了兩次的突擊面試,加上上一次在LEAN的那一次發問。總括來說,我還是一個挺廢的應徵者。希望我來年的時間會順順利利吧?

永遠覺得跟著ANITA總是充滿反思的機會。
博覽還是精研。其實我自己都沒有答案。

打了十多行,最後還是沒有多講有關PP的事。

註: 明白了什麼是positive deviation, 但仍是不太捉得到那究竟跟support group的差異有幾多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港童」升中 才懂便後清潔

「港童」升中 才懂便後清潔
(經濟日報)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06:00
【經濟日報專訊】繼港男、港女後,香港近年亦「出產」了獨一無二的「港童」。在中產父母生兒育女「一個起、兩個止」下、加上不敢逆意的外傭貼身照顧,子女變成矜貴的「小皇帝」,走在街上不難看見操控父母、拳打外傭的孩子,有升了中學還不懂綁鞋帶及自己洗澡、看著香蕉也不知如何剝皮的孩子,他們均是被過度呵護照顧至沒有自理能力的新一代「港童」。
本報將以系列形式,探討「港童」問題、其「罪魁禍首」、成長後的長遠影響,及其行為與情緒病的因果關係。
美國 兒童成長階梯研究,不同年齡的小孩應做到某些的事情,例如在4、5歲便應懂得自行穿衣、如廁後自行清潔 ,6、7歲應懂自己洗澡、睡覺;然而,有心理學家發現,有學童升中後才學習綁鞋帶、洗頭及便後清潔;有孩子被過度照顧至不願上學「捱苦」,連續拒絕上學十多天,即使上學,亦因賴床遲到,父母卻安排司機超速駕駛送其回校。
心理學家指,在其輔導的個案中,三分之一涉及這類「港童」問題,他們更坦言,校內亦有同學與自己一樣;最嚴重的個案,要花3年時間才能「追回」自理能力。
香港健康情緒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坦言,現今家長對子女過度照顧、過分緊張,加上有家傭陪伴左右,新生代的自理能力差了很多:「以前父母買綁蝴蝶結的鞋,逼我們獨立,學綁鞋帶……現在,不是工人在側替小朋友綁,就是家長索性買黏貼鞋!」
父替中三子洗澡 稱親子時間
她透露,其輔導的個案中,多達三分之一兒童問題涉及自理能力,出現「港童」特徵,他們因同時出現多種問題而求助,例如成績差、拒絕上學等;自理能力出問題的程度各有不同:「嚴重的有中三學生仍由父親替其洗澡……竟說是親子時間!」
不少父母或以為不懂洗澡、綁鞋帶是小事,認為總會有人代勞,最重要是將來賺到錢,但事實是,自理能力低會接影響孩童自信心及自我形象,對學業及將來發展均有長遠影響。
鄒凱詩透露,曾接觸一個較嚴重的中一生個案,還未懂洗頭和綁鞋帶,就連便後清潔也是小六才學習:「連護髮素都不懂如何用……未學懂便後清潔時,更乾脆不在學校上廁所!」
除自理能力差,由於被過度照顧,該學生開始好逸惡勞:「在家就是被照顧,食和玩……上學時,遲遲不肯起床,父母請司機接送,超速駕駛送校!」回到學校,連體育課也覺得是苦差,生怕被蚊叮,開始告病假逃避;最終,連續十多天拒絕上學,父母要求助心理學家。
雖然該學生指校內亦有和自己一樣情況的同學,但鄒凱詩表示,當他們漸漸發覺自己與其他同學不同,做不到別人做到的事,便會失去自信心、自我形象低落,做任何事也會覺得自己比別人差,甚至逃避,嚴重影響將來發展。
易失自信形象差 家長應放手
像這樣嚴重的個案,自理能力過低並已影響學校生活,或需花2至3年,去「追回」一些別人幾歲便學懂的事。
「其實現時不少中學生仍不敢一個人睡,甚至與媽媽同床,因而連學校的宿營活動也不敢參加,這影響他們獨立,就連社交能力也受影響!」
鄒凱詩提醒家長,應該學懂「放手」,讓子女可以自立。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爛賭輸屋輸廠 一個波獲新生

爛賭輸屋輸廠 一個波獲新生
(明報)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51歲的陳雲誠曾經浮沉賭海10年,自言輸掉1間屋、10隻勞力士、半間工廠,後來因為加入曙光足球隊征戰「無家者世界盃 」而獲重生,決心要做好爸爸,每天盡力壓抑賭癮;現在世界盃賭風極盛,阿誠不賭之餘,更在睇波活動中勸人不要賭。問9歲兒子家謙若父親再賭錢會怎樣?他說﹕「我會拎晒所有『架生』出來擋住佢!」
兒子盡全力 阻爸爸再賭
阿誠17歲就加入黑社會,他說﹕「當年賭完撲克再賭牌九,然後就到澳門 賭,400元月薪輸剩5元,又贏番幾千元,就成為我的詛咒,賭得更兇……」他說,信教及結婚後,因各種壓力,間中仍會賭錢,來回澳門不需要一天,所以家人也不知道。直到現在,每次有不如意事他都想賭,後來加入曙光足球隊,2006年代表香港到南非比賽,自覺代表香港,不能再沉迷,遂變成了戒賭動力,加上不想子女重蹈自己覆轍,至今已戒賭4年。
阿誠坦言,在教會認識的妻子和4個子女,起初對自己的過去毫不知情,但坦白後亦獲體諒。不過,後來他與妻子離婚,而妻子生大女兒時患上抑鬱症 ,至今未癒,故他每天仍要到她家中照顧子女,「從(孩子)嬰兒到現在也不會離開子女太長時間……無法做長工,因為要照顧他們,每天接返學放學、買餸煮飯」。
在4名兒女當中,阿誠與三子家謙感情最好。家謙不愛踢波,卻常常看爸爸練波,最近兩父子還一起到奧海城 參加「無煙無酒無粗口.南非世界杯 」聚會兼睇波,中場休息的15分鐘,就是阿誠向參加者分享戒賭經歷的時間。
曙光足球隊籌機票費
訪問當日,家謙常嚷著要父親揹自己,不時「摟頭摟頸」。當家謙知道父親的過去,他說﹕「最衰我當時不在,否則我會勸他不要賭。」他又說,如果爸爸再賭錢會很難過,但他不會讓這事發生,因為他會盡力阻止,亦對父親有信心。
曙光足球隊9月會參加在巴西 舉行的無家者世界盃,但因機票昂貴,現呼籲善長捐助,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soco-wofoo-homelesssoccer.hk)。
實習記者 梁雪怡

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Pay It Forward

Warning! This synopsis may contain spoilers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ZNQ7zCybk0/

A 12-year-old schoolboy in Las Vegas, Nevada named Trevor McKinney (Haley Joel Osment) is given a class project to complete by his social studies teacher Eugene Simonet (Kevin Spacey), a man with terrible burn scars on his face and neck. His task is to come up with a plan that will change the world through direct action. On his way home from school later that day, Trevor notices a homeless man, Jerry (James Caviezel) and decides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Jerry's life. Trevor then comes up with the plan to "pay it forward" by doing a good deed for three people who must in turn each do good deeds for three other people, creating a charitable pyramid scheme. Trevor's plan is to help Jerry by feeding and housing him so he can "get on his feet."

The next morning, Trevor's mother, Arlene McKinney (Helen Hunt), a single mother recovering from alcoholism, becomes angry with Trevor after finding Jerry in their house. She then accuses and confronts Eugene at the school about the reason Trevor has allowed Jerry into their home. Eugene is also intrigued by Trevor's response to the social studies project.

Later that night back at their home, Trevor confronts his mother about her alcoholism, and in a fit of anger she slaps him across the face. Trevor runs away from home, and Arlene asks Eugene to help her find him. They find Trevor at a bus station, about to be molested. Trevor and Arlene embrace in relief after Arlene apologizes profusely.

Meanwhile, Chris (Jay Mohr), a journalist, is trying to find out why a total stranger gave him a brand new Jaguar S-Type car after Chris' old 1965 Ford Mustang was damaged in a car accident. The stranger's only explanation is that he is simply "paying it forward". When Chris asks hi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e man explains that, when he recently visited a hospital while his daughter was suffering an asthma attack, a gang member suffering from a stab wound actually took up a gun to force the doctors to look at the man's daughter before she collapsed, prompting Chris to begin his search again.

After Trevor's apparently unsuccessful attempt to help Jerry, he decides to help Eugene by setting him up with Arlene, Trevor's own mother. Their relationship grows in strength until Arlene's ex-husband, Ricky (Jon Bon Jovi), who claims he has "changed" and has quit drinking, shows up unannounced and Arlene decides to give him another chance.

When Arlene later tries to explain her choice to Eugene, the audience learns how Eugene's burns were the result of terrible child abuse by his father. Eugene is concerned not just about the abusive and violent nature of Trevor's father, but that the simple absence of a loving father is detrimental to Trevor's well-being. He explains that his father was always abusive of him and his mother always took him back. At thirteen, Eugene ran away from home and returned home when he was 16, asking his mother to come with him but his father knocked him out and proceeded to burn him, resulting in a number of scars on his chest. Arlene feels that she must nevertheless give her ex-husband another chance, but shortly thereafter he becomes angry and violent and it appears that he has not in fact stopped drinking alcohol. Arlene realizes what a terrible mistake she has made. She feels that Eugene will never take her back, and Eugene for his part is not prepared to rekindle the relationship.

At around this point, Jerry, who has moved on to another city, discovers a woman about to commit suicide by jumping off a bridge; even when she throws her purse at him and yells at him to get away, Jerry simply talks gently to her, encouraging her to come down and talk to him about her problems. Meanwhile, Chris discovers the gang member who helped the man's daughter, who reveals that he was brought into the 'pay it forward' movement when he was rescued from the police by a homeless woman in a car. Having located the woman (played by Angie Dickinson), she tells Chris that she herself was given the idea by her daughter--who turns out to be Arlene.

Arlene seeks out her mother, Grace, whom she has not seen in three years. She says she wishes to say something to her and gives her mother the gift that enables Grace to have faith that she can become sober for a few days, long enough to visit the family and see her grandson: Arlene tells her mother that she forgives her for everything.

Chris finally identifies Trevor as the originator of "pay it forward," and conducts a recorded interview at the school. Trevor explains his hopes for the concept, but voices his concerns that people may be too afraid to change their own lives in order to make the whole world a better place. Eugene and Arlene are both present during the interview. When Eugene hears Trevor's words, he realizes that he and Arlene should be together.

As Eugene and Arlene reconcile with a passionate embrace, they hear shouts and scuffling outside. Trevor has come to the defense of a friend who is being attacked by bullies, and is trying to fight them off, although they are older and bigger. As Eugene and Arlene run down to stop the fight, the main bully who is a gangster-like boy impulsively pulls out a knife. Trevor is pushed onto the boy with the knife and is thus inadvertently stabbed in the abdomen. Trevor is rushed to hospital, where he dies from the stabbing.

Terribly distraught, Arlene and Eugene are later watching a television news report about "pay it forward" and Trevor's death, and learn that the movement has grown nationwide. Venturing outside, they see hundreds of people gathering in a vigil to pay their respects to Trevor, with yet more people arriving in a stream of vehicles visible in the distance as the movie ends.

(Source: WikiPedia. Bangs_McCoy)

PIE

Sue Barrett endorses the proposition that 'everybody lives by selling something' and people buy from people they trust. Sue is founder and managing director of BARRETT, and specialises in 21st century sales training, sales coaching, sales leadership, sales capability and sales culture transformation. Sue is one of the few prominent female voices commenting on sales today. You don't have to be a sales person to benefit from her knowledge and insight. If you have an idea, capability, product, service or opportunity. that you want to take to market then Sue says you need to be able to sell - ethically, honourably and effectively.

To hone your sales skills or learn how to sell go to www.barrett.com.au.

Does 'everybody live by selling something'?

Author: Sue Barrett on

For some time now I have been testing the concept of ‘everybody lives by selling something' with almost everyone I meet, including senior leadership teams (comprising of HR, finance, IT, operations, and sales),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on staff, senior banking risk professionals,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my podiatrist and GP).

I am curious to see how people respond and how they see themselves in relation to the concept of ‘everybody lives by selling something'.

Often, when one mentions the words ‘selling' or ‘sales' you can see people visibly recoil in disgust, with many immediately saying something like: "I don't sell" or: "It's not my job". As discussed in previous posts, people often reference limited stereotypes about selling which are usually tainted with negative, manipulative, references that most people find offensive and unable to relate to.

However, since I have been asking people to consider the concept of ‘everybody lives by selling something' I have been pleasantly surprised at the responses. It appears that most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whether they are officially in a sales role or not.

While initially, some people viewed the statement as only applying to a commercial transaction where money was exchanged and did not see themselves related to sales at all, they soon opened up as we explored the concept further and applied the principle to any form of exchange between two or more people. When we discussed that most people essentially work in a ‘contact dependant' career where some form of exchange is essential for them to succeed in their job we then agreed that, indeed, ‘everybody lives by selling something'.

Take for instance, a recent experience I had where I was interviewed (Michael Parkinson style), by the Head of Risk for a major Australian bank, in front of his senior leadership team, all of whom are senior risk professionals.

Now in most organisations ‘risk' is not usually associated positively with ‘sales'. In fact, there is often a ‘standoff' between risk and sales - the ‘us versus them' approach. I have seen both sides of the fence roll their eyes at the mention of the other.

For this interview I was asked to expand upon the concept of ‘everybody lives by selling someth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Exchange. My client sponsor (and interviewer) has worked with me for some years and wanted to raise, to a conscious level, the importance of proactive, open and transparent relationships. He knew that the concept of ‘everybody lives by selling something' may be a challenge for some, however he felt it was so important he was prepared to take the risk (pardon the pun). The good news is that it was received in a favourable light, even for a tough audience like this.

Here is an excerpt from a communication piece that went out to the group post the session. The PIE Model is especially well worth a read:

"...Essentially Sue believes that if we have an idea, product, service, skill, capability or talent by which we earn a living we need to be able to sell, in the general sense of the word. To put it another way, in order to maximise our impact and ongoing influence we need to ensure our talents and capabilities are visible to those who need to be influenced.

In a previous life I used a model called the "PIE Model". This suggests that 70% of an individual's impact or effectiveness is defined by their Performance (P), 20% by their Image (I) and 10% by their Exposure (E) to the right people within the business. Whether the percentages are correct or not is moot.

The point is that Performance alone will not maximise your impact. You also have to be seen as credible and have ready access to the decision makers. Imagine the world's greatest Op Risk professional who portrays an image that alienates the business team they work with or equally a super star technocrat in Market Risk who sits in a corner all day never interacting with their business partners or leaders. Both will do a good job, but neither will create an impact to demand respect or influence their business leaders.

To be clear - I am very keen that we all perform to the highest possible standard. I also want us all to focus on becoming more effective by improving our interaction with our business and functional partners.

Consider your exposure to the broader business, think about how you communicate with and influence your risk and functional colleagues, reflect on how your persona and image impacts on the messages that you are trying to convey. If you've never considered this before, discuss it with your line manger and build it into your development plan.

One other aspect of Sue's message that resonated with me was her assertion that a great salesperson will build trust, communicate in a transparent way and do what they say they will do. This creates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as sales people. Sounds like a good set of principles to me and I believe that these traits are also those of a successful Risk professional!"

I commend the leaders of this business for taking a stand and putting the concept out there to be discussed openly and candidly.

Why is this important to you and all the people in your business?
The message is clear that we all are, indeed, responsible for how we manage our careers, our perceptions, our image, and our roles within businesses and the broader community.

We all affect each other in terms of how we relate and how we communicate our intentions and actions. Sure, it is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of the sales team to go out and proactively source new business. However, we are all representatives of our businesses - from the back room to the front counter, from the customer service call to an internal email, from the company website to the comments on your Facebook page or your Tweets.

How we all speak about and reference the organisation and the people within can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sales results and ultimate success of the organisation.

Many people who know me have heard me say that I would love every role in every business to have a sales capability defined in it. So far the signs are promising, as it appears that nearly everyone I speak to is able to relate to ‘everybody lives by selling something' at its broadest level.

So why not ask your people how they feel about the concept ‘everybody lives by selling something' and let me know what they have to say at contact@barrett.com.au.

Click here for blogs from Sue Barrett.

Sue Barrett is a Thought Leader on 21st century sales training, sales coaching, sales leadership, sales capability and sales culture. She practices as a coach, advisor, speaker, facilitator, consultant and writer and works across all market segments with her skilful team at BARRETT. They help people from many different careers become aware of their sales capabilities and enable them to take the steps to becoming effective, and productive when it comes to selling, sales coaching or sales leadership. Sue and her team are your first and best reference when it comes to forging out a successful career as a competent sales professional and leader . If you have an idea, capability, product, service or opportunity that can benefit another and make their life better in some way then Sue says you need to be able to sell - ethically, honourably, and effectively. To hone your sales skills or learn how to sell go to www.barrett.com.au.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Individuation Process

榮格對個體化過程(Individuation Process)的定義

 榮格以個體化過程(Individuation Process),形容人們在他們的一生中,以許多不同的方式發展,而且在許多層次經歷多元的變革。全體的一生經驗總合──本我在心靈結構與意識中的浮現──被榮格概念化的稱為個體化。

 這是一種連續的過程,「自我為了個人周遭的文化中生存,以及達成個人的利益,非常自然而順暢的學會控制環境。它發展出人格面具。」「前半生的發展計畫是自我與格面具的發展,以便達成人生存、文化適應與擔負養育子女責任的目的。」

 然而「個體化涵括的範圍不止是在前半生將自我與人格面具發展得很理想。當這項工作完成了以後,另一項工作開始浮現,因為理想的自我與人格面具發展,將許 心理的質素遺留在意識的圖像之外。陰影沒有被整合,阿尼瑪與阿尼姆斯仍然處於無意識狀態,而且本我一直都在幕後發揮功效,但是卻幾乎無法直窺其廬山真 面。」

 「在個體化的後半段過程中,模式的基調不在於自我從它的背景對環境的認同中抽離,而是與整人格統合。榮格有時會提及『回歸母親』,這是一種隱喻的表達方 式,說明當自我發展在中年達到巔峰狀態時,持續追逐同樣老套的目標,是不會得到更進一步意義的。事實上,某些已經達成的目標,現被質疑是否能被當作終極的 價值,這便會導致對既有成就,以及更進一步意義何在的重估。」

 所以「此時的任務變成要將自我與無意識加以統合,其中包括個人尚未活過的生命與尚未實現的潛能。此一後半生的發展乃是榮格心理學中個體化的經典意義──成為你的潛在存有,只是現在更深刻、清醒罷了。」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一)禪即靜慮;禪即正心。

禪原是梵音「禪那」翻譯而來。從字面上的解釋及中國文字構造
而言,禪字的本義,是指祭天、拜神明意。古人用它的字音來翻譯梵
音,或單用「禪」字,或用「禪那」二字,都無關禪字的本義。
禪就是靜慮。古人翻譯佛經,曾經把「禪」意譯為「靜慮」,那
是取材於禮記大學篇裡的定、靜、安、慮、得。其中的定、靜、安三
個字的本義完全相同,而三個字連用,是強調安靜、安靜、又安靜的
意思。靜慮是修心養性的方法:先把身體安靜之後,再把心安靜下來
;只有心安靜之後,人才能開啟智慧而深謀遠慮。如果一個人的心安
靜不下來,他內心的智慧就沒有辦法去開發。每個人都有內在潛藏的
智慧,之所以無法開發,是因為人的心安掙不下來。而心安靜不下來
,腦中必然充滿妄念,所以人就有了煩惱,當遇到不如意的人、事、
物時,就會不愉快。身體及心境安靜之後,並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
這個時候的念頭是一種智慧。如果身體、心境沒有安靜下來,這時所
產生的念頭,是妄念,而不是智慧,是有是非、善惡種種分別心的妄
念。
禪就是正心。大學篇所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正心
」,依據大學篇本身的解釋,是指「心不在焉」的意思。也就是說,
心如果不留在任何的事物上,就會顯現平衡的心態;有了平衡的心態
,自然就充滿了智慧。因為心若是留在任何人事物上而產生煩惱的時
候,心態就不會平衡。我們修禪,就是要練習「心不在焉」,慢慢達
到心態平衡的「正心」境界。

(二)禪即無為;禪即無心。



老子的思想有些地方與佛家的思想不謀而合,如金剛經的「一切
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與老子的「聖人處無為之事」即是。所謂「無
為」,不是不做事情,而是指我們做事情應順其自然,不故意的有所
造作。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順其自然,就是禪。
老子又說「聖人恆無心,以百姓心為心」,意思是指聖人經常沒
有心念,沒有心機,沒有是非、成敗、善惡種種相對的分別心。禪是
對任何事物都不起分別心,一切都順其自然,對是非不堅持,不固持
己見,而以大眾的意見為意見,以能相安無事為原則。

(三)禪即無住心;禪即平常心。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我們的心念不要住
著在任何一個人、事、物上面,如此就能生起清淨的真如心。如果我
們的心住著在某一個人或事物上,就會生起執著之心而有了煩惱;有
了煩惱之後,自然不會生起清淨的智慧。人活著的目的,是要快樂的
,不是要煩惱的。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有煩惱;而煩惱之所以發
生,則是因為智慧沒有開發。因此,釋迦牟尼佛告訢我們:「應無所
住,而生其心」,唯有抱持一種自在、不執著的生活態度,我們的本
體智慧才能開發。
唐代馬祖道一禪師說:「平常心是道」,所謂平常心,就是沒有
是非、成敗、善惡、得失等等相對的心。人如果有了強烈的相對、分
別的心念,他的心態就不能平衡,這就不是平常心。人有相對、分別
的心念,讓它自然存在即可,不要因之而在內心產生煩惱。學禪的目
的,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去執著自己的分別心。
資料來源:禪與人生

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David Copperfield 15 years of magic

一個佢魔術生涯既回顧。

由佢細細個佢點解咁鐘意玩魔術,到各個大大少少既魔術
(其實佢自己用ILLUSION黎形容自己做既野)

雖然一向都俾人話佢d野係假(其實係人都知啦~)
但只要佢D野夠創新有噱頭,我又覺得睇得開心,佢又賺得過癮咪得LOR
performing art, 都要佢有頭腦先做到架嘛~

變走火車, 飛機, 自由神像到長城

分體自己, 人地

玩命在大瀑布玩自縛

當然仲有佢自己唱既配樂同佢身邊一個又一個既美女助手~

佢都算係賺得最多錢既魔術師呀~ 係咪~!?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玩創靚料 港究爆漿沙冰

玩創靚料 港究爆漿沙冰

(星島)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06: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講起油麻地搵食,大家可能只想到廟街 的大排檔及煲仔飯。但炎夏在大排檔用餐定必汗流浹背,所以小記推介兩家舒 適新店,分別供應泰國 菜及甜品,水準在同區可謂超班。

  文:趙庭欣 圖:蔡建新、何健勇

  革新版泰國菜

  在油麻地砵蘭街近碧街,最近有一家門面「閃閃令」的餐廳開業。筆者打聽下,知道這家主打泰國菜的金御膳,原來是同一位置經營時裝生意的老闆娘符太開設 的。對食物味道要求高的符太,開業約一個月已更換了幾次大廚,最後找來曾於著名泰國餐廳任職的年輕大廚TJ,炮製正宗又富創意的美食,不僅老闆娘滿意,筆 者試食後,也立即推介好友一試。

  餐牌上的菜式,均由老闆娘及大廚反覆試味,務求在傳統中找出新點子吸引食客。就如木瓜絲沙律,大廚就將青木瓜絲炸至脆身,最後淋上醬汁,入口酸甜香 脆。另一道牛肉沙律,則以頂級美國 牛肉炮製,簡單地在爐 火上烤熟再切件,肉質軟滑;燒烤方式,更能將肉味及肉汁保留,而酸辣汁則令沙律更加惹味。小店其他用料亦講究,金柚指定用泰國「三角嘜」品牌,多汁沒苦澀 味。大頭蝦則由泰國入口,為求保持新鮮,全採用獨立包裝,令每隻大頭蝦肉質彈牙度十足。吃過香辣主菜,不妨歎杯地道飲品香南冰。這款特飲以南薑、香茅、青 檸等同煮,待涼加冰及蜜糖,入口清香解渴。

  酒店精裝甜品

  裝潢雅致的甜品小店貴花甜,位於區內不太起眼的小路旁,但開業不久,已吸引不少饕客特地前來一試。年輕老闆之一的Lawrence,曾任職食品品牌管 理機構,對食材來貨、品牌經營等非常熟悉,於是夥拍酒店西廚出身的朋友,開設貴花甜,並開宗明義走創新路線,供應酒店級水準甜品。這裏有多款「似曾相識」 的港式甜品,但賣相卻別具心思。如紅粉兵團及意式涼粉,前者以士多啤梨及益力多打成沙冰,再灑上獨家爆漿乳酸珠,酸酸甜甜,冰凍清爽,加上粉紅色的賣相, 定可吸引女士們的目光。後者是將涼粉製成麵條狀,再加入濃郁的Expresso及雪糕,吃時像「吮」麵般,感覺有趣。

  店內還有多款以酒創作的甜品,當中以Baileys甜酒梳乎厘,以及Baileys甜酒奶凍最受歡迎。後者用上原味Baileys,加入北海道 3.6牛奶煮成,每啖也滑不留口,酒味香濃,但酒精的澀味卻不會太重,足 見材料比例拿揑得恰到好處。Baileys甜酒梳乎厘沒有加入發粉或蛋糕粉,全部即叫即打,焗後夠挺身,入口即化,酒味卻在口腔內縈繞。大家又可找到「變 奏版」火燄雪山,蛋白忌廉內包著的,是朱古力紐紋蛋糕及雪糕,上桌後淋上攝氏六十度橙酒再點火,酒精揮發後橙香仍在,味道層次豐富。

  Info

  貴花甜

  地址:油麻地砵蘭街6號地下

  查詢:3481 6158

  營業時間:周日至四3:00pm至11:30pm、

  周五及六3:00pm至12:30am

  交通:港鐵油麻地站C出口

  平均消費:$40/位

  Info 金御膳

  地址:油麻地砵蘭街61至63號A地鋪

  查詢:2384 4335

  營業時間:11:00am至11:00pm

  交通:港鐵油麻地站A1出口

  平均消費:晚餐$150/位

  火燄橙酒雪山雪糕 $42

  蛋白忌廉包著蛋糕及雪糕,淋上橙酒點火,入口香甜。

  Baileys甜酒奶凍$31

  日本 北海道3.6牛奶加入Baileys,味道濃郁。

  香草雪糕咖啡意式涼粉$42

  長條形的涼粉,配以特濃咖啡味及雪糕,夠新奇。

  翡翠珍珠意式涼粉 $38

  綠茶奶凍加涼粉,層次豐富,夏日品嘗最適合。

  紅粉兵團 $36

  用士多啤梨及益力多打成沙冰,再灑上爆漿乳酸珠,口感獨特。

  金柚沙律 $58

  泰國金柚起肉,加上椰菜、葱及酸甜微辣的汁料,開胃醒神。

  木蘋果冰 $20

  選用味甘帶酸的香草木蘋果製成冰凍特飲,屬解渴良品。

  香南冰 $22

  以南薑加香茅等製成,跟泰式惹味食物最合襯。

  河畔燒牛肉沙律 $68

  將特級美國牛肉炭燒後切成薄片,肉味香濃。

  冬蔭公大頭蝦湯$52/小、$98/大

  用每日自家熬製的雞湯做湯底,不含味精,相當鮮味。

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

Tal Ben-Shahar是<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的作者,
他在哈佛開設的正向心理學課程第一年只有6人修課,
第二年人數激增到近400人來修課,第三年人數已高達855人。
我看完他的書之後,上網查他的網站,發現他有寫出快樂六大秘訣,
也可以是說這本書的重點精華。

1.允許情緒的發生
接受自己生而為人,有喜怒哀樂等情緒是再自然不過的,如此一來便比較能夠克服這些情緒。反之,拒絕接受情緒則導致挫折與不快樂。

2.從事樂趣與意義兼具的活動
兼具「樂趣」與「意義」才是真正的快樂。不論是工作或居家活動,應該要從事樂趣與意義兼具的活動。當沒有這樣的活動時,請為自己找到快樂推進器(happiness boosters),也就是能夠提供樂趣與意義且持續一整週的愉快經驗。

3.正向解讀情境
快樂源自於個人的心靈狀態,而不是外在的身份地位或財富。因此快不快樂端賴個人如何對外在事件的解釋(水杯裡『還有半杯水』或是『只剩半杯水』)。例如,要將挫折視為「災難」還是「學習的機會」?

4.簡化生活
一切從簡吧!人往往過得太忙碌,不斷嘗試將愈來愈多的活動擠進愈來愈少的時間。生活的「量」會影響「質」,過得太忙碌會減少自己的快樂。

5.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切記身心是息息相關的,人所做的事都會影響心理狀態。規律的運動、充足的睡眠及健康的飲食習慣才能維持身心的健康。

6.多表達感激之意
人很容易把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視為理所當然。試著從周遭的人到每天吃的食物、從大自然到一個微笑中去欣賞品嚐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資料來源:
Ben-Shahar, T. (2007). Six happiness tips. Retrieved February 1, 2009, from http://talbenshahar.com

===========================================================
猜猜看,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是哪一堂課?答對了嗎?

最夯的選修課是「幸福課」,聽課人數超過了王牌課《經濟學導論》。
而教這門課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講師,名叫塔爾•賓-夏哈爾(TalBen-Shahar,Ph.D.)。
塔爾.班夏哈 哈佛大學哲學與心理學博士。

他在哈佛開設的「組織心理學」與「領導心理學」的課程,
分別獲選「最受歡迎課程」的第一與第三名,每學期選修人數高達1,400人,超過學生總數的20%。許多學生向學校反應,這兩門課「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班夏哈的教學及思想,引起美國主流媒體的爭相報導,
包括《波士頓全球報》、《紐約時報》,以及CNN、CBS、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塔爾•賓-夏哈爾,自稱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
「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積極心理學課時,只有8個學生報名,其中,還有2人中途退課。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學生。到了第三次,當學生數目達到850人時,上課更多的是讓我感到緊張和不安。特別是當學生的家長、爺爺奶奶和那些媒體的朋友們,開始出現在我課堂上的時侯。」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
「人們衡量商業成就時,標準是錢。用錢去評估資產和債務、利潤和虧損,所有與錢無關的,都不會被考慮進去,金錢是最高的財富。但是我認為,人生與商業一樣,也有盈利和虧損。」

「具體地說,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我們在幸福這一『至高財富』上就盈利了。」

「所以,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塔爾•賓-夏哈爾,希望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
要擺脫「完美主義」,要「學會失敗」。
塔爾•賓-夏哈爾,還為學生簡化出10條小貼紙:

1:遵從你內心的熱情。
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不要只是為了輕鬆地拿一個A而選課,或選你朋友上的課,或是別人認為你應該上的課。

2:多和朋友們在一起。
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親密的人際關係,是你幸福感的信號,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

3:學會失敗。
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4:接受自己全然為人。
失望、煩亂、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納這些,並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
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然後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

5:簡化生活。
更多並不總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不一定有利。你選了太多的課嗎?
參加了太多的活動嗎?應求精而不在多。

6:有規律地鍛煉。
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每週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鐘,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
雖然有時「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
這樣,在醒著的時候,你會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會更開心。

8.慷慨。
現在,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錢,你也沒有太多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
「給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
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9:勇敢。
勇氣並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依然向前。

10:表達感激。
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
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

神經症——神經衰弱

姓名: 略
性別: 男
年齡: 24
教育程度: 中專畢業
社會經濟地位: 略
婚姻狀況: 未婚
外在表現: 穿著普通,清瘦,談吐有教養,聰明,善良,文質彬彬。

表現出的問題:
近2年一直被失眠困擾,看了不少醫生,服了很多藥。每服一種新藥,開始都有些療效,但不能持久。做過很多檢查,沒發現任何器質性問題。為此常感痛苦不堪,憂心忡忡。最近病情又加重,發展為一上床就擔心失眠,並且開始對床鋪恐懼。

失眠最早始於高三下半學期,當時18歲。他的成績一直很好,由於失眠嚴重影響了學習,結果高考失敗,只上了中專錄取線。高三的失眠開始於手淫。那時剛知道手淫,每天都想嘗試,可又不能容忍這種行為發生,總在嚴加克制。鬥爭的結果多是手淫佔上風,最後只好屈從。手淫後又使他非常內疚,非常痛恨自己,覺得自己非常卑鄙,如何能做出這等下賤的事。接著就是沒完沒了的自我譴責,甚至體罰自己。這樣一夜就過去了,沒留下多少時間去睡。


入中專後,失眠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再次出現是工作以後,每當開始三班倒,他就出現失眠,這種情況共發生過兩次。兩年前公司選拔一批員工出國接受培訓,培訓期間失眠又出現了,一直延續至今,而且越來越嚴重。

他不敢接觸女孩子,一旦發生這種事,晚上總會去幻想或想像與那女孩發生種種浪漫風流韻事。他非常討厭看那些色情的鏡頭、照片,比如男女接吻、擁抱和性交,不慎看到這些就會感到不安或不舒服。這些刺激很容易使服他興奮,引起大量的聯想。這些幻想、聯想最後喚起他的手淫衝動,相應的克制又比較嚴厲,結果引起持久的衝突,使正常的睡眠不能進行。因此,他常常主動迴避具有色情性質的刺激,甚至姐姐從外地來看望他,用過的被褥,他都不敢再用,擔心出現性方面的幻想。他相信手淫將會導致早洩和陽痿,以此來告誡和提醒自己克製手淫。

開始治療前2~3個月,他戀愛了。女朋友很漂亮,他感到非常滿意,兩人的關係發展也非常不錯。他覺得倆人的關係早該有進一步發展,完全到了可以親吻擁抱的階段。但他卻不敢採取行動,有些膽怯,不好意思,一直猶豫不定。隨著倆人關係的加深,他越來越覺得激情或衝動在減弱。他在性衝動方面表現出非常強的克制,令他的女友都為此感到奇怪,而他則並不感到有強烈的性衝動令他難以克制。當女友提出發生性關係時,他卻出現早洩和陽痿。


他暴露的另一個主題涉及人際關係,主要是不滿自己處理與領導和競爭對手關係的能力。他見到領導就感到害怕、不安和緊張,他不敢在領導面前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敢與同事進行爭論。同時又不會討好領導,總是迴避和遠離領導。他認為自己是個非常膽小、懦弱的人,沒有一點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而在他的幻想和想像中,卻棄滿了表現、競爭和戰勝他人的願望。


他告訴我,思想經常被糾纏在這些事情上——性和競爭,一旦捲入就會沉思其中,一想就是2~3個小時,具有強迫性質,令他不能自拔。如果發生在工作和學習時,就會不由自主地分散精力;如果發生在睡覺時,就會干擾睡眠。
既往生活史與當前生活情景
背景材料
他的父母都是農民,有一個姐姐,26歲,已出嫁,弟弟 17 歲,比他小7歲,在讀高中。父親在外顯得老實忠厚,在家裡則非常專制,脾氣不好,經常斥罵母親。母親善良順從,總是忍讓著。母親最喜歡他。弟弟膽大,外向,有自信,不怕父母,經常與他們頂嘴。父親最喜歡弟弟,從小就非常寵慣他。
在他記憶中,父親相當暴躁,小時他很畏懼父親,平時很少同他交談,有什麼事問他,他總是顯得很不耐煩或大聲喝斥。父親從來也不聽他的意見,他講些什麼根本不會引起父親的重視,甚至會招致父親的責罵。有一次不知是因為什麼,他插了嘴,父親頓時不滿,大聲訓斥:“小孩子懂什麼,大人說話不許插嘴。”他有些不服,繼續頂撞,結果被痛打了一頓。自那以後,就再沒有頂撞的事情發生過。他自幼老實,聽話,父母老師囑咐什麼就听什麼。他從不調皮搗蛋,非常聽話,而且學習好,總是拔尖,老師和村里的人都喜歡他,都認為他一定能考上大學。可父親不喜歡他,嫌他太膽小,老實。 
心理社會發展歷史


既往健康狀況與治療史


專家分析、評估與治療過程
治療每週一次,每次1小時,持續近三年。治療早期,他的熱情很高,感到醫生溫和善良可信賴。他總是提前來等候,每次晤談都比較主動,話也比較多,但又稍有節制,特別在性方面的話題上有迴避。不過很快阻抗就解除了,他的談話變得更為自由、無拘無束,深層的隱私漸漸地暴露出來。


隨著治療的進行,大約十幾次晤談之後(三個月),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治療初期他的那種治療強烈的熱情慢慢在減退,對醫生的信任開始減弱,對醫生產生懷疑,表現出不耐煩,開始以委婉的方式表現出對醫生的不滿,性方面的問題層出不窮,同時失眠的主訴又增加了。治療慢慢陷入到一種停滯的狀態。


我意識到遇到了阻抗,是非常強的阻抗,並非象治療初期遇到的那些多是源自羞於開口或恐懼暴露的心態,而是強迫性的重複。大約有1年半的時間,我們的主要工作都集中在這個方面。他到處尋找細微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陰莖勃起力度不夠,注意微小的變化並以此推斷將來會導致性生活失敗。持續地擔心手淫會導致性功能下降,總是用早洩和陽痿來恐嚇自己,以達到克製手淫。首次同女友發生性關係,就出現早洩,以後頻繁出現,甚至一度出現陽痿。對性的這種焦慮頑固地重複著,以不同的方式強迫性地表現出來。因此,修通過程異常艱難。


隨著不斷地修通,他在性方面的憂慮開始減弱,性生活慢慢恢復正常,不久還結了婚。同時失眠也在緩解,但仍不時反复。另一個突出現像是與治療師的關係發生重大改變,他在情感上越來越與我保持距離,避免接觸,保持一種敬而遠之的姿態。過去還曾表露過不滿、爭辯和較為溫和的攻擊情緒,現在我卻再也難見他對我有明顯的不滿、怨恨和競爭敵意傾向。他越來越變得順從、被動、膽小、依賴、唯唯諾諾、沒有主見和無競爭力。


  治療又轉入到一種僵持狀態。我在反复理解他的表現,體驗他的移情。我以為他的那過分的順從和溫和是一種防禦,希望能打破它,釋放被壓抑的競爭活力,並領悟它。我注意他任何顯示攻擊和不滿情緒的跡象,耐心等待著明顯的針對我的攻擊情緒的顯現,由此,讓他在與我的關係中理解和領悟。 


通過不斷的修通,他獲得了明顯的進步。他變得開放,可以同我爭論,提出反對意見等。總之,我們又上了一個台階,失眠完全恢復了,對領導的恐懼減弱了,變得更有男子氣,更自信。 
專家點評或綜述
這個病人突出症狀是失眠,詳細了解還會發現有對床舖的恐怖,甚至也符合強迫症和社交焦慮的診斷。病人對床舖的恐懼,可理解為對失眠恐懼的泛化。失眠症狀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他反復強迫性地陷於性和人際關係的幻想和想像中不可脫出自然會干擾睡眠,特別是這些幻想和想像又最容易出現在晚上。在手淫這個問題上的矛盾心理同樣會干擾睡眠:開始是強烈的克制,之後又是強烈的譴責,內心沒有平靜的時候,如何可以安穩睡覺呢?

至於強迫性的性幻想和社交焦慮理解起來就要困難些。對於兒童來說,由於他們的認知能力發展的局限,經常會將現實和幻想混為一談,因此現實和幻想性的滿足具有同樣作用,所以幻想就成了兒童滿足慾望的一種方式。成年人繼續使用這種方式就顯得幼稚和不成熟了或是病態的。因此,病人的強迫性的幻想和想像可理解為一種幼稚的或病態的防禦機制,其目的是滿足病人某種慾望或願望。從想像和幻想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知道這些要滿足的慾望之一就是性。在現實中,他表現出強烈地對異性的迴避,包括各種與性有關聯的刺激都在迴避之中,這樣的特徵會使他失去性衝動釋放的正常途徑。同樣手淫也是一種重要的性釋放途徑,而他卻對此表現出嚴重的克制和恐懼。因此,這個病人有嚴重的性壓抑,種種正常的性釋放途徑都被堵上了,強迫性的性幻想就起到這樣的作用,他使用幼稚和神經症性的防禦機制來解決性壓抑,性的慾望是在幻想和想像中滿足的。由此也可以理解,強迫性的幻想受如此強大的性的力量推動,難怪不受意志控制。

那為什麼他不能通過正常的渠道滿足自己的性慾望,而使用病態或幼稚的方式呢?我們可以看到,任何正常的渠道都會引起他的焦慮和恐懼,比如見了異性非常焦慮從而迴避,對手淫很恐懼,一方面認為是劣跡,另一方面擔心導致將來性功能喪失,從而嚴厲克制。總之給人的感覺就是只要他試圖通過正常的方式釋放性衝動時,他就會感到強烈的焦慮或恐懼,為了避免這種焦慮或恐懼,他放棄這些性釋放途徑或方式,代之以其他非正常的方式。這就是他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顯然不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而是在過去的人格發展中形成的,特別是在童年期形成的。

弗洛伊德認為這種對性的恐懼起源於俄底普斯期 (Oedipus),當男孩子對母親顯示性的意願時,來自父親的閹割威脅令兒童感到萬分焦慮,反以弗洛伊德又稱這種焦慮叫閹割焦慮,也稱亂倫焦慮。這個病人有關童年期的某些記憶令我們相信他存在這種焦慮:能記住的最早的事件發生在5~6歲,一次然看到姐姐的外生殖器,立刻把頭轉過,感到不好意思; 7~8歲時走親威,晚上睡在表姐的旁邊,感到非常害怕,整夜不敢動;10歲時看到母親乳房感到害羞。所有這些都表現一種亂倫的焦慮,如果注意一下他成年後對姐姐使用過的被褥的恐懼,就會更加感受到他內心的閹割焦慮或亂倫焦慮是何等強烈。由此演化而來的就是對性的一般性恐懼,病史中已有詳細描述,諸如對異性的迴避、對性誘惑的厭惡和對手淫的克制等。閹割焦虛源於對父親閹割的威脅,這是一種象徵性的說法,其含義是社會對兒童性衝動或亂倫衝動的禁忌, 父親就是這種禁忌的代表。從這個病人對父親的描述中可以感到他有一個非常強大專制的父親,這意味著禁忌力量是非常強大,因此他經歷了過分強烈的閹割威脅,強烈的閹割焦慮就是與專制凶暴的父親的關係中形成的。

他最早出現失眠地在17~18歲,從病史上看當時性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如此才有強烈的手淫要求。由於存在閹割焦慮,手淫這種行為自然喚起未解決的俄底普斯衝突,導致焦慮,最後影響睡眠。從理論上講,俄底普斯期的衝突以兒子壓抑指向母親的性衝動向父親認同得以解決,到了青春期,性的發展進入一個非常活躍的時期,此期性的發展非常迅速,相應的自我和超我的發展則相對落後,由此兒童將再度經驗俄底斯期的衝突。在這個病人身上這一點表現的非常典型,他有強烈的性衝動需要釋放,而他的超我依然是老樣子,自我如此虛弱夾在本我和超我之間,擺動不定。時而支持本我,通過手淫釋放性壓力;時而轉向超我執行懲罰任務。具體表現就是手淫、手淫的嚴厲克制和之後的自虐。

理解了他的基本衝突之後,他表現出來的其他奇怪的行為就很容易理解。他頑固地堅持手淫導致早洩和陽痿的觀點是他控製手淫的一種方法,這是一種合理化,是他為自己找到的'科學'理由,從而可以有根據地對性衝動進行嚴厲的控製而不感到是在對自己實施虐待。正因為存在這種動機上的需要,所以,他對那些與此觀點相反的而且是真正的科學觀點視而不見。如此可以理解為什麼他接觸了很多有關手淫的非傳統觀點和知識,可就是將其拒之門外,相反卻頑固地堅持傳統的觀點。這裡的潛意識意圖是避免閹割焦慮,表面上是為了將來保持良好的性功能,而實際則是害怕進行手淫,害怕出現閹割焦慮。他也知道性對成年人來說是正常的,所以就不能完全拒絕,但目前又沒有其他方式,只有手淫這種方式,如果手淫本身不好,那不就可以不發生性活動了,就可以滿足超我的要求了,避免了超我懲罰帶來的焦慮。

他在熱戀中體驗不到應有激情和愉悅感:他感受不到強烈的性衝動,對女友性誘惑輕鬆自如地就可以抵禦過去。這裡他無意識的採用了隔離這種防禦機制,將情感體驗同思想觀念分隔開來,如此避免導致進一步焦慮。上文中提到他認為手淫這種方式不好,現在有了正常的途徑,他的表現如何呢?依然是一種拒絕,沒有激情,沒有衝動。所以毫不奇怪,要開始性交了,他就早洩和陽痿。這是一種軀體化表現,情緒的問題轉變為身體的症狀。症狀有明顯的意義,就是不進行性交,目的同樣是避免閹割焦慮。

他對性功能過分擔憂,擔心自己的陰莖勃起不堅硬,手淫中出現一點痛就與將來的性生活失敗聯繫起來。這種過分的擔心,反复揮之不去的顧慮,不能不讓人產生懷疑,他到底是害怕性功能出問題,還是希望出問題?我以為這是反向形成,真正的意圖是恐懼有性衝動,希望陽痿,這樣就可以不發生性活動,不引起超我的懲罰。他的失眠可以理解為是軀體化——情緒衝突以生理或身體的症狀表現出來,不過發生的層次更接近意識層面。

總之,所有上述的表現,都體現出內心的衝突,一方面,某些行為或防禦是自我(ego)為滿足本我的,比如強迫性的性幻想,手淫等;另一方面是滿足超我的,實際上大多數的不合情理的行為,都是防禦超我的懲罰,避免這種懲罰帶來的閹割焦慮。

在性問題方面的工作有了良好的進展後,失眠這個症狀依然不時反复,這不能不考慮在上述因素之外存在其他原因。病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失眠總是在一些重要事件之後發生,比如高三面臨的高考的壓力,工作後倒班的變動以及出國培訓等。此外,儘管手淫在嚴厲克制下,但一直存在,可中專時失眠就自然消失了,其他時候失眠也可以不出現。再有面對領導權威或競爭者時的焦慮也是重要的因素。這些材料在病人的移情發展被逐漸整合在一起,從而獲得良好的理解。

病人在治療中移情的發展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開始他把醫生視為母親,顯得無拘束,信任,接近;之後又視為父親,表現疏遠和懼怕;最後變得能客觀現實的面對醫生。相應症狀的緩解在第一階段非常突出,而在第二個階段則倒退了。從背景材料可知,童年期他的父親對他太嚴厲了,不給他任何表現的機會,任何情況下都必須絕對地服從,這樣令他的競爭力完全被壓抑,成了一個完全順從謙卑和沒有競爭力的人。象徵性地講,就是父親容不下他的競爭,把他閹割了,使他變成了一個去了勢的男人。治療中這種關係被重現在診室中,表現為對醫生的順從、聽話和情感疏遠,他不敢爭論,沒有競爭,不敢表達敵意和攻擊,完全是一個被閹割的形象。他不是沒有敵意攻擊,這些被移置到更加弱小的人身上,而且表現得異常的強烈;領導和權威面前非常膽小懦弱,而在幻想中卻充滿了同想像中卻充滿了同想像中的權威的爭論、抗爭和競爭。表明這方面強烈的壓抑。

這個病人的核心問題依然是閹割焦慮,它來自俄底普斯期與父親競爭的失敗。換句話說,閹割焦慮最一般的表現是沒有競爭力,沒有活力,而性只是這種閹割的一個表現方面。當他成年後,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被閹割掉了,而他依然是個男人,這種衝突是非常痛苦。如此,我們也可理解他的失眠總是在具有競爭意味的事件發生時出現。就如同性方面的恐懼一樣,當需要他表現競爭力的時候,他的焦慮就出現。這樣他的才能就不能充分錶現出來,他的創造力不能得到發揮,他不能在社會上獲得應有的地位,就好像他本來可以考上大學卻只進了中專而比他差的人卻獲得比他好的成就一樣。這一切引起強烈的不平衡,導致嚴重的自卑,引發強烈的衝突。

疑病症

神經症——疑病症

發佈時間: 2009年2月13日 閱讀次數:478
姓名: 汪某
性別: 男
年齡: 20
教育程度: 初中
社會經濟地位: 無業、靠父親經濟支持
婚姻狀況: 未婚
外在表現: 高個子,稍有些虛胖,體質差。

表現出的問題:
6年來因無故出現腦後部“冰”了一塊的感覺,自認為腦部患了重病,故反复就診當地及北京、上海等各大醫院,均未查出確切疾病,一直服各種中藥及補藥療,4個月前因患者父親承包的一個工程正結束時工人都走了,僅留患者一個人看工地,患者恐懼、害怕,三天三夜未眠,緊張、害怕,後不敢一人獨睡,堅決要求與父母同睡,還必須關緊房門,開著燈患者才敢睡覺,2個月前患者情緒低落,擔心地球和太陽會爆炸,擔心腦後部的病好不了,擔心乙肝影響自己的未來,感到活著沒意思、想死又顧慮重重,乏力、喜獨處、臥床、發脾氣.


既往生活史與當前生活情景
患者為獨生子,足月順產,母孕期正常,嬰幼儿期生長發育正常,適齡入學,因頑皮、貪玩而小學一年級讀了兩年,尚能適應學校環境,與同學關係融洽,學習成績一般,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從上小學五年級開始,尤其到了上初一時,因與自己堂兄弟比較開始逐漸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上初一時(14歲)即開始出現腦後部“冰”了一塊的感覺而休學一年,當時感注意力、記憶力均有所下降,無法堅持學業,後又因患“乙肝”中途輟學。父親已來北京做裝修工人,患者與母親在家,開始時經濟上很緊張,父母之間關係也很不融洽,後因父親掙錢較多,家庭關係有些好轉,患者曾一度病情好轉,想回學校上學,但因為患者已超齡,兼之學校的老師及同學均知道他患有肝炎,避之如蛇蠍,給患者心靈上打擊很大。 98年患者父親生意做大了,在北京租了房子立住腳後接患者母子進京居住,經濟上較富裕,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每年除了幾個月有工程需要工作,其它時間以打牌、按摩、上歌廳等為主。
目前人際關係:
患者為家中獨生子,主要社會關係分為兩部分:第一,患者在老家江蘇時,對大伯家十分羨慕,大伯夫妻均為教師,生活穩定,大伯的孩子是患者堂兄弟中最有出息的男孩,上學時成績名列前茅,且連續跳級兩次,僅17歲就考取全國重點大學,博士畢業後現在國外工作。他一直是患者的偶像和奮鬥目標,另外兩個堂兄妹雖比他小,但一個就讀省級重點高中,另一個是奧校尖子生,將來考取重點大學不成問題,這給患者的內心既帶來了強烈的自卑感,又帶來了硬不服輸的鬥志。第二,患者患疑病性神經症後一直未上學,整日與當地的人玩牌,從早玩到晚,這種生活延續到他2年前來北京後仍是如此,與其父親手下的工頭等人混在一塊,經常一起玩牌,贏了錢就拼命亂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有時就跟那些人一起去娛樂城做桑那、按摩、洗頭等。去年9月,患者在父親安排下到了一所通訊學校學習通訊,在校時間不長,就感功課很難適應,故與同學交往很少,兼之有很多同學走讀,也沒有機會更多接觸。


心理社會發展歷史
(1)促使因素:患者上初中時父親離開家到北京工作,僅留其母子在老家,家中開小賣店,患者因認為顧客不應該退瓶而受責備。家族中患者叔伯及其子女均有學問,尤其大伯夫妻都是教師,其子十分有出息,現已在國外工作、一直是患者的偶像。患者患乙肝後,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避之如蛇蠍,擔心被他傳染。患者述永遠忘不了他們的目光,休學後閒居家中,經常玩牌、打台球,環境不好。到京後與工人有時住在一起,仍總是打牌,按摩、生活糜亂、不規律,缺乏穩定的生活環境,去年十月入學後無法很好適應。
(2)先前因素:母親溺愛,父親嚴歷,家庭中又有矛盾,也不避諱孩子,患者個性急躁、自尊心強、敏感、多疑。
(3) 附加因素:患過乙肝。父酗酒,好賭成性,母親有時也跟著賭。
(4)強化因素:患病後父母什麼都依他,花錢十分隨便。
(5)社會文化因素:傳統的觀念是掙錢才是成功。


既往健康狀況與治療史
患者14歲時開始感到腦後部像“冰”了一塊似的,重時頭暈,因而四處求醫,曾在上海某醫院診為“腦血管收縮”,給予“西比靈”及各種中藥治療,至今未見好轉,仍有不適主述,雖經兩次CT、TCD等各種醫學檢查均未發現明顯異常,但仍未打消其疑慮。三年前患者17歲患“乙型肝炎”,當時肝功升高,乏力、厭油、並出現黃疸,查為“三大陽”,經多種保肝藥物等治療,後漸轉為“小三陽”。肝功也恢復正常。


專家分析、評估與治療過程
治療過程:  
1.患者剛來醫院時,表情痛苦、焦慮、緊張,不知所措,總想尋求幫助,故談起病來滔滔不絕,此時不宜立即給予心理治療,因為這種急性焦慮狀態下的患者也很難聽進去醫生的指導,故先給予抗焦慮及抗抑鬱的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患者穩定情緒,以利他能冷靜的思考自己的問題。  
2.當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軀體的不適上時,讓患者進入森田治療,一期治療是絕對臥床期,患者開始時覺得自己的病正需要臥床休息,所以很高興地同意了,臥床前幾天,患者也確實感到身體的不適感有所減輕,只是有些擔心太陽和地球會不會爆炸,但幾天后患者即開始煩躁不安,擔心自己的乙肝及腦後部的不適能否治好,此時醫生並不安慰患者,只是要求他忍受一切痛苦與煩惱,不管怎麼想都可以,卻不能不遵守治療要求,患者終日臥床無所事事,在醫生的引導下,逐漸開始想自己得病的過程,認識到自身性格的缺陷主要是過於自我中心、情緒不成熟、依賴、缺乏毅力、固執、敏感與多疑,才會對身體狀況過分擔心,以致於陷入精神交互作用中,注意力固定在軀體感覺上,才會久病不愈,此時,醫生開始告訴病人,對待軀體的不適感要"順其自然",臥床兩週左右,患者開始感到無聊、寂寞,總想起床找人說話或乾點什麼,甚至未經允許即開始勞動,故轉入二期治療。  
3.開始時患者就像剛出籠的小鳥一樣,愉快而樂於勞動,但好景不長,很快又擔心起自己的身體能否承受,對治療產生懷疑,勞動時,當著醫生一個樣,背著醫生又一樣,此時,醫生與護士配合,及時發現患者的問題,並強調勞動的重要性,樹立工作第一的觀念,要求患者著重克服長久以來因病而養成的惰性,對其軀體的疾病給予科學的分析及解釋,如若再問則不與理睬,患者初步認識到如何才能做到"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一周左右即轉入三期治療。
4.進入三期治療後,患者可與醫生交談,且參加每天的森田小組治療會,系統學習森田理論,內容為進一步認識自身性格的缺陷以及與疾病的關係,更著重於如何將森田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患者在學習及勞動中逐漸深入體會到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含義,此時,則進一步要求患者做到"尋找痛苦"、"為所怕為",越怕勞動會影響身體,越要做自己所怕的事;"忍受痛苦"、"有所不為"即不管身體感覺如何難受,也要忍受之,不能放任自己因身體不適就放棄工作、隨意休息。另外,要學會如何默默地為別人奉獻,主動地把精神能量投向外界,體驗工作帶來的樂趣。患者通過治療,毅力逐漸提高了,也認識到自己固執地認為不適感是大腦疾病造成的完全是錯誤的,是主觀臆想的產物,因為症狀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因此期時間稍長,約六週左右,患者病情多次波動,有時偷懶或想放棄,醫生一面指導患者接受症狀,一面告訴患者這正是鍛煉其毅力的好機會,要求患者和症狀做朋友,並提醒病人凡事要多靠自己,不能總依賴別人,走出家庭的陰影,走自己的路。因患者文化水平有限,故以"啟發性萌動"為主,此後即可進入第四期。  
5.因患者為外地病人,又正值春節,故出院返回老家,恢復原來的社會角色,不久,又恢復了中專的學習,力圖掌握一技之長,但由於學習緊張,又感症狀波動,醫生則通過電話及門診對病人進行指導,讓其再次重溫森田理論,在實踐中運用。患者真正理解並能運用後,治療結束。
專家點評或綜述
(1)患者為青春期起病,表面上的誘因是受到母親責備,實際上患者隨年齡增大,開始了對自身的關注和對外界的慾求,喜歡和周圍的強者比較,對自己的身心狀態逐漸開始關注起來。自身性格的缺陷主要是過於自我中心、情緒不成熟、依賴、缺乏毅力、固執、敏感與多疑。
(2)在偶然因素作用下,出現了頭後部"冰"了一塊的體感異常,患者十分敏感、關注,甚至作出疑病性的解釋,即認為是大腦患了什麼重病,為此進行各種醫學檢查。
(3)在檢查過程中,醫生雖然未檢查出什麼疾病,但也沒有明確肯定患者是疑病症,這就不知不覺使患者的治療誤入歧途,尤其給予各種中藥,補藥的治療,更強化他對疾病的關注。使病情遷延六年不愈。
(4)患者的家庭教育不平衡,一切金錢至上的價值觀與父親的嚴歷和母親的溺愛、細心呵護形成了很大矛盾,使患者做事缺乏正確判斷及主見,無所適從。
(5)由於患"疑病症"後不鍛煉,使抵抗力下降而患" 乙型肝炎",更強化了對疾病的關注,患者一心想超越叔、伯家的堂兄妹,想出人頭地,但因病輟學的殘酷現實使他倍感遺憾、自卑,為此遭人冷落使患者更缺乏自信,認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才有一切,使注意力更固定在身體上,逃避自己內心對學習的渴望,對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龜縮到疾病中。
(6)休學後,家中父母賭博、酗酒,終日無所事事的患者在父母的要求下也去玩牌、打台球、贏錢,離正常生活越來越遠。
(7)整個社會及父母對心理知識的欠缺,使得沒有人理解患者的痛苦,也找不到正確的治療途徑。
(8)患者受教育時間短,幼稚不成熟,但又過早接觸了社會上一些不良影響,變得懶惰,以自己有病為藉口,亂花家裡的錢,以尋求心理上暫時的平衡與快樂。實際上是在飲鳩止渴,離自己內心所嚮往越來越遠,心理上越來越不平衡,越依靠這些事自我麻醉。
(9)長期病重不愈,使患者病情加重,出現焦慮、抑鬱、恐懼。經過抗抑鬱、抗焦慮藥物的治療,患者情緒有所好轉,症狀又集中到了擔心腦後部疾病和乙肝上,故予以森田治療,讓患者逐漸認識到自己的患病原因及相關因素,正確接受軀體的不適,不對軀體不適過分關注,過分敏感,而是帶著各種軀體不適去做好該做的事。做到"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通過全程治療,激發了患者的上進心及學習慾望。同時又讓患者認識到自己的年齡已過了接受正規教育的時間,現在要面對現實,學一技之長,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現實的條件下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發展自我。

疑病症;心因性障礙

神經症——疑病症;心因性障礙(心理創傷後應激障礙)

發佈時間: 2009年2月13日 閱讀次數:590
姓名: 張某
性別: 女
年齡: 32
教育程度: 不詳
社會經濟地位: 工廠女工
婚姻狀況: 已婚
外在表現: 顯得全身無力,表情焦慮,有時情緒不穩定,邊談邊哭。

表現出的問題:
患者近來總是懷疑自己打嗝、胃脹是得了胃病,擔心自己會病死,心情很壞,想哭、胸悶、發脾氣、徹夜不眠。
既往生活史與當前生活情景
某工廠女工張某某,32歲,已婚,由丈夫陪同來精神科看病。病人自述由於工廠開始實行獎金制度,兩個月以前,病人被指派負責審核工人的生產量,以便於決定工資獎金的發放。有幾個工人不滿意病人的審核,認為有誤,當面指責病人欠公平。病人雖找過領導,希望處理解決此糾分,但無結果,因此忍氣吞聲。幾天后,突然感到胸部發堵,胃脹,後背痛,出不來氣,氣憋在心裡好像球似地堵在喉部,心裡很著急,看中醫用中藥後胸悶較前稍減輕。病人在家想洗澡,可是其母親不放心,說: “你(指病人)不能見水,否則會復發!”,這麼一說,病人馬上手麻、抽動,同時心裡更覺得煩躁,想摔東西,放聲大哭,家人覺得病情嚴重,立刻把病人送到醫院診治,住院幾天后病情好轉,出院幾天后上班工作。可是上班後一看那幾個辱罵她的工人,心裡又受到刺激,又出現胸悶、打嗝等現象,並感到胸口像有一個大球堵著似的,心煩意亂,沒法上班。不巧,這時病人有一親友患食管癌去世,病人認為自己打嗝,胃脹,和這一親友生前的情形一樣,懷疑自己也患了胃病,飯吃不下,一直擔心自己死後孩子可憐,心情更壞、想哭、發脾氣,徹夜不眠,經內科醫師全身檢查,無異常,被介紹來看精神科醫師。
心理社會發展歷史
促使因素——患者被指派負責審核工人的生產量,有幾個工人不滿意她的工作,指責欠公平。領導沒能解決糾紛,因此忍氣吞聲。症狀產生
強化因素——母親不放心,增加患者對病症嚴重性的認知。一親友患食管癌去世。
既往健康狀況與治療史
不詳
專家分析、評估與治療過程
心理分析和評估:
病人坐在診察室,顯得全身無力,表情焦慮,能主動談吐內心體驗,只是有時情緒不穩定,常邊談邊哭泣。
醫師:“怎麼樣?”
病人:“心裡煩……”
醫師:“有多久了”?
病人:“兩個月多了”
醫師:“怎樣開始的?”
病人: “在工廠,受氣,……” 醫師:“談談看……”
病人:“兩個月前領導指派我審核生產量,……。有個工人少領了錢,不滿意我的審核,罵我不對!”
醫師:“怎樣罵你不對?……” 病人:“她說我的匯報是假的。”
醫師:“所以她就開始說你不對?!”
病人:“嗯!”
醫師:“她說了以後你怎麼辦?”
病人:“她也跟別的工人這麼說,傳到我耳朵裡來。我說沒關係,大家都在這裡,讓大家說說看,別人也說她對,她罵我就越狠!”
醫師:“那你怎麼辦?”
病人:“她當著眾人罵我,我沒吭聲……就病了!”
醫師:“怎樣病法?”
病人: “她指桑罵槐,閒言碎語,我受不了,覺得整個胸部都很憋得慌,好像胃和腸中間有什麼東西擋著似的。肚子餓,但又吃不下去……”
醫師:“還有呢?”
病人:“還有非常著急,以為害了什麼病!”
醫師:“著急什麼?”
病人:“著急自己的病。後來更煩了”。
醫師:“煩什麼?”
病人:“得了這種病,吃了這麼多藥,還不好,是否得了癌症,長瘤了……就憂鬱起來。”
醫師:“這樣煩,後來呢?”
病人:“我肯定是得了病,長了東西,要不然怎麼吃不下飯呢?……我就想,……想……萬一我死了(聲音變細,流眼淚)……。我就想,要是化驗出來是長東西,我的命注定要死了,我家人怎麼辦?”
醫師:“擔心家裡的事來了?”
病人:“孩子還小,怎麼辦?……沒人照顧……”(又流了眼淚)。
醫師:“心情這樣不好,是不是常哭?”
病人:“哭呀!一看見人,或別人來看,我就傷心……”
醫師:“看樣子現在心情很難過、抑鬱且擔心。現在回頭來看,最早是怎樣的心情而生起病來的呢?”
病人:“是心情煩、著急且生氣。著急的是病怎麼也看不好。氣得是,覺得不如不干那得罪人的事情,當個普通工人,我這個人向來沒受過別人欺負,這樣罵我,何必呢?自己鬧起這種病!”
很明顯,這個工人是受到心理上的打擊而產生情緒上的毛病,是一次性的“適應性反應”。其臨床表現,除了許多軀體症狀之外,最早期的心理反應是急性的焦慮及生氣;目前漸而轉移到抑鬱的傾向。
  治療過程:
  (一)穩定病人情緒
雖然病人心裡很明白,這次生這場(心理)病都是因為受了刺激,生了一肚子氣,悶在心裡引起的,可是目前已開始呈現抑鬱狀態,且懷疑是否得了癌症,在治療上最需要注重的是穩定病人情緒,免得繼續焦慮、煩惱、疑神疑鬼。
醫師:“雖然別人指責你作錯了事,可是畢竟你做對了一件事。”
病人:“什麼事?”
醫師:“找對了地方,來看精神科醫師。”
病人:“怎麼說?”
醫師:“因為就如你所談的,這次得病是生氣而引起的,所以找精神科的醫師,治療心病,就是找對了地方!”
這種會談,可以指出病人做“對了”事,鼓舞其消沉的情緒,同時指明病人沒有癌症這種值得傷心、憂鬱的事,幫助病人接受正確的方法治療。
醫師:“你雖然操心很多事,可是你腦子還很清楚,可以很理智且正確地了解地你自己的病是怎樣產生的?”
這樣誇獎病人的長處,並且引導病人繼續去研究如何處理情緒上的問題,而避免懷疑軀體毛病,減除“疑病症”傾向,也是很重要的。
醫師:“看樣子,你是個很負責的人。因為你很負責任,所以被人批評才會那麼認真。有些人不負責任,很馬虎,她才不管人家怎麼批評呢,是不?”
這樣的反應,是在表揚病人性格上的長處,安慰、支持病人;同時也在舖一條路,準備將來回頭來研討病人的性格問題,也是一種嘗試。
醫師:“看樣子,怕長了東西,是否長了瘤子,是因為你過分擔心而引起來的懷疑。既然內科醫師檢查說你沒有毛病,那你目前就不用擔心這些,而應考慮如何使你心情恢復平靜了。你說,怎樣才能幫助你心情穩定下來呢?”
如此進行,則可以把握住治療的方向,同進,也可以讓病人談出她自己內心的期望,看看怎樣才能幫助她趕緊脫離此情感上的暴風雨。休息、療養、被人安慰、照顧?或者,澄清與同事們的誤解?……
病人: “我有時還是氣我的同事不諒解,誤會了我的意思;而且當面辱罵我,使我很難堪……”。
醫師:“那是否請你的同事與領導一起來,大家一起談談,消除這些誤解呢?……”
病人:“也好!”
  (二)控制環境,處理問題的起因
假如病人願意的話,邀請其工廠領導及同事一起來會談,是進行治療的一個方向。特別是由於彼此誤解引起的糾紛或是爭執,直接去交談、妥協、消除誤會,是治療的要點。特別是考慮到病人遲早仍需回到原工作崗位,如何去處理其環境上的困難,是支持治療的技巧之一。
要找工廠的同事來的話,一定也要把領導請來,一方面了解領導的看法,一方面也幫助領導如何處理與此情緒有關的人際問題。會談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判斷誰是誰非,變成法律問題,而應該是:如何消除過去的誤解與衝突,幫助病人心情開朗,減除其煩惱,以便早日回去工作。假如,不放心的話,治療者可以事先與領導與同事談談,了解他們的想法,並建議如何一起面談。
醫師:“今天我們請大家一起來醫院會談,其目的是從心理治療的角度出發,幫助張某調整和適應工作環境的關係,減輕心理上受刺激引起的情緒問題。我們在一起共同研究想辦法,如何使她能早日康復,回單位工作……”
在會談之前,來個這樣的開場白,可以澄清會談的目的,也可以控制會談的進展,使其會談有治療的效果。
醫師:“今天聽大家談,我們明白張某某當初那樣做,主要是想認真把事情辦好,並不是存心想對哪個人不好。因為是初次辦這種事,我們諒解她缺少經驗,至於某某同事當時對張某某生氣,是因為著急,怕自己少領了獎金,一時反應大些,但並不是存心找張某某的麻煩。
現在大家都交換了意見,消除了隔閡,這樣會幫助張某某趕快地好起來。希望領導也會更多地關心幫助他們!”
這種說話,一方面可以避免光談私人恩怨;另一方面使大家都明了當時彼此的動機與理由,經過了解而同情,由互諒解而幫助,轉變氣氛與局勢。把重心放在如何幫助與改善方面。
有時,事情並不那麼簡單、理想。工廠同事一直還是保持敵對態度不願改變,病人也一直覺得難與同事們相處;再者,領導也沒有辦法幫助他們打破僵持局面。這時,從治療的眼光看,有時需要考慮病人是否應調換工作崗位,是否如此才能較好地解決問題。不用說,這種提議要與病人、親屬及領導各方面研究討論後,才能引導出一個妥善建議的方向。
  (三)調整病人內在心理的感受
有時治療的方向不在改善環境,而在於了解與處理從心理感覺與感受,經由內心的改變與調整而接受適應外來的環境與現實。為了處理病人內心情況,不用說,需要了解病人心理背景了。
醫師:“你剛才說,'不如不干得罪人的事,還不如當個普通工人,是什麼意思?”
病人: “我本來在工廠作了七八年的工人,一直沒事,這次被指派作審核工作,不就惹出這種麻煩事來了嗎!”
醫師:“這審核工作是你自己找來的?還是……?”
病人:“是領導指派我的!”
醫師:“因為……”
病人:“因為領導看我平時工作認真負責,就叫我負責。”
醫師:(故意表示驚訝!)“哦!原來是你工作表現好,領導叫你做的!你平常很能幹很負責,是嗎?”(目的在讓病人敘述她自己的長處)。
病人:“我在工廠曾經被領導表揚過3次,說我成績好,表現好,所以就特別讓我挑這個重擔!”
醫師:“那你應該高興,自己的長處被人賞識呀?!”
病人:“就是因為領導信任我,我就想特別負責,每天都細心地檢查每個人的生產量,也去查有多少廢品……”
醫師:“結果反而受到同事的批評和辱罵,是嗎?!”
病人(嘆了一口氣):“我這個人一輩子也沒被人罵過,我家有兄妹三個,兄妹之間也未發生過爭吵,大家都很尊重我。家裡的事,平時也是按自己的意思去作,自己的意見從未被人指責或反對過。一切都很順利,從未受到過這樣的精神刺激。”
醫師:“可能就是因從未受到過別人的批評,所以這次你的反應才會那麼大? !有些人犯了很大的錯誤,被別人罵得很厲害,倒是一點都不在乎,你是否太敏感了些?”
病人:“有許多同事告訴我,勸我不要太計較,可是我就是放不下心來。”
醫師:“假如別的同事也那麼勸你,這正表示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問題。”
病人:“其實,當時那同事直在批評我審核錯了,我稍為留心一點,去檢查一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好了。”
醫師:“那為什麼沒作?”
病人:“我就是要面子,不願意承認自己做錯了事……”
醫師:“你很要強是嗎?其實任何人都會有錯的時候。知道做錯了,改了就好了,是嗎?!”
有時一個人遇到應激狀態時,因缺少別人的支持與幫助而無法去應付,顯得孤掌難鳴,無法應付困難。
醫師:“當時你有沒有把情況報告給領導,請他幫忙處理這個問題?”
病人:“有。可是當時他因正忙於另外一件事情,無暇來過問這件事情。”
醫師:“你有沒有向你丈夫或別人談談怎麼辦?……”
病人:“我丈夫那時剛好被派到別的地方去工作,不在家,就算是我寫信告訴他,也不起什麼作用。”
醫師:“既然你丈夫也很關心你,同事們也勸你不要愁這件事,那你也該放心了?……”
病人:“我自己也這麼想,反正事情也過去了,著急、生氣有什麼好。反倒把全家都搞得翻天覆地、日夜不寧。
醫師:“你對事情能想得通,心理放得開,病也會好得快了。”
專家點評或綜述
一般說來,這種因受明顯的心理打擊而急性發作的適應反應,其癒後良好。只要把握好方向,支持病人,幫助病人從心理上早日恢復;千萬不要再三檢查,住院療養,把康復的時機拖延下去,變成了慢性疾患。除非病人家族史裡,有不少親屬患過情感性精神疾患,或病人向來情緒不穩定,這次的情緒反應正是情感性精神疾患的開始,必須特別注意(除要考慮藥物治療),此外,同時採取一過性的適應反應及短期支持性治療也是必要的。

輕度抑鬱,抑鬱性神經症

神經症——輕度抑鬱,抑鬱性神經症

發佈時間: 2009年2月13日 閱讀次數:587
姓名: 劉某
性別: 男
年齡: 23
教育程度: 中專
社會經濟地位: 家境較差
婚姻狀況: 未婚
外在表現: 唉聲嘆氣,神情悲觀,對生活沒有興趣,對未來沒有信心,精神萎靡不振,與人接觸膽小怯弱。 1
表現出的問題:
一年來心情抑鬱寡歡,覺得活著沒有意思,近來食慾睡眠較差,覺得精力不濟。對於學習沒有興趣,每逢考試即緊張焦慮,有大難臨頭的感覺。難以集中註意力複習功課,常伴頭痛、失眠。儘管考試尚能及格,覺得自己沒用,成績太差,對不起父母。近幾個月來常因頭痛而缺課,對此非常不安、自責。
既往生活史與當前生活情景
患者從小聽話、順從、獨立性差,"高考"落榜後曾找了一份工作,比較滿意,但後來父母認為不好而將工作辭掉,一年來自費在某職業大學的一個"熱門"專業學習。表面上看患者似乎很努力、很珍惜這一學習機會。目前患者對繼續讀書並無興趣,也不喜歡所學的專業,學習只是為了讓父母滿意、為了得到別人的讚賞(治療前並沒有清楚地意識到)。對於患者,讀書已成為一種精神負擔,而且越來越重。儘管患者內心非常厭倦學習、嚮往輕鬆愉快的生活,但又無法擺脫現狀,認為如果半途而廢,則對不起父母,也沒法向親友交待。這種無法克服的衝突性體驗導致了神經症性症狀的產生。
心理社會發展歷史
1)促使因素: 對所學專業沒有興趣;
2)先前因素:依賴、順從、獨立性差;
3)附加因素:父母的強制態度和主觀武斷;
4)社會文化因素:社會上對"熱門專業"人員的偏愛與優待。
既往健康狀況與治療史
無異常疾病史
專家分析、評估與治療過程
治療中,醫生應幫助患者認識症狀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啟發他的自我意識或權利意識、建立獨立的價值觀,而不是僅用他人的或環境的"標準"過分地約束自己。
醫生對患者的處境、情感反應及行為方式應給予了完全的理解和同情,幫助他放鬆"超我"、去掉自責、不過分看重外界評價,以減輕對自己目前處境的擔心和對考試成績的負面評價。
鼓勵患者獨自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獨立地決定和處理自己的事。如果對所學的專業毫無興趣(也培養不出興趣)或難以完成學習任務,可考慮換一個適合於自己的專業;如果對繼續讀書已感到十分厭煩和痛苦,則不必強迫自己(以免陷入更深的痛苦),可考慮找一份適合於自己的工作。
通過多次談話,患者體會到,只有按照自我的意願,在自信、自立中追求自己的生活,才能擺脫痛苦,才能體驗到人生的樂趣。因治療的目的不是簡單地消除症狀(常會出現症狀復發),而是要轉變態度、加強自我,因此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
專家點評或綜述
關於神經症的形成,Jung認為,意識中自我的意願與無意識傾向發生矛盾是神經症產生的重要原因。矛盾或衝突是由於部分精神活動或本能願望受到壓抑所導致(大多數是挫折性經歷)。被壓抑的內容自己並沒意識到,這部分內容可形成一個獨立的、封閉的精神活動範圍,從而對現實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分析心理學的治療形式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耐心,想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的效果幾乎不可能。治癒的前提是要求患者不要放棄原有的自我。 Jung的分析性心理治療方法強調人的自我調整,強調自我完善功能。因此只有當患者不要求自身有根本的改變時,治療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例如在Jung的診所中,一些受到良好教育的患者出於倫理道理方面的原因而要求改變自己,其結果造成了治療的極大困難。越是要改變自己,越適得其反。
治療者要通過分析,闡釋意識中自我的意願與無意識傾向之間的衝突,逐漸幫助患者完成個性形成過程,促使他的人格慢慢成熟起來。鼓勵患者"走自己的路",不要試圖" 改變"自己:即不要用過強的"超我",壓制"自我",或過分地用環境的標準約束自我,促使患者恢復原有的、真實的面目。或者說,使患者順其自然,甚至容忍自己的症狀(允許症狀存在),做自己想做而不是"應該"做的事。治療中,醫生對患者所有的無意識活動均應理解和接受,而不可作任何道德上的評價。
Jung認為,父母的特殊情感狀態(如對沖突的態度)對兒童可產生重要的影響,它也可以是神經症性症狀背後的根源。然而,弄清楚病人目前困境的原因並不是要追究責任,而是要幫助病人洞察自己,理解自己的情感反應和行為方式同某些社會心理因素之間的聯繫。治療中不應使病人糾纏於過去、不應太在乎過去如何,而應把著眼點放在當前和未來。
通過治療使患者體會到,要擺脫痛苦、焦慮、沮喪及無助感就要從根本上轉變態度,矯正幼稚的或不成熟的情感體驗,加強自我,增強獨立性,形成自己的"重心",按照自己的意願、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標。在完成了個性形成或自我意識形成之後,自我應圍繞著自己(或者說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僅圍繞著外界的標準,不是過分地用"理智"的標準束縛自我、壓製本能意願。

焦慮症

神經症——癔症;焦慮症

發佈時間: 2009年2月13日 閱讀次數:568
姓名: 略
性別: 女
年齡: 25
教育程度: 高中畢業
社會經濟地位: 公司職員
婚姻狀況: 未婚
外在表現: 年輕貌美

表現出的問題:
詳見專家分析、評估與治療過程。
既往生活史與當前生活情景
詳見專家分析、評估與治療過程。
心理社會發展歷史
詳見專家分析、評估與治療過程。
既往健康狀況與治療史
詳見專家分析、評估與治療過程。
專家分析、評估與治療過程
一、要求作心理治療
有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來門診找醫師,要求作心理治療。醫師有點驚訝,猜想這樣年輕姑娘有什麼心理問題,想作治療。
醫師:“小姐有什麼事,想作心理治療?”
病人:“緊張,我常常無緣無故地緊張。”
醫師:“無緣無故地緊張?”
病人:“是呀!不管在哪裡,有時會突然緊張起來,不知怎麼辦。”
醫師:“這樣情形多久了?”
病人:“好幾年了!”
醫師:“為什麼現在忽然想來看醫師作治療呢!”
病人:“因為最近更嚴重了,無法上班,想治療看看。”
雖然這位病人一開始就打定注意,想做心理治療,好像很清楚她的心理問題似的,可是會談當中所供給的資料卻是很含糊,讓人摸不清真相。心理治療有點像玩捉迷藏,你躲一點,我追一點,讓病人慢慢透露他自己內心的隱事。假如可以開門見山,馬上談論,不用害羞、掩飾,那就不算心事,不會有什麼煩惱、痛苦、難為情,也不用治療,所以要耐心慢慢追問。
醫師:“你在哪裡上班?”
病人:“某個機關”(病人又有意不說她上班的機關,只說是“某個”機關。)
醫師:“上班多久了?”
病人:“好幾年了。”
醫師:“工作還喜歡嗎?”
病人:“還好。”
醫師:“工作時會緊張嗎?”
病人:“有時會,有時不會。”
醫師:“怎樣情形就會呢?”
病人:“不曉得。”
醫師:“是工作忙時,或者與同事談話時緊張嗎?”
病人:“我也不曉得,只是有時無緣無故地緊張,兩手發抖,不好意思留在公司里工作,……”
醫師:“不好意思?為什麼不好意思?”
病人:“怕被人看到兩手發抖、緊張,太難為情了。”
醫師:“最近一次緊張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病人:“在公司裡,被主管叫去吩咐事情時,突然又發抖、緊張起來。”
醫師:“主管是怎樣的一個人?很兇嗎?”
病人:“沒有,人很好。”
醫師:“那為什麼會緊張嗎?”
病人:“我也不曉得,我的緊張能不能治好?”
醫師:“我要多了解一些病情才能說。”
看樣子,病人一直在掩飾她的事情、繞圈子,無法讓醫師馬上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遇此情況時,最好多知道一些病人的個人背景為宜。結果,病人告訴醫師,她長在一個中等家庭,是獨生女。爸爸在十年前左右為了經商離家到遠地,忽然斷了音信,不知下落。家裡留下母親與病人倆人,靠母親工作,維持家計。到了前幾年,病人從高中畢業以後,經人介紹到某個公司作事,一直到現在。病人智力正常,一般談吐很清楚,個性有點內向,但性格蠻爽直似的。最後醫師說明心理治療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需慢慢弄清楚病情才能治療。如此就把頭一次會談結束,並約定下星期再來會談。

二、漸有線索
病人按照約定時間來門診。經過一小段打招呼、問好以後會談就開始:
醫師:“這個禮拜情形怎樣?”
病人:“還是很緊張。”
醫師:“在家會緊張嗎?”
病人:“比較少。在家沒有別人嘛!只有媽媽跟我,沒有什麼要緊張的!”
醫師:(看樣子,病人的緊張是跟別人有關,而且與上司談話時特別緊張。)“除了家里以外,什麼地方容易使你緊張?”
病人:“不一定,看情形,上次到別人家去玩,碰到了從前中學的老同學,也就忽然緊張起來!害得我趕快離開那個地方。”
醫師:“遇到了從前中學的老同學,不是很高興嗎?!”
病人: “是呀,可是我就怕她們問東問西,緊張得趕快跑開了。”
醫師:“你怕被問些什麼事?”
病人:“老同學嘛,喜歡問些瑣事,你最近怎樣,交了男朋友沒有,什麼時候結婚呀!多麼不好意思,好緊張,我就走開了。”
醫師:(看樣子,病人有什麼事,怕被同學問出來似的?!)“除了老同學以外,什麼情況還會讓你緊張呢?”
病人:“上次在街上碰到一位爸爸的老同事,在街上打招呼,談了幾句話,問我家事,我雙手就馬上發抖起來,趕快說聲再見,離開那位先生。 ”
醫師:“那位先生跟你談了什麼事?”
病人:“他只不過是問候一下我家情形,問我有沒有聽到爸爸的消息,媽媽最近如何?最後,他說了一句,說我最近長得婷婷玉立,有點像我媽媽…… ,我剛好發抖起來,趕快走開。”
至此,病人開始供給一些線索:本來所謂無緣無故發生的緊張,是在某些情況,即與上司、老同學、爸爸的老同事見面談話時容易發生的。而且,病人好似有什麼內幕秘密,唯恐被人知道似的,由此易於緊張。醫師覺得需要多了解一下病人父親離家遠走的事。病人回答說,當時她年紀還小,只知道爸爸本來就對媽媽感情不好,乘著出外經商的理由,到外國去,結果一走就不再回來。後來只知留在國外跟一位女人同居,再也沒音信了。
醫師:“爸爸這樣子,一走了之,媽媽有沒有生氣?”
病人:“氣是氣,可是也沒辦法。十幾年來,也沒音信,媽媽說,只好把爸爸的事忘掉了,不用再提。她的意思是,免得去難過。”
醫師:“你還記得爸爸的事嗎?”
病人:“我記得爸爸臨走前,特別帶我到兒童樂園去玩,並且買了一些玩具給我,叫我好好保存那些玩具。當時,我並不知道有什麼用意,以後想一想,才知道爸爸已有意遠走不回來,特別買些玩具留給我作紀念。”
醫師:“你還保存著那些玩具嗎?”
病人:“沒有,媽媽把玩具都丟掉了。她說爸爸很壞,把我們母女倆人丟在這裡,一走了之,再也不回來,不用去想念他,也就把所有爸爸的東西都丟掉了。”
醫師:“你是不是怕中學老同學問你家事呢?”
病人:“我的好同學都知道我爸爸不在家的事,我並沒怕她們知道。只是怕她們談論我的事。”
醫師:“什麼事?”
病人:“沒什麼,……”
醫師:“……”
病人:“反正老同學喜歡問東問西,我就緊張,我常常就發抖、緊張不知怎麼辦。”
病人談到害怕被人知道的隱事,不願再談下去,也就重複又恢復申訴她的症狀——是“阻抗現象”之一,表示不願透露心理資料,讓自己覺得很難受。
結果,此次會談就如此結束,約定下個星期再會談。可是到時候,病人打了一個電話來,說需要看牙科醫師,暫時不能來看醫師。如此,三四個星期都沒有消息。事後,醫師才發覺可能上次會談時,追究心理問題的核心太緊促,病人可能不太放心,臨時打退堂鼓,躲開醫師一段時間。就好像:病人遇到爸爸老同事,談論到一些事弄得病人緊張,病人就趕緊採取躲避、離開的反應,來處理其處境一樣。

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經過大約一個月以後,病人又打電話來,約定會談時間,想再來看醫師。由於醫師推測病人忽然停止來看醫師作治療,有其特別意義,即想“躲避”一下會談,以免談到問題的核心,所以醫師也就暫時不提起病人躲避會談這件事。這次病人再來時,又像初次會談時一樣,從頭申訴她的緊張、發抖,不知怎麼辦才好的問題。
病人:“我還是常常緊張,緊張得不知怎麼辦。”
醫師:“最近什麼時候讓你特別緊張?”
病人:“上個禮拜,有位公司的同事結婚,我們去吃喜酒。有位男同事跟我同坐在一個宴席桌上,對我很好,常替我挾菜,而且宴席完以後,還問我要不要送我回家,把我緊張死了,連兩條腿都緊張起來,趕快說不要,自己跑回家。結果,我隔天還不敢上班,請了病假,呆在家裡一天。”
醫師:“這位男同事年紀有多大?”
病人:“大概四十多歲,結了婚了。他的太太生病,所以那天他的太太沒有參加宴席。”
醫師:“你想為什麼跟他會緊張起來?”
病人:“我也不曉得呀!”
醫師:“好像你擔心什麼事會發生似的?!”
病人:“是呀!……”
醫師:“哪一類的事?”
病人:“不知道。”
醫師:“他對你很好,並不會威脅你,加害你吧?”
病人:(突然笑起來。)“他才不會加害我,他對我殷勤體貼,好像對我有意思。”
醫師:“那不很好麼?”
病人:“那怎麼可以,萬一……”
醫師:“萬一怎樣?”
病人:“萬一,我喜歡上了他,那不就很糟糕了嗎?!”
醫師:“為什麼呢?”
病人:“那怎麼可以?人家是已結了婚的人,他的年紀又大得很,可以作我的爸爸……”
醫師:“既然不可以,那你還為什麼用得著那麼緊張害怕呢?”
病人:“那我就不曉得了,……”
醫師:(應用反向作用的道理,即,過分害怕某種事情發生,而事實上,心裡卻希望它發生;因為心理上希望它發生,所以需要拼命去避免它,甚至矯枉過正。)因此醫師就追問:“你是不是很喜歡這位同事?…”
病人:“……”
醫師:“你可以放心跟醫師談這類的事。能與醫師談內心所想、所希望、所幻想的事,醫師才能幫助你作心理上的治療。
病人:“他為人很和善,又有人生經驗,看來很成熟,我很喜歡。可是他一對我親切,我就害怕……”
醫師:“因為他年紀較大,已經結婚,是有妻之夫,所以你不願意有什麼越軌的事發生,是嗎?”
病人:“是的。”
醫師:“這一點我們可以了解。但為什麼需要那麼害怕他對你親切呢?平常公司同事之間,也可以互相親切、要好、保持好同事的親係呀?!”
病人:“我就是怕。”
醫師:“怕什麼?”
病人:“……我不好講。”
醫師:“你假如現在覺得不好講,以後再講也可以。可是為什麼不好講呢,是不是難為情?或怕醫師或別人笑你?這一點你可以放心,醫師的任務是幫助病人,不會笑。而且醫師作心理治療的目的,是幫助病人去處理覺得難為情或內煩惱不好講的事,是嗎?”(醫師在幫助病人處理“阻抗現象”,克服難為情的感覺,去談吐心裡煩惱的癥結。)
病人:“我媽媽總是說我是壞女人!”
醫師:“你是壞女人?”
病人:“因為我做壞事情,……”
醫師:“怎樣的事情?”
病人:“自從我爸爸離家遠走不回來以後,我媽媽一氣之下,就開始交男朋友,後來跟一位男人,我爸爸的老同事同居起來。要我叫他叔叔。”
醫師:“那時你是幾歲?”
病人:“我已經是初二,14歲了。”
醫師:“後來呢?”
病人:“叔叔住到我們家以後,家裡就熱鬧起來,大家也很高興。”
醫師:“叔叔對你怎樣?”
病人:“他對我很好。關心我的功課,買好的生日禮物給我。”
醫師:“怎樣的生日禮物?”
病人:“很漂亮的衣服。可是……”
醫師:“可是,怎樣?”
病人: “惹了媽媽不高興。媽媽向叔叔發脾氣,罵他花了那麼多錢,買那麼好的東西給我。”
醫師:“哦?”
病人:“我想媽媽在吃醋。”
醫師:“嗯?!”
病人:“後來,有一次媽媽不在家時發生了事情。”
醫師:“什麼事?”
病人:“叔叔跑到我房間來,跟我談話,說我很漂亮,很喜歡我,……”
醫師:“然後呢?”
病人:“……後來他就親吻我,……”
醫師:“……”
病人: “忽然媽媽從外面回來,看到這個情形,就大發脾氣,摔東西,打我,並且把叔叔趕走。”
醫師:“叔叔真的走了?”
病人:“嗯,他就馬上收拾行李走掉,再也沒回來。以後,媽媽就一直罵我是壞女人,做壞事,不要臉,偷了她的男朋友,……把我嚇壞,也害羞死了。”
醫師:“難怪你一直認為自己是壞女人,怕跟別的男人接近,特別是你喜歡的,或者對你好的男人?!”
病人:“可能是。”
醫師:“好在你已把這些往事談給醫師聽,這樣就可以了解你的內心煩惱,也可以了解你為什麼會緊張,怕與男人接觸的心理。……”

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經過上次會談以後,病人又留下一個藉口,說公司裡忙,就沒再來會談。兩個禮拜以後,才又回來會談,繼續治療。
醫師:“上個禮拜,怎麼沒來泥?”
病人:“我有事情,不能來。”
醫師:“什麼事情?”
病人:“公司裡忙。”
醫師:“公司忙,會不會是藉口。有什麼事,沒繼續來會談?”
病人:“沒有。”
醫師:“我在想,因為上次會談,你告訴醫師一些往事,是不是內心有什麼感覺,又躲避不來了?!”
病人:“躲避!?”
醫師:“是呀!你有個傾向,遇到心裡不安的事,緊張起來,就趕快躲避起來。你不是說過,在街上遇到爸爸的老同事,談到家事,你就趕快躲開。公司同事跟你好,你緊張得一兩天不敢去上班。同樣的,我在想,你是否也在躲醫師?一兩個禮拜不來會談。”
(會談的目的,在把病人重複發生的反應連接起來,讓病人領悟自己的心理、行為反應模式,可以了解自己的性格與心理。同時,病人與治療者之間,所發生的關係,也應隨時觀察,並且適當的指出,處理其可能隱藏進行的“移情關係”。)
病人:“……”
醫師:“因為上次你曾有一次打電話來,停斷了會談。這次談到往事,又忽然沒來,我在猜測與醫師談論私事,有什麼關係?因為有時病人對醫師有些想法,或有什麼感覺、不敢說、不知怎麼辦。在這種情況,最好跟醫師談談,讓醫師知道,醫師可以幫助病人處理事情。”
病人:“我是擔心……”
醫師:“擔心什麼?”
病人:“擔心我會跟醫師發生什麼關係,害怕起來,……”
醫師:“你是不是害怕會像你的叔叔或同事那樣,喜歡上一個人,發生親近的關係,然後把自己變成壞女人?”
病人:“可以那麼說。”
醫師:“假如是那樣,你可以放心。醫師對這種事情有經驗,不會讓你發生什麼關係的。醫師受訓練如何職業性地幫助病人,但不會跟病人發生什麼私人關係。”
病人:(笑一笑)“真的?!”
醫師:“當然。何況你又不是你所想像的壞女人。”
病人:“不是?”
醫師:“當然不是。”
病人:“因為媽媽一直這樣說我,我就一直這樣想。”
醫師:“他的男朋友,叔叔,跟你親近,並不見得你就是壞女人。”
病人:“為什麼?”
醫師:“你為什麼喜歡叔叔,而且讓他對你好,跟你親近?”
病人:“……因為我喜歡他,他人好,而且家裡少了一個男人,爸爸。家裡很寂寞,有了叔叔,好像,又得到了爸爸似的。”
醫師:“你看,你喜歡叔叔,是因為你想念爸爸。”
病人:“是,我好想念我爸爸。”(哭泣起來)“……我一直希望我爸爸會回來。”
醫師:“對一個十幾的少女說來,跟叔叔要好,是跟爸爸要好似的,是父女的感情。可是你媽媽卻把它當作是男女的感情,所以才會那么生氣。”
病人:“何況她總是說因為我的關係,叔叔才走掉,是我把叔叔趕走掉的,說我是壞的女人,”“其實,當我爸爸離家遠走時,媽媽就一直那麼說,說是我把爸爸趕走掉;因為為了我,爸爸才不回來。”
醫師:“我不太懂媽媽為什麼會這麼想?”
病人:“因為從小爸爸跟我很好,很喜歡我,特別是自從爸爸與媽媽感情不太好以後,爸爸就特別跟我要好,常常帶我一個人跟他一起出去玩,然后買東西給我。媽媽心裡就不高興,常罵爸爸寵壞了我。”
醫師:“所以從小你就帶著一種念頭:跟爸爸要好是不好的,是壞事情。”
病人:“是,連我自己都相信,我真的是壞女孩子,把爸爸趕走了。現在跟醫師談談,才慢慢覺得不太對,爸爸走掉又不是我的過錯,為什麼要認為我是壞女人呢?!”
醫師:“是的,不必想是自己壞。可是在八九歲以前的小孩,常常會把過錯認為是自己的。特別是父母離開時,或死亡時,常會猜想是否自己做了什麼錯事,害得父母親分別,或者死亡。只是你的情形,比較特殊。因為重複發生了幾次,再加上母親又那麼責怪你,你就更那麼想了。”
病人:“我不知媽媽為什麼會那麼責怪我?”
醫師:“你想呢?……”
病人:“我也不太知道……。我猜想她大概自己內心很難受,自己的丈夫忽然遠走、遺棄她。不能怪自己,怪到女兒身上來了。叔叔一走,她更傷心,天天罵我出氣。其實我跟叔叔沒發生什麼過分的事情,她能原諒一下我,也就沒事了。”
醫師:“我們總算把事情弄清楚了,以後就好辦了。”

五、面對現實,開始新適應
自從上次會談以後,病人心裡自覺輕爽很多。慢慢覺得不必害怕、擔心自己是壞女人,有誘拐別人丈夫的壞慾望。承認自己還是很渴望與父親一樣年紀的男人接近,但也慢慢發覺不必為了那種慾望而害怕。
病人:“雖然有時我看到我上司,心裡還會緊張一下,但我心裡就想起醫師跟我談的事情,對同事、上司有好感沒有什麼不對,是正常的事,所以也就不用怕。 ”
醫師:“並不是壞女人去勾引別人的丈夫。”
病人:“是呀!”
醫師:“而且對別人有好感,只是有好感而已,並不是就會發生什麼事,只要你自己好好控制、約束自己的行為就可以了,是嗎?”
病人:“要相信自己。”
醫師:“也可以相信別人。並不一定要兩個互相有好感的人在一起,就一定非惹出事情來不可。可以一直保持好感,就像好同事跟好主管、好醫師跟好病人一樣,大家都保持一種角色與關係,互相尊敬、要好,豈不是很好嗎?!”
病人:“是呀!現在我對醫師也很放心了。”
醫師:“我也可以看得出。”
病人:“我本來很怕醫師,一方面很想找醫師看病,治療我的毛病,但一方面又很害怕、緊張。怕跟醫師談自己內心事,……醫師又對我很和善、了解、很好,就怕我自己會喜歡上醫師,然後發生不好的事情。”
醫師:“所以你就躲避起來,製造藉口不來看醫師一段時間是不?”
病人:(笑一笑)“是呀!等到我放心才又回來。醫師,你是我一輩子當中,除了我自己父親以外,唯一可依賴接觸的男人,可以很親近談我的私人事、信賴,而不用擔心會發生什麼事。我覺得很好。”
醫師:“最重要的,可能你已經學到:可以跟另外一個男人好好親近,而不必畏懼、害怕、可以信賴別人,也可以信賴自己,是不是?”
病人:“是!”
到此,事情變得很清楚。即:此病人從頭與治療者產生很濃厚的“移情關係”,意即,把她對失去的父親所渴望而又害怕的感情,轉移到醫師身上來,就如她曾經轉移到叔叔身上、主管身上。但因與醫師的轉移關係,被醫師好好觀察、處理,使它不演變成病態關係,反而利用其關係,幫病人獲得新經驗,即:如何可以正常、成熟地與喜歡的男人保持好感而不陷入“壞的關係”裡去,可以說是治療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
病人經過一年治療之後,開始認識一位年輕的男朋友。經過戀愛一段時間,最後決定結婚。結婚前夕,曾又來找醫師,報告她最近的進展情形,並且謝謝醫師過去給她的幫助。這位姑娘所以能好轉,主要依賴她的勇氣來找醫師接受治療。雖然要經過一段波折,才能把她一直潛抑下來的心理問題,讓醫師去剖解、分析,但總算能把她對自己的看法更改,重獲信心,順利地與別人來往接觸,改善她的生活適應。甚至開始新的人生階段,找對象而結婚。

神經症——強迫症

神經症——強迫症;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兒童行為障礙)

發佈時間: 2009年2月13日 閱讀次數:456
姓名: 浩
性別: 男
年齡: 12
教育程度: 小學4年級
社會經濟地位: 家境好
婚姻狀況: 未婚
外在表現: 面目清秀,身材瘦小,臉色微微泛黃,一雙烏黑的大眼,透出局促與不安

表現出的問題:

浩的老師發覺浩的書本突然變得與眾不同:每本書都被剪去了兩隻角。為此,老師在班級裡批評了他。與此同時,家里人也開始察覺浩的一些行為有點異樣:他每天刷牙的時間特別長,而且刷牙前必先漱口6次再動牙刷;外出時走在人行道上,每一步都必然要踩在鋪路石板的中央;路遇頭頂上有人家晾曬的褲子、襪子,他必然要繞道迴避,從不從底下走過;每天晚上臨睡前,他一定要把兩隻鞋子放在與床沿一腳間距處,並與床沿垂直,才安然入睡。為此,浩的母親非常擔憂,懷疑他有心理問題。經浩所在學校的校長介紹,帶著浩來諮詢。

既往生活史與當前生活情景

浩出生以後,由於父母去了A國,他長期與外婆生活在一起,其外婆有一些迷信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現出一些帶有迷信色彩的禁忌行為。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這些行為對浩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對這些禁忌行為一開始就表現出好奇,如不從人家晾曬的褲子、襪子下鑽過,以避晦氣;敲碎了碗盆要吐三口唾沫;吃飯時手一定要捧住飯碗,否則預示將來要失業;吃完飯,筷子一定不能擱在碗上,否則預示著輟學;吃魚時,吃完一面不能將魚翻身; ……到上小學前夕,他已養成了不少禁忌習慣,一旦不按這種習慣去做,心裡就會有一種不安全的恐懼感覺。

在學校裡,由於他成績優異,經常在各種考試、競賽中為班級、學校爭得榮譽,這使得他的班主任、父母對他寄以厚望,甚至把他當作自己贏得榮耀的“機器” :一方面對他鼓勵、褒獎,關懷備至;另一方面又對他提出了很高的學習要求。一旦他的學習成績不如人意,老師、父母就常常在他面前顯露出不安和失望的神色。他們很少批評浩,相反用過度的關切來激發浩的進取心。但這些舉動常使浩產生了一種“犯罪感”,覺得自己愧對老師和父母。浩向我描述了他成績不理想時的心理狀態:“我不怕老師和父母批評我,但是我怕看到他們失望、焦灼的眼神,他們是那樣的關心我、愛護我,我的成績不理想會讓他們很沒有面子,所以我要用加倍的努力來為他們爭光。”

為了在考試中“常勝不敗”,他幾乎從不外出與其他同學一起玩,一心埋頭學習,內心卻常常為考試擔憂。此後他自己又“創造”了形形色色的一些新的“禁忌”行為,如在人行道上走路腳一定要踏在水泥板中央,表示“目標達到”;刷牙前先瀨口6次,表示“順利”;用剪刀裁去書本的兩角,是為了防止其“翹起” (“翹起”被他認為代表“失敗”);……浩的“禁忌”越來越多,除了老師、家長發現的一些行為之外,他還告訴我不少“隱秘”的行為,如考試前先在試卷上用手指畫一個“100”,再做題目;上樓梯時靠左走(因為“左”象徵“順”);對於數字他也有禁忌,如他認為2、6、12、 21、120……數字代表“吉利”,而3、4、7、13、14、22……數字代表“不祥”。有些禁忌甚至連他自己都說不出有什麼意義,如睡覺前必須把兩隻鞋子置於床沿一腳間距處,並保持與床沿垂直。在諮詢中,我讓浩談談他對這些行為的感受和理解。他說:“一開始這麼做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後來養成了習慣,不去做心裡就很不舒服,有時還有一種'危險將臨'的感覺;後來我對這些事也覺得挺煩的,想改正,下了幾次決定,但是就是改不了。”浩對自己目前的情形很擔憂,懇求我能幫助他治好這種病。

心理社會發展歷史

促使因素:外婆的迷信行為對其行為習慣的影響;老師、家長的高期待帶來的壓力。

既往健康狀況與治療史

既往無疾病史。

專家分析、評估與治療過程

對來訪者的評估:浩有較明顯的強迫性行為,這些行為具有4個特點。

1.程式化。他的一些行為具有固定的順序和規律,並且嚴格依照這些固定的方式行事。

2.禁忌化。他的某些行為帶有一定的迷信禁忌色彩, 似乎在迴避一些在他看來不吉利的事物。

3.刻板性。他的一些行為固定而機械,缺乏靈活和變通。

4.追求完美。他的個別行為表現出對整齊、清潔的過度追求。上述行為反映了浩具有過分認真、追求完美等性格特點。這些性格特點是他的強迫性行為滋生的土壤。除此之外,從小缺乏同父母的情感溝通、交流,來自學校、家庭的學習壓力,缺少與同齡兒童的正常交往,以及來自外界環境的一些不良影響均可能對浩的症狀形成產生一定作用。結合SCL-90自評量表測試結果(三個等級評分)顯示:

因素項:F1軀體化1.52;F2強迫3.31;F3 人際敏感1.71;F4抑鬱2.17;F5焦慮2.08;F6敵意1.65;F7恐怖2.12;F8妄想1.54;F9精神病性1.35;F10其它 1.25;陽性項目數49 .

按照SCL-90國內常模(兒童):每個因子分在 1.69分以下者為正常,在1.70分以上者為心理健康有問題,在2分以上者為心理症狀中度以上,有3個因子分在2分以上者為心理健康問題較嚴重;其F2(強迫): 3.31,F4(抑鬱):2.17,F5(焦慮):2.08,F7(恐怖):2.12,共有4個因子分在2分以上,已構成心理障礙。其中“強迫”因子分已超過3分,據此,初步診斷是“兒童強迫性神經症”(強迫行為)。其致病原因有三個:

1、幼年缺乏與父母的情感溝通和交流,長期生活在缺乏親情、缺乏與同齡群體正常交往的封閉環境中,使他的性格變得內向、孤僻、膽怯、缺乏安全感,這種性格在一定的環境和不良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症狀的發生。

2、不良的社會文化對其行為的熏陶、暗示。由於浩年幼,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形成,缺少對事物的正確的辨別能力,其外婆的一些迷信禁忌行為對他起到了不良暗示作用。他對這些行為由好奇到模仿,最後形成習慣,以至難以自撥,這為其日後的強迫行為的發生埋下了根子。

3、不良的家庭、學校教育方式對其強迫性人格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他的父母和老師對其提出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學習壓力,使他產生了懼怕失敗的不安心理,形成了不正確的學習目的。他只是為了給家長和老師爭取榮譽而努力學習。雖然他的父母和老師很少批評他,但是在他們過度的保護和關愛及不斷流露出的失望情緒的影響下,他的內心滋長了一種負疚感,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加劇了他的不安全感。這是致病的動因。

4、心理防衛手段使用不當。為了擺脫和減輕內心的壓力和不安全感,他用一種童年習得的行為方式來對抗內心的恐懼和焦慮,以至於演變成一種習慣性的自定義的心理防衛方式,最終演變成強迫性神經症。

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基於強迫人格障礙和不良社會環境、文化等因素作用下的心理疾病,是國際上公認的難治症。目前國內的精神病治療機構對這種心理疾病一般使用藥物治療,如三環類抗抑鬱劑“氯丙咪嗪”一直是臨床上治療強迫症的首選藥物。但鑑於浩尚處於青少年時期,其人格可塑性較大,而藥物的副作用對其身心損害難以預料,使用心理治療較好。

治療目標:幫助來訪者及家長認識病情及致病的心理因素,並根據病因進行治療,消除來訪者不合理的認知及行為習慣,使人生有統合地發展。

治療步驟:第一階段,幫助來訪者消除不合理認知;第二階段,抑制並消除伴隨強迫行為的焦慮、恐慌情緒;第三階段,鞏固合理的認知和行為。

治療手段:理性情緒療法,森田療法,催眠療法

治療過程:

一個秋風蕭瑟的下午,一位中年母親領著一個面目清秀、身形瘦小的男孩走進了我的諮詢室。男孩臉色微微泛黃,一對烏黑的大眼睛中略透出一絲不安和局促;一進門便緊緊依偎著母親,兩手還不停地搓著。一旁的母親則神情黯淡,坐定後便懇切地要求我給男孩進行心理諮詢。接著,男孩的的母親向我訴說了兒子的問題。

男孩浩是本市某小學4年級學生。新學期開學後,浩的老師發覺浩的書本突得變得與眾不同:每本書都被剪去了兩隻角。為此,老師在班級裡批評了他。與此同時,家里人也開始察覺浩的一些行為有點異樣:他每天刷牙的時間特別長,而且刷牙前必先漱口6次再動牙刷;外出時走在人行道上,每一步都必然要踩在鋪路石板的中央;路遇頭頂上有人家晾曬的褲子、襪子,他必然要繞道迴避,從不從底下走過;每天晚上臨睡前,他一定要把兩隻鞋子放在與床沿一腳間距處,並與床沿垂直,才安然入睡。為此,浩的母親非常擔憂,懷疑他有心理問題。經浩所在學校的校長介紹,帶著浩來諮詢。

為了進一步了解浩的問題,我將諮詢會談聚焦於浩的成長史以及及學校、家庭情況。在同他母親的交談中,我又了解到一些新的信息:浩足月順產,出生後不久,他的父親赴A國留學深造;3歲時母親也赴A國,把他託付給外婆照料。此後幾年,浩就與外婆一起生活,直至小學2年級他父母回國。浩就讀的學校是本市某重點小學,學校的教學環境、設施、師資條件一流,學習氣氛濃厚,班級、學生之間競爭十分激烈。上學後,浩的父母對他的學習抓得很緊,加上浩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學習成績在班級、年級裡一直名列前茅,並獲得過市小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他的班主任老師一直十分喜愛他,對他寄予厚望,在學習上對他提出比較高的要求。浩從小身體健康,性格內向,不太合群,話語少,膽子小,喜愛看書、聽故事,除此之外興趣愛好不多,在小學3年級之前行為並無異常。自父母回國,浩與他們在一起生活,但與父母不夠親近,仍經常去外婆家住。浩的家庭生活條件優裕,父母對他體貼入微、恩愛有加,為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希望他將來學有所成。了解這些情況後,我們結束了第一次諮詢。我約浩的母親一星期後再帶他來作一次心理測驗。

根據第一次諮詢所了解的情況,我發現浩有較明顯的強迫性行為,這些行為具有4個特點:

1.程式化。他的一些行為具有固定的順序和規律,並且嚴格依照這些固定的方式行事。

2.禁忌化。他的某些行為帶有一定的迷信禁忌色彩, 似乎在迴避一些在他看來不吉利的事物。

3.刻板性。他的一些行為固定而機械,缺乏靈活和變通。

4.追求完美。他的個別行為表現出對整齊、清潔的過度追求。上述行為反映了浩具有過分認真、追求完美等性格特點。這些性格特點是他的強迫性行為滋生的土壤。除此之外,從小缺乏同父母的情感溝通、交流,來自學校、家庭的學習壓力,缺少與同齡兒童的正常交往,以及來自外界環境的一些不良影響均可能對浩的症狀形成產生一定作用。據此,我對浩的初步診斷是“兒童強迫症”。第二次諮詢應著重進行以下工作:

1)通過與浩的諮詢交談,探詢其致病的心理原因;

2)對浩進行必要的心理測試,以便為進一步的確診提供依據;

3)對浩及其家長作必要的解釋、安慰,使其消除疑慮,積極地面對疾病。

一星期後,浩在他母親的陪同下,第二次來諮詢。我先使用“SCL-90症狀自評量表” 對浩進行了心理測試。結果(三個等級評分)顯示:見前。

我接著與浩作了諮詢談話,從交談中又了解了一些重要信息:浩出生以後,由於父母去了A國,他長期與外婆生活在一起,其外婆有一些迷信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現出一些帶有迷信色彩的禁忌行為。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這些行為對浩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對這些禁忌行為一開始就表現出好奇,如不從人家晾曬的褲子、襪子下鑽過,以避晦氣;敲碎了碗盆要吐三口唾沫;吃飯時手一定要捧住飯碗,否則預示將來要失業;吃完飯,筷子一定不能擱在碗上,否則預示著輟學;吃魚時,吃完一面不能將魚翻身; ……到上小學前夕,他已養成了不少禁忌習慣,一旦不按這種習慣去做,心裡就會有一種不安全的恐懼感覺。

在學校裡,由於他成績優異,經常在各種考試、競賽中為班級、學校爭得榮譽,這使得他的班主任、父母對他寄以厚望,甚至把他當作自己贏得榮耀的“機器” :一方面對他鼓勵、褒獎,關懷備至;另一方面又對他提出了很高的學習要求。一旦他學習成績不如人意,老師、父母就常常在他面前顯露出不安和失望的神色。他們很少批評浩,相反用過度的關切來激發浩的進取心。但這些舉動常使浩產生一種“犯罪感”,覺得自己愧對老師和父母。浩向我描述了他成績不理想時的心理狀態:“我不怕老師和父母批評我,但是我怕看到他們失望、焦灼的眼神,他們是那樣的關心我、愛護我,我的成績不理想會讓他們很沒有面子,所以我要用加倍的努力來為他們爭光。”

為了在考試中“常勝不敗”,他幾乎從不外出與其他同學一起玩,一心埋頭學習,內心卻常常為考試擔憂。此後他自己又“創造”了形形色色的一些新的“禁忌”行為,如在人行道上走路腳一定要踏在水泥板中央,表示“目標達到”;刷牙前先瀨口6次,表示“順利”;用剪刀裁去書本的兩角,是為了防止其“翹起” (“翹起”被他認為代表“失敗”);……浩的“禁忌”越來越多,除了老師、家長發現的一些行為之外,他還告訴我不少“隱秘”的行為,如考慮前先在試卷上用手指畫一個“100”,再做題目;上樓梯時靠左走(因為“左”象徵“順”);對於數字他也有禁忌,如他認為2、6、12、 21、120……數字代表“吉利”,而3、4、7、13、14、22……數字代表“不祥”。有些禁忌甚至連他自己都說不出有什麼意義,如睡覺前必須把兩隻鞋子置於床沿一腳間距處,並保持與床沿垂直。在諮詢中,我讓浩談談他對這些行為的感受和理解。他說:“一開始這麼做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後來養成了習慣,不去做心裡就很不舒服,有時還有一種'危險將臨'的感覺;後來我對這些事也覺得挺煩的,想改正,下了幾次決定,但是就是改不了。”浩對自己目前的情形很擔憂,懇求我能幫助他治好這種病。

這次諮詢,使我對浩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綜合兩次諮詢獲得的信息,我確證了浩的心理問題——“兒童強迫性神經症”(強迫行為)。其致病原因有三個:

1、 幼年缺乏與父母的情感溝通和交流,長期生活在缺乏親情、缺乏與同齡群體正常交往的封閉環境中,使他的性格變得內向、孤僻、膽怯、缺乏安全感,這種性格在一定的環境和不良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症狀的發生。

2、 不良的社會文化對其行為的熏陶、暗示。由於浩年幼,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形成,缺少對事物的正確的辨別能力,其外婆的一些迷信禁忌行為對他起到了不良暗示作用。他對這些行為由好奇到模仿,最後形成習慣,以至難以自撥,這為其日後的強迫行為的發生埋下了根子。

3、 不良的家庭、學校教育方式對其強迫性人格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他的父母和老師對其提出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學習壓力,使他產生了懼怕失敗的不安心理,形成了不正確的學習目的。他只是為了給家長和老師爭取榮譽而努力學習。雖然他的父母和老師很少批評他,但是在他們過度的保護和關愛及不斷注露出的失望情緒的影響下,他的內心滋長了一種負疚感,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加劇了他的不安全感。這是致病的動因。

4、 心理防衛手段使用不當。為了擺脫和減輕內心的壓力和不安全感,他用一種童年習得的行為方式來對抗內心的恐懼和焦慮,以至於演變成一種習慣性的自定義的心理防衛方式,最終演變成強迫性神經症。

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基於強迫人格障礙和不良社會環境、文化等因素作用下的心理疾病,是國際上公認的難治症。目前國內的精神病治療機構對地這種心理疾病一般使用藥物治療,如三環類抗抑鬱劑“氯丙咪嗪”一直是臨床上治療強迫症的首先藥物。但鑑於浩尚處於青少年時期,其人格可塑性較大,而藥物的副作用對其身心損害難以預料,我決心嘗試使用心理治療秋攻克他的“頑疾”。

為此,我查閱了大量有關資料,制訂了心理治療方案,經與浩及他的家長討論,開始對他實施心理治療。

第一階段:幫助他消除導致強迫性行為的不合理認知。

主要運用“BECK認知行為轉換療法”。每週交談一次,共6次。在浩的意識中存在著不少迷信禁忌觀念,這些錯誤認識支配著他的行為。當他在學習、生活中面臨壓力或心裡感覺到不安全時,在趨利避害的動機的驅使下,他不斷地做出各種強迫動作,以對抗心裡的恐懼感。因此,消除他頭腦中的迷信觀念,樹立科學的、唯物的世界觀,不僅是控制其強迫症狀的首要步驟,也是幫助他形成健康的人格的重要工作。

1.使有BECK3欄目記錄表,以作業的方式,讓浩每天及時記錄下自己的各種強迫性動作及它們出現後的即時想法,同時寫出大多數人遇到這些情境時的行為方式。

2.同他討論支配其強迫行為的各種即時想法的“合理性”,用“詰難”方式揭示這些想法的荒謬性,並設計一系列實驗,讓他自己通過實踐去否定這些錯誤認識,然後用科學、合理的觀念來取代它們。

3.學習用新的合理的行為替代原來的強迫性行為,如上樓、走路時“隨心所欲”、“順其自然”,再通過實踐來確認新行為的合理性。

第二階段:抑制並消除伴隨強迫行為的焦慮、恐慌情緒。

使用“森田療法”,並輔以交互抑制鬆馳訓練。在強迫症治療的過程中,個體最難以應對的是伴隨強迫行為而產生的焦慮、抑鬱、恐慌情緒,而強迫行為往往能暫時緩解這些負性情緒,這也是強迫行為反復出現、難以控制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抑制並消除這些負性情緒,對治療強迫症具有決定性意義。其具體做法是:當強迫行為即將出現時,先令其停止一切其他活動,以新的行為替代強迫行為;情緒保持自然,在意誌上不與之對抗,同時進行鬆馳訓練,使伴隨強迫行為產生的各種負性情緒與鬆馳形成交互抑制的一個新的拮抗反射:“焦慮——鬆馳、焦慮——鬆馳……”,以此漸次緩解伴隨強迫行為而產生的焦慮、恐慌等負性情緒,最後徹底阻斷強迫行為與負性情緒間的交互作用。我對他進行了5次諮詢及行為訓練(每週1次,共5 週。)最後他自己掌握了這種心理訓練方法,並在生活中繼續進行自我訓練。

第三階段:鞏固新的認知及行為。

運用“催眠療法”,使其進入“催眠狀態”,然後用積極的暗示語言鞏固他意識中新建立起來的合理認知和行為方式。如“……你現在已經能夠正確地認識事物,能正常地對待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衝突,並且學會了新的合理的行為方式;今後你一定會按這些正確的方式去做的,你的強迫行為已經去除了,再也不會出現了,你的病已經完全好了!……”我每週對他施行1次催眠暗示訓練,每次30-45分鐘,共3週。

經過3個多月的矯治,浩學會了識別、控制強迫行為的發生,情緒也有了改善,學習成績比較穩定。他的強迫行為雖偶然出現反复,但他自己都能有效地加以控制。

高端人才必看的心理學人生守則

發佈時間: 2010年3月12日 閱讀次數:382
1,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奮鬥,而是抉擇。
2,老闆只能給一個位置,不能給一個未來。舞台再大,人走茶涼。
  3,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先來。沒有危機是最大的危機,滿足現狀是最大的陷阱。
4,所見所聞改變一生,不知不覺斷送一生。
5,生意,可以掌控努力與投資,卻無法掌控結果。人生得意時找出路,失意時才有退路,寶馬都有備胎,您的人生呢?
6,世界上有多少有才華的失敗者,世界上有很多高學歷的無業遊民—–是因為選擇錯誤。
7,下對注,贏一次;跟對人,贏一世。
8,學識不如知識,知識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
9,不識貨,半世苦;不識人,一世苦。
10,生命不在於活得長與短,而在於頓悟的早與晚。
11,做人處事,待人接物:重師者王,重友者霸,重己者亡。
12,沒有目標的人永遠為有目標的人去努力。
13人生三階段:比才華;比財力;比境界。
14,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範圍內,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維和格局。
15,今天的優勢會被明天的趨勢代替,把握趨勢,把握未來。
16,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17,學歷代表過去,財力代表現在,學習力代表將來。
18,人生能走多遠,看與誰同行;有多大成就,看有誰指點。
19,聰明的人看得懂,精明的人看得準,高明的人看得遠。
20,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暫時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暫時的。

  記住
再煩,也別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語氣;
再苦,也別忘堅持;再累,也要愛自己。
低調做人,你會一次比一次穩健;高調做事,你會一次比一次優秀。
成功的時候不要忘記過去;失敗的時候不要忘記還有未來。
有望得到的要努力,無望得到的不介意,則無論輸贏姿態都會好看。
生活不是單行線,一條路走不通,你可以轉彎。
淚水和汗水的化學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為你換來同情,後者卻可以為你贏的成功。
變老是人生的必修課,變成熟是選修課。
以鍛煉為本,學會健康;以修進為本,學會求知;
以進德為本,學會做人;以適應為本,學會生存。
人生四項基本原則:懂得選擇,學會放棄,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
當所有人都低調的時候,你可以高調,但不能跑調。
學會忘記是生活的技術,學會微笑是生活的藝術。
什麼是好工作:一不影響生活作息,二不影響家庭團聚,三能養家糊口。
懶惰像生鏽一樣,比操勞更消耗身體。
讓夢想成真的最好辦法就是醒來。
  哲人無憂,智者常樂。並不是因為所愛的一切他都擁有了,而是所擁有的一切他都愛。
人生有幾件絕對不能失去的東西:自製的力量,冷靜的頭腦,希望和信心。

怎樣在職場中自我激勵

怎樣在職場中自我激勵

發佈時間: 2009年7月20日 閱讀次數:259
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表現不如預期、人際關係出了問題……一些年輕上班族初入職場,各種負面因素剝奪了他們的自信,專家教職場新人4個簡單的“小動作”,來幫你消除工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1.抓住空當,磨煉你的熱情.
即使一天只有15分鐘也好,每天花一點時間在自己最喜歡的興趣上,比如利用上班前和另一半吃頓早餐;晚飯後整理陽台的花花草草;或上網和計算機玩15分鐘的圍棋。如此會讓你更容易找回對工作的熱情。
2.寫下讓你感到驕傲的努力.
準備一張小卡,每天至少寫下3件讓你感到驕傲的事情。這裡指的不是你今天又接到一筆多大的案子,而是當你已經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準備,即使最後提案並沒有通過,也應該寫下來鼓勵自己。如果你真的想不出來自己到底做了哪些努力,或許可以找個值得信任的同事幫助你。
3.準備一個“獎狀”公佈欄.
在家裡找一個你每天最常經過的一面牆,掛上一個小小公佈欄,把所有能夠展現自我價值的“獎狀”都貼在上面:比如說辛苦設計的提案報告封面;被老闆稱讚的一封E-mail;或是生日時同事合送你的干花。每天經過看一眼,你就能吸收它帶給你的正面能量。當然也要記得每個月更新。
4.專注於如何解決問題
停止任何負面的、責備自己的想法,專注於如何解決問題。或許在電話或計算機旁貼一個禁止標誌,可以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負面的思考中。

激勵管理三論

發佈時間: 2008年12月9日 閱讀次數:277
如果說激勵管理的任務就在於,為組織中的個人提供“創造業績、體驗過程、調適心態”的場所與條件,在他們心中形成“成就、成員、成長”之感覺,那麼激勵管理的目標就在於,使組織中的個人具備“願力、助力、能力”,並以此為基礎,通過對個體行動力的協同構建起組織的整體活力。
  人生意義:創造、體驗、適應
關於人生存在的真正意義是什麼,這是一個非常容易引起爭論的話題,至今尚未有、也許永遠都很難會有統一的答案,所以,人們有“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的調侃說法。但是作為企業激勵問題的探討,在這裡可以藉鑑意義療法創始人弗蘭克爾在《人生的真諦》(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4年)一書中提出的觀點,將人生意義大致歸結為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創造或建樹,也就是工作或做出一番業績;二是,通過某種經歷感受或與某人相遇,也就是體驗事物或結識某人;三是,通過對不可避免的苦難所採取的態度,也就是即使淪於絕境而顯得有點無助的受難者,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也依然能夠超越與改變自己,實現成長發展。對此,不妨簡單地用“創造、體驗、適應”這三個詞來概括,其中的“創造”涉及人生結果的思考,“體驗”表達了人生過程的觀點,“適應”反映了人生心態的演化。顯然,處於不同時間、情境的同一個人,或者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甚至具有同樣文化背景的不同個人,對於創造、體驗、適應這三者內涵的理解以及相對權重的考慮,都會有所差異。
比擬於人生存在意義的討論,探索體現在企業存在使命及目標背後的核心理念,有研究者對中文的“企業”及其所做的“生意”這兩個詞進行瞭如下的解釋,不無啟迪意義。首先,從中國傳統概念看,若將“生意”表述為生存、生命、生活、生計、生產等方面的意義,可見這裡涉及的是一個過程而不是時點。再從中國現代概念看,“企業”一詞若少了“人”,則將成為“止業”,從而也就意味著企業關張“歇業” 了。企業的生存離不開人,人作為具有獨立生命的能動主體,自有其存在意義。進一步看,企業作為許多能動生命的集合體,必然帶有某些不同於這其中每一個體的存在意義,也許這就是企業開展業務,即做“生意”,需要探尋使命的關鍵之所在。有鑑於此,可以認為,企業存在的真正意義就在於為企業的相關人員提供實現人生意義的表演舞台。
這樣,就企業的根本使命目標而言,一方面考慮到企業作為有限人群的集合體,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為全社會中的所有人提供實現人生意義的表演舞台,必須平衡其中所存在的主次關係,做出適當的取捨選擇。另一方面,在為不同的權利要求者提供實現各自人生意義舞台的同時,企業作為整體也需要考慮其自身存在的理由。但是問題在於,深究企業整體的存在理由,似乎很難找到不帶主觀動機假設的解釋,其根本原因也許正如“生意”一詞所體現的,一個運作良好的企業,本質上所涉及的是一個與環境互動互適的永無止境過程。而作為時序過程載體的企業,其本身就像是一艘不設終點的宇宙飛船,從而也就根本不可能對其最終目的下定義。這似乎可從一個側面說明,對許多真正與企業共命運的經營者來說,為什麼時常會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感嘆。闡明人生或企業存在的真正意義,有助於剖析清楚人們的行為動因,而只有明確了行為動因,方能有效解釋企業活力的真正來源。
  企業活力:願力、助力、能力
探討企業活力問題,先需明確整體活力的含義,再要弄清其中個體的活力,然後需考慮個體活力與整體活力之間的有機聯繫。企業作為生命體,其活力本身很難定義,只能藉助於過程來描述。就企業整體活力而言,一般認為是指企業所具有的這樣一種過程特徵,這就是能夠主動求變或靈活應變,形成產品或服務特色,做到在動態變化環境中持續演化生存。例如,對經濟不景氣有較強的抵抗力,在經濟復甦時能夠較快恢復。在具體行為表現上,有活力的企業在適應環境不確定變化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掌握著不同於一般企業的獨特生存技能,如生產技術、經營訣竅等,能對市場的現實及潛在需求保持高度敏感性與快速響應性,從而不斷開發出多種多樣的新產品,持續改善產品質量、降低價格並以適當的節拍保證及時交貨,從而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由此可見,企業活力在本質上可以看作是一種行動力。
企業的整體活力是由其中的個體表現出來的,而就個體活力(行動力)的構成而言,可以進一步分解為願力、助力與能力(以下簡“三力”)這樣三個方面。在這裡,“願力”反映當事者對擬做事肯不肯投入的激情強度,它既可能出自於員工的內在需求,也可能受外在因素的激發,可以分為後向獎懲的推擠或前向願景的拉引兩類。當然,對於那些喜歡工作的人來說,若真的已與企業運作融為一體,成為以企業為家的“企業家”,事實上是很難區分其願力形成的內外推拉性質的。 “助力”涉及信息、網絡、機制等支撐環境,它使得員工最終能夠擁有做成事所需的適當的人財物使用支配權,而不管這種使用支配權的獲得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獲得過程的鏈條有多長。 “能力”體現在個人所擁有或掌握的經驗、知識、方法等內在素質上,表現為能不能做成事的本領。對企業來說,通過合理的崗位設計,再輔之以適當的有針對性的在職或離職培訓,有可能做到使所有的人都能基本勝任所在崗位的工作。
根據以上討論,如果說願力決定是否有人投入做事的主觀能動性,助力影響在需要幫助時是否能夠獲得適當及時支持的客觀可能性,能力涉及能否做成事的潛在可能性,則增強企業活力的關鍵就在於圍繞企業整體使命目標,不斷提升員工個體的 “三力”水平,改善“三力”之間相互協同關係。考察“三力”的構成與相互關係,可見僅當行為主體具有能力與願力,並可獲得助力支撐時,最後才有可能取得預期的戰略行動結果。在現實中,如果發現一項本應採取的行動或者一件本應做成的事沒有結果,基本上都可以從“三力”不足或不匹配上獲得一定的解釋。例如,有時是由於願力不足沒投入,另有時是由於缺乏助力沒做成,還有時是由於能力欠缺做不成,更有時是由於“三力”均不到位而無果,甚至還有時是由於“三力”分離沒合成。
  行為動因:成就、成員、成長
古語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所以,企業激勵管理的中心任務就在於增強企業活力,也就是弄清構成企業行動力的“三力”的來源,採取措施固本培元,以保持這些源泉的噴湧不息。應該看到,企業活力實際上體現的是組織的生命力,而願力、助力、能力作為生命力的組成部分,是以有機互動、互賴的整體形式存在的。例如,願力的增強有助於改善能力,也會影響與感化助力環境;助力的增強有助於克服能力之不足,更易激發出願力;能力的增強有助於獲得助力,並由於更易創出成果在無形之中提升了願力。所以,探討企業活力或者說行動力,不能採取相互割裂的機械主義態度。
借鑒前面對於人生意義的討論,如果認為人生的根本意義在於“創造業績、體驗過程、調適心態”,那麼與此相應就可導出人生“活力”的“成就、成員、成長”(以下簡“三成”)三源泉。這是由於,“創造業績”就在於取得工作成果,獲得社會認同與物質回報,從而讓人產生一種努力建樹上的“成就”感;“體驗過程”就在於感受人、事、物,獲得群體互賴與精神寄託,從而讓人產生信仰、歸屬上的“成員”感;“調適心態”就在於通過逐漸參透人生,獲得隨緣自適與心性完善,從而讓人產生一種心智上的“成長”感。這樣,如果粗略地認為,成就、成員、成長分別相應於願力、助力、能力,可見“三成”就構成了“三力”的基礎。
為了增強企業活力,企業激勵管理的關鍵在於,為員工提供心智成長、個人發展、組織歸屬等方面的機會與前景,增強員工的“三成”感。例如,通過加強技術開發、設備投資、改善工藝等,提升企業最終業績,使身處企業之中的員工產生成就感,形成進一步投入企業的願力;通過溝通理解、通力合作、穩定就業等,提升企業整體凝聚力,使員工產生成員感,形成進一步發展的助力;通過加強培訓、工作豐富、團隊交流、信息共享等,提升員工個體的內在素質,增強企業整體實力與優勢,使員工產生成長感,形成進一步動態學習的能力。當然,從實踐運作的角度看,“成就、成員、成長”之感與“願力、助力、能力”的相互聯繫,不像前面描述的那樣簡單,實際上它們之間相互交織,存在著互為表裡的複雜互動、互適、互賴關係。
“三成”作為行為動因,就構成了企業活力的源泉。從流量的角度看,進行激勵管理,考察企業活力源泉的開發,關鍵是如何把握其加速、穩定、減速機制,所以,有必要了解“三成”與“三力”的形成過程、相關聯繫與互動原理。一般地,若將所有能夠提供員工“三成”感的因素統稱為 “激勵”,而最終形成的“三力”作用泛稱為“行為”,則為了做好企業激勵管理工作,至少還需關注這樣幾個問題:一是,需重視“三成”的綜合作用,不能過份依賴單一“激勵”的作用,因為單一“激勵”對“行為”的邊際作用會出現遞減現象。二是,各種“激勵”的動因其對最終“行為”的相對作用大小,會隨著時間、情境變化等因素改變而變。三是,考察跨越多個時間週期的“激勵”與“行為”關係,可見各種激勵要素之間存在著權重、強度、跨期的關聯影響,就其中的時間因素而言,一般來說,激勵與所預期的行為之間的時差越小,其效果也越好。
此外,從激勵-響應的內在機制看,還需要在人們的預期與現實之間形成適當的差距,以形成試圖消除這種差距的心理動力。考慮到恆定不變的差距,如果持續存在而難以消除,人們最後會習以為常,從而對差距變得麻木不仁。激勵管理需特別關注這樣幾件事,一是,為所形成的心理動力提供能力與助力支撐,使之迅速轉化為實際的企業行動,以最終消除差距、取得成果;二是,通過對人們心理預期的動態管理,始終維“動力”的適當水平。最後,不容否認,儘管從做事的角度看,有時只要興趣所至,做成事這一過程本身所具有的成就感也會給人帶來愉悅,從而能夠產生樂在其中的過程體驗,使得行為者看起來似乎具有不帶功利性的內在動機;但從做人角度看,在個體之間存在信息交換的組織內,受外在激勵或環境影響,人們之間總是有意無意地進行著比較,根據自己對於所選參照對象的主觀評價,做出組織是否對自己的投入做出公平回報的判斷,並進而由此影響其後續工作心理動力的強弱。這意味著,在考慮一個組織系統的激勵機制建立時,除了需要考慮其中每一個體的“三成”與“三力”關係,還需特別處理好不同個體之間的相對“三成”感覺及其與企業整體“三力”建設的關係。

森田療法?

森田療法(Moritatherapy)由日本慈惠醫科大學森田正馬教授於1920年創立,是一種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心理治療方法。幾十年來,經森田的後繼者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已成為一種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並被國際公認的、一種有效實用的心理療法。
   [適應症]
神經質、強迫症、疑病症、焦慮症、抑鬱性神經症。
森田療法主要適用於治療神經症、植物神經失調等身心疾病。森田療法專家高良武久認為,森田療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神經症,只有神經質才是森田療法的真正適應症。
  [理論基礎]
森田對神經症的發生機制有獨特的見解,他認為神經症發生的基礎是神經質,其表現是精神內向,內省力很強,有疑病傾向,對自己心身的活動狀態及異常都很敏感過分注意、擔心自己的心身健康。生存欲強,求全欲也強。他們經常把人們司空見慣了的正常生理反應或輕度不適感視為病態,精神過度緊張、憂心忡忡,久而久之,導致疾病,並於身心之間造成惡性循環。使病症愈演愈烈。森田正馬認為:“神經質”症狀純屬主觀問題,而非客觀產物。它是由患者的疑病素質所引發的精神活動過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換句話說,疑病素質是神經衰弱、強迫觀念症、焦慮發作、各種恐怖症等神經症發病的基礎。具有疑病素質的人自下而上慾望強,希望健康、幸福、努力向上,但內省力也強,常為自己的健康狀況、生命安全的精神安寧擔心。他們常把一般人在某些場合可能產生的感覺,如過度用腦時的頭昏,緊張時的心悸等,誤認為是病而恐懼、緊張。注意力越是集中在這些“症狀”上,感覺越敏銳,“症狀”也就越嚴重,形成惡性循環,森田稱之為精神交互作用。在其影響下,患者陷入內心衝突狀態,形成神經衰弱和發作神經症。森田自己從小體弱多病,有明顯的神經質症狀,12歲時還尿尿,16歲以後時常頭疼、心跳快、容易疲勞,還有其他神經衰弱症狀,中學時曾思腸傷寒病,雖多方求醫,堅持治療,但收效甚微,老是對自己的健康擔心;直至他上大學一年級時因受其症狀的折磨,學業都難以堅持,考試將至,感覺難以應付,抑鬱氣憤之下,產生了自殺的念頭,遂放棄一切治療,徹夜不眠地拼命學習。結果卻出乎意料:考試成績很好,而且多年纏身的各種症狀竟不治自愈。由此,他悟到以前的病都是假想出來的,根本就沒有病。因此森田正馬認為,由神經質導致的神經症可以通過“聽其自然”的辦法切斷心身之間的惡性循環,指導病人把對病的過度重視的焦慮態度轉變為“聽其自然”的無視態度,情緒就自然得以放鬆,使各種不良感受自消自滅,直至病癒。
森田還認為,人的精神活動也存在著一種類似屈肌和伸肌的互相調節的拮抗作用。例如:在某種情況下產生的一種觀念、情感和意向,同時也會產生與此相反的觀念、情感和意向以調節人的行為。森田稱之為精神拮抗作用。比如:恐懼時常出現的不要怕心理;受表揚時反而湧現內疚的感情;出現對某人不敬的念頭的同時會想到,這個念頭是錯誤的而加以否定,這個想法說出來會招來不幸而不再想它。這種拮抗作用的存在,可以保證人的精神安定和恆定的安全感。因此,與自己理性不符合的觀念任何正常人都會有的,只是一閃即逝不留痕跡。而有疑病素質且拮抗作用過強的人,這些觀念一旦出現,便固執地重複,同時又反复控制,形成拮抗對立。
通過精神交互作用,產生強迫觀念症。另外,森田認為,有疑病素質的人是“完善主義者”,他們往往在欲求與現實之間,在“理應如此”和“事已如此”之間形成“思想矛盾”,並力圖解決些現實無法解決的矛盾,對客觀現實採取主觀強求的態度,促使症狀越來越嚴重。
(1)普通神經質:即神經衰弱,包括失眠症、頭痛、頭重、頭腦不清、感覺異常、易興奮、易疲勞、腦力減退、乏力感、胃腸神經症、劣等感、不必要的憂慮、性功能障礙、眩暈、書寫痙攣、耳鳴、震顫、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2)強迫觀念症(包括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赤面恐怖、對視恐怖、自己表情恐怖等)、不潔恐怖、疾病恐怖、不完全恐怖、學校恐怖、尖銳恐怖、高處恐怖、雜念恐怖等;(3)發作性神經質:心悸發作、焦慮發作、呼吸困難等。
森田療法專家高良武久認為,森田療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神經症,只有神經質才是森田療法的真正適應症。
由此可見,森田療法關於神經質症狀的形成機制可概括為:由於疑病素質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誘因影響下,通過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經質症狀。而造成神經質症狀的根本原因則在於,想以主觀願望控制客觀事實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加強。
根據上述理論,森田提出了針對性的治療原理與方法,療法的著眼點在於陶冶疑病素質,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其治療原理可概括為兩點:
  1. “順應自然”的治療原理。森田認為,要達到治療目的,說理是徒勞的。正如從道理上認識到沒有鬼,但夜間走過墳地時照樣感到恐懼一樣,單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只有在感情上實際體驗到才能有所改變。而人的感情變化有它的規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強;聽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漸消退;在同一感覺下習慣了,情感即變得遲鈍;對患者的苦悶、煩惱情緒不加勸慰,任其發展到頂點,也就不再感到苦悶煩惱了。因此,要求患者對症狀首先要承認現實,不必強求改變,要順其自然。
  什麼叫順其自然呢?森田把它看作是相當佛禪的“頓悟”狀態。所謂“頓悟”,就是讓患者認識並體驗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體驗到對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平常的事,看得很嚴重而產生抗拒之心,結果使自己陷入了神經質的旋渦。這就與上述規律的第四條及第五條相符合,即由於集中註意於令其感到厭惡的情感,並不斷壓抑這種情感而使之受到強化,經多次反复而培養起他對人極度恐懼的體驗,而這一過程又違背了上述第一、二條規律。因此,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使患者認識情感活動的規律,接受自己怕情感,不去壓抑和排斥它,讓其自生自滅,並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培養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
(2)要認清精神活動的規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現的各種想法和觀念。神經質患者常常主觀地認為,自己對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種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種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不道德的,即極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強烈的劣等感。要改變這一點,就得接受人非聖賢這一事實,接受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疾妒、狹隘之心的事實,認識到這是人的精神活動中必然會出現的事情,是一個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變和決定的;但是否去做不理智的事情,卻是一個人完全可以決定的。因此,不必去對抗自己的想法而需注意自己所採取的行動,同時,還要認清精神拮抗作用,從心理上放棄對對立觀念的抗拒,認識到人有對生的慾望和對死的恐懼兩種相互對立的心理現象,並接受這種心理現象,而不必為出現死亡的恐怖而恐懼不安,也不必拼除這些令人恐懼的念頭,使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衝突之中。
(3)要認清症狀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接受症狀。神經質症患者原本無任何身心異常,只是因為他存在疑病素質,將某種原本正常的感覺看成是異常的,想排斥和控制這種感覺,使注意固著在這種感覺上,造成注意和感覺相互加強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是形成症狀並使之繼續的主要原因,認清這一點,對自己的症狀採取接受態度,一方面不會強化對狀狀的主觀感覺;另一方面,因為不再排斥這種感覺,而逐漸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著在症狀之上,以這樣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使症狀得以減輕直至消除。比如:對人恐怖患者見人臉紅,越怕臉紅,就越注意自己的表情,越注意越緊張,反而使自己臉紅的感覺持續下去了,相反,接受臉紅的症狀,帶著“臉紅就臉紅吧”的態度去與人交往,反而會使自己不再注意這種感覺,從而使臉紅的反應慢慢消退。
(4)要認清主客觀之間的關係,接受事物的客觀規律。人之所以患神經質症,疑病素質是症狀形成的基礎,精神交互作用是症狀形成的原因,而其根源在於人的思想矛盾。這一思想矛盾的特徵就是以主觀想像代蘟e客觀事實,來 “理應如此”限定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森田指出:“人究竟如何破除思想矛盾呢?一言以蔽之,應該放棄徒勞的人為拙策,服從自然。想依靠人為的辦法,任意支配自己的情感,就如同要使雞毛上天、河水斷流一樣,不僅不能如願,反而徒增煩惱。此皆力所不能及之事,而強為之,當然痛苦難忍。然而,何謂自然?夏熱冬寒乃自然規律,要想使夏不熱、冬不寒,悖其道而行之則人為的拙策;按照自然規律,服從、忍受,就是順應自然。”針對思想矛盾,森田提出了“事實唯真”的觀點,意即“事實即是真理”,並以此作為座右銘。他說:“吾人不要把情緒或想像,誤認為事實來欺騙自己。因為不論你是否同意,事實是不可動搖的。事實就是事實,所以人必須承認事實。認清自己的精神實質,就是自覺;如實地確認外界,就是真理。”只有使人的主觀思想符合客觀事物的規律,才能跳出思想矛盾的怪圈。
  2. “為所當為”的治療原理。森田療法把與人相關的事物劃分為兩大類: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謂可控制的事物是指個人通過自己的主觀意志可以調控、改變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指個人主觀意志不能決定的事物。
森田療法要求神經質症患者通過治療,以學習順應自然的態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還是注意為所當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如人的行動。即“為所當為”是指在順應自然的態度指導下的行動,是對順應自然治療原則的充實。
  忍受痛苦、為所當為。森田療法認為,改變患者的症狀,一方面要對症狀採取順應自然的態度,另一方面還要隨著本來有的生的慾望,去做應該做的事情,通常症狀不會即刻消失,在症狀仍存在的情況下,儘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確定意義,且能見成效的事情上,努力做應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動上,任憑症狀起伏,都有助於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從症狀中解脫出來的信心。例如:對人恐怖的人,不敢見人,見人就感到極度恐懼。森田療法要求其帶著症狀生活,害怕見人沒關係,但該見的人還是要見,帶著恐懼與人交往,注意自己要做什麼,而這樣做的結果,患者自己就會發現,原來想方設法要消除症狀,想等症狀不存在了再與人接觸,其實是不必要的,過去為此苦惱,認為不能做,是因為老在腦子裡想而不去做。而“為所當為”要求患者該做什麼馬上就去做什麼,儘管痛苦也要堅持,就打破了過去那種精神束縛行動的模式。
  面對現實,陶冶性格。森田療法的專家高武良久指出:“人的行動一般會影響其性格,不可否認,一定的性格又會指導其做出一定的事情,但僅僅看到這一方面,則是一個片面性的認識。我們也不能忘記'我們的行動會造就我們的性格'這一客觀事實。正是這一點,才是神經質性格得以陶冶的根本理由。”
神經質患者的精神衝突,往往停留在患者的主觀世界之中,他們對引起自己恐懼不安的事物想了又想,鬥了又鬥,但在實際生活中,對引起其痛苦的事物卻採取了一種逃避和敷衍的態度,事實上,單憑個人主觀意志的努力,是無法脫神經質症狀的苦惱的,只有通過實際行動,才會使思維變得更加實際和深刻。實際行動才是提高對現實生活的適應能力的最直接的催化劑。對此,高武良久舉例說,要學會游泳,不跳入水中就永遠也學不會游泳,即使完全不會游泳,跳入水中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後再逐步學習必要的技術。與此道理相同,神經質症患者無論怎麼痛苦,也會在別人指導下做到,這樣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自信的體驗。要想見人不再感到恐懼,只有堅持與人接觸,在實際觸中採用順其自然的態度,使恐懼感下降,而逐步獲得自信。前面已經談到,“為所當為”有助於使症狀得到改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實際生活中將精神能量引向外部,就要注意所做的事情,這就減少了指向自己心身內部的精神能量。而與外部世界的實際接觸,又有助於患者認識自身症狀的主觀虛構性。這一過程實際上是使內向型性格產生某種改變的過程。
在順應自然的態度指導下的“為所當為”,有助於陶冶神經質性格。這種陶冶並非徹底改變,而是對其性格的不同部分進行揚棄。即發揚神經質性格中的長處;認真、勤奮。富有責任感等,拼棄神經質性格中的致病之處:神經質的極端的內省及完善欲。
由此可見,順應自然既不是對症狀的消極忍受,無所作為,也不是對症狀放任自流、聽之任之,而是按事物本來的規律行事,憑症狀存在,不抗拒排斥,帶著症狀積極生活。順應自然、為所當為治療原則的著眼點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陶冶性格。這活湧療原則還反映了森田療法對意志、性感、行動和情格之間的關係的看法,即意志不能改變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變人的行為;通過改為人的行為來改變一個人的情感,陶冶一個人的性格。
  
  [治療原則]
具有神經質傾向的人求生慾望強烈,內省力強,將專注力指向自己的生命安全,當專注力過分集中在某種內感不適上,這些不適就會越演越烈,形成惡性循環。森田療法就是要打破這種精神交互作用,同時協調慾望和壓抑之間的相互拮抗關係,主張順應自然、為所當為。
  
  [操作實務]
森田療法的治療分為:住院治療和門診治療。無論是住院或門診治療,都應注意選擇那些除表現為神經質症狀之外,還具有某種程度的反省心、自身也在積極作著努力的症狀,有從症狀中解脫出來的強烈願望的病人,如僅有某些症狀,沒有強烈的求治動機,是不宜施行森田療法的。
  1.住院治療。在確定依斷和適應症以後,要身病人講明病的性質,並將有關神經質心理病理學說介紹給他們,告訴他們沒有嚴重疾病,以消除他們不必要的擔心的顧慮。住院治療過程分為四個時期:
  (1)絕對臥床期。一般為4—7天。病人獨居一室,除了吃飯,人廁外,其餘時間不得下床活動,禁止會客、談話、吸煙、讀書、寫字等等。在此期間,病人自然會出現各種想法,尤其是對病的各種煩惱和苦悶,因而可能使病痛暫時加劇和難以忍受,對治療表示懷疑,少數病人甚至要求中止治療而出院,當病人把所有煩惱的事情都想過之後,就沒有什麼可以再想的了,就會感到無聊。所以,第一期又稱無聊期。此後,病人自然要求下床做些什麼,便進入第二期。
  (2)輕工作期。 4—7天。仍然禁止讀書、交際,每天臥床時間保持7—8小時,白天可以到戶外活動。如在室外可做些諸如掃院子、擦玻璃等簡單、單調的勞動,在室內可進行書法、繪畫、糊紙袋等活動。一般從第3天開始,可逐漸放寬對患者工作量的限制,並要求患者開始寫日記,不許寫關於病的問題,只寫一天干了些什麼、有什麼體會,施治者每天檢查日記並加評語,引導病人避開對病的注意,關心外界活動。
  (3)重工作期。一般為4—7天。繼續禁止會客、娛樂,參加較重的體力勞動,如除草、幫廚、清理環境衛生、做家務、木工活、工藝勞動等。在這一階段,病人可以讀書,主要是森田寫的關於神經症學說的書,還可閱訊歷史、傳記、科普讀物等,每晚要求患者記治療日記。患者在醫院里和其他病人一起勞動,互相不談自己的病。此階段的目的在於,通過努力工作,使患者體驗完成工作後的喜悅,培養忍耐力。在這之中學會對症狀置之不理,進一步將精神活動能量轉向外部世界。
(4)生活鍛煉期,又稱回歸社會準備期。一般為1—2週。
此期為患者出院做準備,要指導患者回歸原社會環境,恢復原社會角色。此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允許他白天回到原來單位,或在醫院參與某些管理工作等較複雜的社會活動。無論參加何種活動,都要求每晚仍回病房,並堅持記日記。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工作、人際交往及社會實踐中進一步體驗順應自然的原則,為回歸社會做好準備。
以上各期的情況,是對一般治療情況的描述,對每個具體患者而言,還要根據其情況來決定治療的進程。治療週期會因此長短不一,時間短的約三週即可,長的則可能需要60—70天,平均週期一般為40—50天。
住院治療的目的是,使病人對精神的自然流動及其演變有實際的體會,消除以前對病的臆斷和誤解,達到心理上的“自然流動、無所住心”的狀態。因此,對臥床期可能流露出的心理狀態,事前不能向病人說明,這點很重要。因為病人事前如果知道在此期間會產生無聊、悲觀的情緒,會使之採取預期的態度,心理的自然流動就會被歪曲。當然,在採用住院療法之前,施治者應先使患者對森田住院療法的過程有一大致的了解,患者可自己作出是否入院治療的決定。患者的求治慾望越強,越有利於治療。
  2.門診治療。門診治療仍須遵循森田療法的基本原則。但由於門診治療沒有住院治療所具有的特定環境,不能採用臥床及作出佈置方式進行治療,因此具有與住院療法的不同特點。
門診治療主要通過施治者與患者一對一的交談方式進行,一般一周一次或兩次。施治者應注意對患者的共情並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施治者應在掌握患者生活史的基礎上,盡可能理解患者的現實情況,不以症狀作為討論的主要內容,鼓勵患者面對現實生活,放棄神經質的抵抗症狀的立場,認識到事物不以自己的主觀願望而轉移,認識到接受症狀的本來面目,不試圖去控制,症狀就會改觀。最後鼓勵患者要承擔自己生活中應承擔的責任。在治療中,施治者應盡可能用提問的方式啟發患者對問題的理解,而不是過多地採用說服的方式。治療的關鍵是幫助患者理解順應自然的原理。
  門診治療的要點是:
(1)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以排除嚴重軀體病的可能,消除患者的顧慮;
(2)指導患者接受症狀,而不要試圖排斥它;
(3)囑咐患者不向親友談症狀,也囑咐親友們不聽、不答复他們的病訴;
我國學者曾採用門診治療方法,對16例神經病患者進行治療,並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其具體做法為初診30至60分鐘,複診為15至30分鐘,第一個月的治療每週一次,以後為1至2週1次。治療的主要方法為言語指導和日記批註。首先引導患者領悟其症狀與人格特徵的關係,告之形成症狀的有關因素,要求患者將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寫在每天的日記上,要求患者使用兩個日記本,施治者在復診時針對患者上次日記中暴露的問題進行批註,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言語指導,提出下一次的要求,與此同時,要求患者閱讀森田學說的有關材料。專家們認為,由於門診治療中,施治者不能親自觀察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為,因此,讓患者記日記,通過對日記的批註來對患者進行指導,是治療的中心環節。施治者在治療指導中特別要注意:第一,治療始終要針對患者的人格問題,不能被其症狀所糾纏,對症狀應置之不理,讓其自然淡漠;第二,在患者對治療要點理解的條件下,著重要求其在生活實踐中自覺地去體驗。
  [與其他療法協調應用]
森田療法在某些時候,用的就是“非我”。非我療法與森田療法聯用,操作起來會更簡單,收效也會更大。
參考資料:Withboy的中國式新森田教程
森田心理療法簡稱森田療法,是由已故日本東京慈善醫科大學教授森田正馬先生在1919年創立的,日本一直在使用,其價值已被充分證明和廣泛確認,並已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的評價。
森田學說的理論體係不是出自某種理論的延伸或實驗室的結論,而是來自森田先生自身的神經症體驗和他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的總結。下面我們先談談森田先生自己的神經症體驗。
森田先生小時侯由於家庭強迫學習導致"學校恐怖"。森田正馬先生1874年1月18日出生在日本高知縣農村一位小學教師的家庭裡,他父親對子女要求很嚴格,尤其對長子森田正馬寄託著很大的期望,望子成龍心切,從很小就教他寫字,讀書,5歲就送他上小學,一從小學回家,父親便叫他讀古文和史書。 10歲時,晚間如背不完書,父親便不讓他睡覺。學校本來功課就很多,學習已經夠緊張了,回家後父親又強迫他背這記那,使森田漸漸地開始很厭倦學習。每天早晨,又哭又鬧,纏著大人不願去上學,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學校恐怖,"這與父親強迫他學習是有關係的。
森田先生在7歲時,祖母去世,其母親因悲傷過度,曾一度陷入精神恍惚、默默不語的狀態,接著第二年祖父又相繼過世。正當家庭連遭不幸時,森田偶爾在日本寺廟裡看到了彩色地獄壁畫之後,立即感到毛骨悚然。他看到地獄圖中人死後下地獄的慘狀,有的在上刀山,有的在下火坑,有的在進血池等等。這些可怕的場面在森田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直在他腦海裡盤旋,這就是後來森田理論中關於"死的恐怖"一說的來源。
由於經常苦於神經質症狀,森田自幼就有明顯的神經質傾向,他在《我具有神經性脆弱素質》一書中寫到:其表現是12歲時仍患夜尿症而苦惱,16歲時患頭痛病常常出現心動過速,容易疲勞,總是擔心自己的病,是所謂"神經衰弱症狀"。幼年時患夜尿症為了不弄濕被褥,總是鋪著草蓆睡覺,有人故意問他"鋪上草蓆幹什麼?"他生氣的回答說"夜裡不尿炕!"這種回答帶有對大人的嘲筆挖苦的反抗,但其內心十分難歲,後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寫到"不要譴責孩子的夜尿症,越是譴責挖苦孩子,就會越惡化",這大概是自己的切身體驗吧。因有夜尿症而深感自卑,有強烈的劣感等。後來聽說當地很有名望的板本龍馬先生小時候也得過這種病,這才聊以自慰,心情稍微好了一點,中學五年級時,他在患腸傷寒的恢復期,學習騎自行車,夜間突然發生心動過速。在高中和大學初期,他經常神經衰弱,東京大學內科診斷為神經衰弱和腳氣病,經常服藥治療,大學一年級時,父母因農忙,兩個月忘記了給森田寄生活費,森田誤以為是父母不支持他上學,咸到很氣憤,甚至想到當著父母的面自殺,於是暗下決心,豁出去拼命地學習,要幹出個樣子來讓家里人看看,在這時期什麼藥也不吃了,放棄一切冶療,不顧一切地拼命學習,考完試後,取得了想不到的好成績,不知什麼時候,腳氣病和神經衰弱等症狀不知不覺也消失了。
這些個人經歷,導致他後來提倡的神經質的本質論,包括疑病素質論。神經衰弱不是真的衰弱,而是假想的主觀的臆斷。神經質者本能上是有很強的生存慾望,是努力主義者,症狀發生的心因性即精神交互作用,最重要的是森田先生在自己切身體驗中發現"放棄治療的心態",對神經質具有治療作用。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這些成為森田療法理論基礎的內容,全都是他自己痛苦體驗的結晶。然而僅僅是這些體驗是不夠的,更加重要的是,他多年來對神經質者的觀察,把握其症狀的實際表現,密切注意其經過轉歸,把這些觀察自己的體驗相對照,閱讀國內外文獻,將當時認為有較強的治療神經症的各種治療方法一一進行實踐驗證,最後,森田先生把當時的主要治療方法,如:安靜療、作業療法、說理療、,生活療法等取其有效成分合理組合,提出自己獨特的心理療法。
下面我們談談森田療法的基本理論
  1、疑病素質論。森田認為,神經質發生的基礎是某種共同的素質傾向,稱為疑病素質。所謂疑病素質是指一種精神上的傾向性,其表現是:
(1)精神內向,所謂精神內向,是指經常把活動目標拘泥於自身,偏重於自我內省,對自已軀體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不快、異常疾病等感覺,特別注意關心,並為此而憂慮和擔心,以自我為中心,被自我內省所束縛。精神外向,是指精神活動趨向外界追逐現實,目的明確。有時表現輕率,這種人熱情,常因事業的追求,無暇關注個人身體疾病等。弗洛伊德也說過,“精神時常向內活動,從而封閉在自我身心內部的人,易成為神經症;精神經常向外活動的人,就不會得神經症。”
  (2)疑病症。所謂疑病症,即害怕疾病的意思,是一種擔心患病的精神傾向。其實這是人人都有的一種表現,神經質的人只不過是程度過強而已。森田認為神經質是一種先天性素質,是一種側重於自我內省、很容易疑病的氣質。
  2、精神交互作用和思想矛盾
(1)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種感覺偶爾引起對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麼,這種感覺就會變得敏銳起來,而這一敏銳的感覺又會更加吸引註意力,進一步固著於這種感覺,感覺與註意交互作用彼此促進,致使該感覺越發強大起來,對這種精神活動過程稱為精神交互作用。例如神經性頭痛,由於過勞緊張會因頭部有異常感覺而使本人的注意傾注於此,注意與感覺的相互作用越發引起敏感。即便是過勞或緊張情況早已消失之後,由於預期恐怖引起的注意固著狀態,會遺留下痛苦的感覺,形成習慣性頭痛。
(2)思想矛盾即心理衝突,主要指應該如此和事實如此之間的矛盾,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這裡的事實也包括自身的自然現象,例如從理智上認識到世界上是沒有鬼的,但夜間走過墳地照樣會感到害怕恐懼,所以單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成的,如果企圖用理性來克服這樣恐怖便會造成思想矛盾即心理衝突。
3、生的慾望和死的恐怖森田認為生的慾望的含義至少有如下幾類:
  (1)希望健康地生存;
(2)布望更好地生活,希望被人尊重;
  (3)求知欲強,肯努力;
  (4)希望成為偉大的幸福的人;
  (5)希望向上發展。
這是人類本性的表現,是人人都有的一種表現。但是神經質的人想將自己生的慾望達到一種完美的境界,這種苛求完美的理想主義是神經質人格的又一特徵,其表現是:在完成自己生的慾望的同時,絕對不能容忍絲毫的心身異常的出現,出現一種強迫性求全欲,甚至對自己內在的性格,容易出現焦慮、神經過敏等傾向,也非常不滿,想成為個完美的人,由於克服這種焦慮的願望很強烈並由此形成的思想矛盾。由於神經質的人生的慾望非常強烈,所以死的恐怖也非常強烈,二者成正比例,死的恐怖中包含了對生的慾望追求的同時,還包括怕失敗,怕疾病,怕種種有價值的東西失去,怕死亡等,焦慮與死的恐怖具有相同的意義,可以說是神經質者所特有的病理學的概念。
  4、精神拒抗作用
森田認為,人的精神活動也存在一種類似於屬神肌相互調節拒抗作用。例如當我們發生恐怖時,另一方面又出現不要怕它的相反心理;打算買東西時,先要考慮一下是否浪費的問題;要出門時,反倒先要回顧室內是否忘記東西。這是所謂相對觀念。這種對應作用也是精神領域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可以保證生命安全和精神安全。這種精神拒抗作用過弱,如小孩或白痴,一旦產生慾望,就會毫無顧忌地行動。而神經質者精神抗拒作用過程,由於慾望和抑鬱之間的抗拒作用,常引起猶豫不決而精神痛苦,又如在某種情況下,出現對某人(尤其,是大家常崇拜的人)的不敬念頭,同時會想到這是錯誤的,不是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加以否定。這些在一般人只是一閃即逝,不留痕蹟的想法,在疑病本質並且精神抗作用很強的人身上,會固執地出現,形成拒抗對立,再通過精神支交互作用而形成強烈觀念症。
以上論及的森田關於神經質發病的基本理論,簡而言之,就是具有疑病素質的人,由於某種契機,(疑病體驗)把人們普遍存在的一些身心自然現像如用腦過度時的頭痛、失眠、與生人交往時的拘謹不安,以及偶然出現的雜念、口吃等,誤認為是病症,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上面,感覺愈敏銳,"病症"也就愈重。由於這種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急性循環的惡性狀態,結果成為神經衰弱發作的神經症。
剛才我們談了森田療法的基本理論,接下來我們看看森田療法適合用來治療哪些疾病
1,普遍神經質,即平常所說的神經衰弱,包括失眠症、頭痛,頭昏、頭腦不清、感覺異常、易興奮、興疲勞、腦力減退、疲勞感、不必要的憂慮、性功能障礙、腦暈耳鳴、頹廢、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2,強烈觀念症,主要包括對人恐怖如赤面恐怖、視線恐怖、自己表現恐怖等、循環恐怖、學校恐怖、外出恐怖、罪惡恐怖、不詳恐怖、高處恐怖等。
3、發作性神經症,如:呼吸困難發作、焦慮發作等……
森田先生曾經指出在治療前,要先明確診斷、弄清疾病的實質和症狀,要注意隨機應變,不要機械的拘泥於某種模式。治療的基本原理:順應自然。順應自然是森田療法的原理。什麼是順應自然呢?順應自然相當於禪宗的"頓悟"狀態,使人體驗到在自然中的位置,體驗到對超越人的控制能力的自然現實進行抵抗是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只能順應才能得到一個與自然事物協調的生活態度。釋迦牟尼教導人們要順應自然地生活,老莊也主張"任自然"。看來森田療法是東方文化的產物,日本學者認為森田療法的故鄉是中國,有人把森田原理理解為"死了心吧","忍受吧"。商良武久先生指出這種理解片面性的同時,指出"順應自然"的完整概念如下:
(1)患者要老實地接受症狀的存在與之相伴隨的苦惱焦慮,認識到對它抵制,反抗或用任何手段迴避,壓制都是徒勞的;
(2)患者要靠原來就存在的求生的慾望去進行建設性活動,即一面接受症狀的現狀不予抵抗,一面進行正常的工作和學習活動。總的來說是患者不要把症狀當作自身上的異物,對它不加排斥和壓抑,這樣就解除了精神交互作用和精神拒抗作用,症狀也因而減輕以至消失。例如說失眠是神經症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神經症狀惡化的原因之一。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神經症狀失眠的原因首先是精神交互作用,偶爾失眠是正常人也不能避免的,但神經質的人在第一次體驗失眠的痛苦後,就患了失眠恐怖症。晚間上床後,擔心再失眠,人為地追求睡眠,過分地註意自己的精神活動,這樣一來,精神就更加緊張,使睡眠的進程受到人為的干擾,結果是越怕越睡不著,開燈一看,已是深夜幾點,擔心明天的工作和學習就更加焦慮起來,於是閉上眼睛強迫自己趕快入睡。焦慮與失眠的惡性循環,影響正常的睡眠進程。有些神經質患者在上床後有強烈性思維的毛病,一念未息,一念又起,雜念叢生,欲罷不能,為之苦惱。清除這些的唯一方法是"聽其自然",首先不要怕失眠,也不去人為地追求睡眠,這樣精神自然會放鬆,放鬆有助於睡眠,所以不怕失眠的人,不會長期失眠,出現強烈性思維時,不要加以抵制,任其"自然流動","無所居心"。安然地躺著,強烈性思維就會自生自滅,不知不覺地進入夢鄉。
病情較重,症狀複雜,影響日常工作學習的正常進行者,需要住院,使用森田療法,包括:
(1)對焦慮及心理衝突忍耐性差,借助大量酒精、藥物來解決問題的人;
(2)嚴重的抑都狀態,頻繁的自殺企圖者;
(3)對沖動行為的控制力差,曾有過暴力、犯罪、性變態等行為的人;
  (4)各種精神病人。
 
  住院治療分四個階段。
  第一期:絕對臥床期。此間,要完全將患者隔離、禁止會面、談話、讀書、吸煙及其他一切解悶的活動,如唱歌,吹吹口哨等,除飲食排便外,命令患者幾乎要絕對靜臥,其目的是:( 1)體驗煩悶即解脫的心境,由於強制性靜臥,禁止一切解悶的活動,患者感到非常苦悶,非常煩惱,醫生一天一次查房,觀看患者的情緒變化。當患者談說苦悶時,就告訴患者,對情緒變化要"聽其自然",焦慮就讓它焦慮,煩惱就讓它煩惱,讓它自然存在下去,靜靜的忍耐,原則上對患者採取不問的態度,其苦悶越加劇,,反倒越能實現治療目的。當患者的苦悶達到極點時,正像衝鋒戰士突擊時"最後五分鐘"那樣,在極為短暫的時間內,苦惱迅速消失得無影無踪,就好像劇烈的疼痛突然消退,精神立即感到爽快起來。森田把這種心境命名為"煩悶及解脫",並把這一段時間稱為煩悶期,此期的目的是讓患者接受痛苦,養成對焦慮煩惱徹底接受的態度。森田說這與一般的面談完全相反,讓患者真正體驗痛苦接受痛苦,能供其精神更上一層樓,達到"頓悟"的狀態。 (2)激化患者的活動欲,患者在體驗到"煩悶即解脫" 的心境後,已脫離以往那種消極的痛苦,開始感受到無聊,出現了想參些積極性活動的願望,森田把這一期稱為"無聊期",在患者充分體驗到這種沒有活動的苦惱之後,讓他起床活動,進入第二治療期,這一期一般需要4-7天。
第二期又稱輕工作期,繼續隔離療法,禁止談話,遊戲等。臥床時間限制在7-8小時,吃完飯到戶外接觸陽光和空氣,可以做些輕體力活。每天晚飯後,都要求他們寫日記。通過日記了解患者身體和精神狀態的變化,並給予寫日記指導,這一時期仍不能進行娛樂活動。對待身體的不快感及強烈觀念等均採取" 聽其自然"的態度。此期為3-7天。
  第三期,重工作期。參加較重的體務勞動如鋸木砍柴,田間勞動等。目的在於培養對工作的持久忍耐力,獲得總結,體會勞動神聖的意義是一種促進"頓悟"的做法,此期7天。
第四期,複雜的生活實踐期:開始進行適應外界生活變化的訓練,為回到實際生活中做準備,這一時期允許外出,以純樸自然的心去做工作,避免過分講究行動的價值,避免追求完美主義的工作態度。住院期間,要求病人寫日記,記述自己的病情變化和治療體會,醫生進行日記指導,旨在引導病人清除以前對病情的臆斷和誤解,從心理上放棄對病情的錯誤抗拒,體會到"順其自然"。
心理治療的基本任務不僅是消除患者的苦惱,而且還要幫助患者成長。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因此我們應該更多地去了解人性,我們還要幫助別人去了解他們自身的人性,這對去除他們的精神痛苦是很有用的。心理治療就是幫助患者了解他們自身的人性,並接受現實,這樣患者才能對生活感到滿足,為了達到對生活的滿意,必須以現實的方法過現實的生活,結果就會幸福,這是心理治療的真諦,也是人類生活的真諦,心理治療根本上是幫助一個人生活得現實。

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Behaviortherapy)又稱行為治療,是基於現代行為科學的一種非常通用的新型心理治療方法,是根據學習心理學的理論和心理學實驗方法確立的原則,對個體反複訓練,達到矯正適應不良行為的一類心理治療。

行為療法的代表人物沃爾普(John Wolpe)將其定義為:使用通過實驗而確立的有關學習的原理和方法,克服不適應的行為習慣的過程。行為治療家認為適應不良性行為是通過學習或條件反射形成的不良習慣,因此可按相反的過程進行治療。所謂適應不良性行為是不健康的、異常的行為,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原因,有些是神經系統病理變化或生化代謝紊亂而引起的症狀,有些則是由於錯誤的學習所形成。行為療法是運用心理學派根據實驗得出的學習原理,是一種治療心理疾患和障礙的技術,行為療法把治療的著眼點放在可觀察的外在行為或可以具體描述的心理狀態上。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的行為是後天習得的,既然好的行為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不良的行為、不適應的行為也可以通過學習訓練而消除。行為療法是基於嚴格的實驗心理學成果,遵循科學的研究準則,運用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強化作用等基本原理,採用程序化的操作流程,幫助患者消除不良行為,建立新的適應行為。

行為療法與其它心理療法的區別在於:行為療法是以心理學中有關學習過程的理論和實驗所建立的證據為基礎的。與傳統的心理治療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可以進行客觀的科學檢驗、演示和量化,即使重複試驗也可得出同樣可靠的結果,有一整套定型化的治療形式,有堅實的理論根據和大量的實驗證明。所以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和穩定。

行為療法理論認為,人的行為,不管是功能性的還是非功能性的、正常的或病態的,都經學習而獲得,而且也能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學習的原則就是受獎賞的、獲得令人滿意結果的行為,容易學會並且能維持下來;相反,受處罰的、獲得令人不悅結果的行為,就不容易學會或很難維持下來。因此,掌握了操作這些獎賞或處罰的條件,就可控制行為的增減或改變其方向。

在此基礎上,行為療法提出了相應的以下兩點基本假設:第一,如同適應性行為一樣,非適應行為也是習得,即個體是通過學習獲得了不適應的行為。但要注意,並非所有的行為變化都是學習得來的。第二個,個體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所缺少的適應性行為。

  

行為療法主要包括系統脫敏療法、厭惡療法、滿灌或衝擊療法、陽性強化療法、發洩療法、逆轉意圖療法、陰性強化療法、模枋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

上述各種行為療法的共同特點是:

(1)治療只能針對當前來訪者有關的問題而進行,至於揭示問題的歷史根源、自知力或領悟,通常人為是無關緊要的;

(2)治療以特殊的行為為目標,這種行為可以是外顯的,也可以是內在的。那些要改變的行為常被看作是心理症狀的表現;

(3)治療的技術通常都是從實驗中發展而來,即是以實驗為基礎的。

(4)對於每個求治者,施治者根據其問題和本人的有關情況,採用適當的行為治療技術。

行為療法的實施,首先應通過選擇,明確認定想更改、除去或養成的行為,如社交恐怖、廣場恐怖、焦慮症等,然後就其治療目標的行為性質,選擇一套可描述的事先擬定的治療策略與方法進行治療。行為治療不關心所謂“潛意識”或“內在精神的癥結”,也不管病情發生的動態和因果關係,而是把著眼點放在當前可觀察的非適應性行為上。行為療法相信只要“行為”改變,所謂“態度”及“情感”也就會相應改變。與其他流派的治療方法相比,行為療法對治療過程關心得較少,他們更關心設立特定的治療目標。而特定的治療目標又是施治者通過對求治者的行為的觀察,對其行為進行功能分析後,幫助求治者制定的。因此治療目標一經確定,新的以條件作用為前提的學習過程就可以開始進行了。

行為療法從一開始就植根於實驗的發現之中,它的理論基礎主要來自於行為主義的學習原理;即經典性條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學習原理。其適應症主要為:

(1)神經症:首先是恐怖症,其次是強迫症和焦慮症等;

(2)其他獲得性適應不良性習慣,包括職業性肌肉痙攣、抽動症、口吃、拔毛、拔甲、咬手指(甲)、遺尿症、暴露發作等;

(3)藥物依賴,包括嗜食性肥胖症、神經性厭食、菸酒依賴及毒品成癮等。

(4)包括陽萎、早洩、陰道痙攣與性樂缺乏、手淫等;

(5)人格障礙的適應不良性行為:包括戀物癖、窺陰癖、露陰癖、異裝癖、同性戀等;

(6)包括考試綜合症、學習障礙、電視迷綜合症、電子遊藝綜合症、辦公室心理壓迫綜合症等;

(7)心身疾病:如高血壓、心律不齊、慢性便秘等。

(8)精神分裂症等病人的獲得性適應不良行為。

  (9)精神發育不全的行為問題。

  

  適應症

  常見的行為治療及其適應症:

系統脫敏療法:社交恐怖症,廣場恐怖症、考試焦慮等。

  衝擊療法:恐怖症、強迫症等。

厭惡療法:酒精依賴、海洛因依賴、同性戀、窺陰癖、露陰癖、戀物癖、強迫症等。

陽性強化法:兒童孤獨症、癔症、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慢性精神分裂症等。

  

  行為療法。這是近30多年來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療法,它包括幾種以學習理論為基礎的不同的治療方法。行為治療的原則來自巴浦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以及替代的學習方法。行為治療認為,適應不良的行為是學習得來的;而利用從學習實驗室中發展而來的技術方法,能夠使病人以新的、適宜的反應來代替適應不良的行為,從而建立所期望的行為。在行為治療中,較為常用的方法有:①系統脫敏法,為沃爾帕所創,即對容易引起病人焦慮的環境外,通過學習而逐漸適應;②快速暴露法,又稱滿灌法,即通過直接暴露和延長引起焦慮的刺激,來消除已形成的恐懼;③厭惡療法,即通過與某種不愉快的刺激的結合,以消除要戒掉的行為。此外,還有示範法及代幣強化法等。

行為治療現應用於恐怖症、強迫症、精神活性物質依賴及性功能障礙等,並獲得較好效果。對精神分裂症的康復也有一定作用。

   什麼是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或條件反射治療,是以行為學習理論為指導,按一定的治療程序,來消除或糾正人們的異常或不良行為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它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原理。行為治療強調,病人的症狀即異常的行為或生理功能,都是個體在其過去的生活歷程中,通過條件反射作用即學習過程而固定下來的。因此,也就可以設計某些特殊的治療程序,通過條件反射作用的方法,即學習的方法來消除或矯正那些異常的行為或生理功能;也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為來代替它們。

行為治療最初產生於本世紀20年代。巴甫洛夫的動物實驗性神經症的模型以及早期行為主義者華生等人的兒童強迫性恐怖症的模型都是行為治療的理論與實踐的典範。當時已有很多人試圖用以解釋人的行為和精神異常現象,並對此作了矯正和治療的嘗試。但由於當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療佔據著統治的地位,因而行為治療還無法作為一種心理治療領域中獨立的體系和方法被推廣和傳播開來。直到50年代,新行為主義者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條件反射原理或稱條件強化學說,並嘗試應用於醫療實踐。接著,英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艾森克也結合臨床實踐提出行為學習過程的新理論;特別是著名精神病學家沃爾帕把行為治療技術系統地應用到病人的臨床實踐以後,極大地推動了行為治療的進一步發展。到了60年代,隨著現代科學的進步,使行為療法有可能與某些現代尖端科學技術結合起來。生物反饋治療技術的出現,使行為治療作為心理治療領域中一個獨立的體係與卓有成效的治療方法,得以廣泛地推廣和運用起來。到了70年代,行為治療被譽為心理治療領域的第二勢力,大大超過精神分析治療,佔據了壓倒的優勢地位。

作為行為治療理論依據的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它所要研究的只是可觀察和可測量的行為以及引起此行為的外部刺激。因此,刺激—反應被認為是解釋行為的普遍公式。它還認定,人的頭腦只能看作是一個“黑箱”,人們只能觀察進入“黑箱”的是什麼和從“黑箱”裡出來的是什麼,至於“黑箱”內部的過程,則是捉摸不定和不可測量的。不可測量的東西就不是科學研究的對象。因而,人們唯一可以了解和把握的是外部刺激對行為的影響。這樣,行為治療的各種措施和方法也就都成為主要是針對外部刺激和行為表現進行控制和矯正的技巧。按照新行為主義者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化原理,認為行為的發生都是“強化”的結果。假如以往沒有常常受到“強化”,那麼,相應的行為就不會出現。在精神疾病領域裡,強迫症的許多行為表現以及疑病症和癔病的許多異常的補償性症狀都是通過想像(即某種心理上的滿足)來獲得強化的例子。總之,不良的強化作用往往是各種不良的或異常的行為發生的根源。但是,積極的和良好的強化作用則可以成為改變各種不良行為的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技術。

醫療實踐證明,由極端的行為主義觀點指導設計出來的各種行為治療技術,一般說來,其突出的優點是方法簡單,能夠規範化或程序化,易於掌握,實施簡便,容易執行;在療效方面也是肯定的。但是,由於它只注意外顯行為反應以及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情境,而忽視了人腦內部的複雜過程,即人的複雜的內心世界的作用。因此,行為治療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就有著明顯的不足,即長於治“標”,失於治“本”。即使把病治好了,也是常常容易復發,不易達到根除的效果。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行為治療往往受到其他心理治療派別,特別是精神分析治療學派的攻擊。
今天的行為治療,在認知心理學的強大思潮和社會學習理論的衝擊下,從理論指導到具體方法也在發展、變化。許多行為治療家已放棄了極端的行為主義理論及單一的、片面的強化觀點。重視在刺激和反應之間的中介調節因素的作用,如人的認知情緒、動機和意誌等因素。認為不能把人看作是一個對外界環境應激或心理應激的被動反應者,其行為和心身活動都不是被動地受影響的,而是通過使環境變化因素轉換為認知因子的途徑而傳遞的,並經由情緒和動機的激發才導致人的各種行為。人們本身就具有認知調整、自我指導和自我控制其行為改變的能力。行為治療就是要通過對行為的評價以及一定的行為學習程式,指導或幫助患者去調動這些能力,來改變那些不良的或不正常的行為;或者建立新的健康的行為去取代不正常的行為。

目前,行為治療的種類和應用範圍正在日益增多和擴大,不僅在臨床實踐中廣泛地應用,而且已成為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在現代臨床精神病學、社會精神病學、行為醫學、心身醫學和臨床心理學等領域都受到高度的重視。行為治療的方法除了系統脫敏法和厭惡療法以外,還有操作條件法、行為塑造法、代幣制管理、自我調整法、自信訓練法、鬆弛療法、行為演練法、生物反饋療法以及認知行為療法等。行為療法不僅用於治療各種神經官能症,如強迫性神經症、恐怖性神經症和焦慮性神經症等;而且用於治療各種心身疾病,如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偏頭痛、雷諾氏病、哮喘病等,不僅廣泛地用以矯正兒童或成人的各種不良行為問題,如吸煙、吸毒、酗酒、賭博以及各種反社會行為等;而且也廣泛地用於矯治各種性功能障礙和性行為偏離。此外,在藝術表演和體育競賽領域,在特殊教育、工讀學校和勞教場所等部門也都在廣泛地應用。 (張伯源撰梁寶勇審) 心理治療手冊行為治療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

“行為治療”一詞首先是由斯金納等人於1953年提出,但以後這些學者未再用過這一術語。目前這一術語是分別由美國拉扎拉斯於1958年和英國艾森克於1959年各自提出來的。

行為治療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本世紀初,但真正形成為一種可供臨床應用的系統治療方法並為世人所注目,則是從50年代開始的。起初行為治療的實驗是從動物身上開始進行的。精神病學家沃爾帕在實驗室將一隻飢餓的貓置於籠中,每當食物出現引起貓有取食反應時即施以強烈電擊,多次實驗之後,貓便產生恐懼拒食反應,即形成“實驗性神經症”。然後他著手用“系統脫敏法”逐步引導貓消除恐懼逐步回到正常就食狀態。

1958年沃爾帕正式發表了《交互抑制心理療法》一書,指出神經症是由學習過程學到的不適應行為。因此,要治療這種不適應行為必需應用學習的法則。後來他將上述實驗和理論引用於人類,在臨床上用以治療神經症,提出一種叫“系統脫敏法”的行為治療技術,這是行為治療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

系統脫敏法又叫交互抑制法或對抗條件作用。具體的實施過程是將引起焦慮或恐懼的刺激分成不同等級、層次,然後讓患者學會鬆弛反應(經過神經肌肉放鬆訓練),並將其放鬆的狀態與恐懼狀態或焦慮狀態按層次由低焦慮到高焦慮配對出現,形成交互抑製或對抗情境,直到各刺激與焦慮反應的聯結消除為止。

早斯的行為治療除了系統脫敏法外,還根據經典條件反射原理髮展出另一種叫厭惡療法的行為療法。它是來自於學習過程中的負強化作用可以消除原有條件反應的實驗成果,即通過懲罰手段以阻止或消除患者原有的不良行為;例如:戒除煙癮,制止酗酒,糾正同性戀行為等。上述早期行為治療一般都未越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範圍,即其關心的是刺激和反應,而忽略了中間的認知因素。事實上當我們分析影響人類行為的重要因素時,認知因素特別是期待、態度和信念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70年代以來,國外行為治療逐漸出現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即認知行為治療,它指出在社會性學習過程中,人的反應並非是被動的,人的行為和心身活動均是以認知過程為中介的,人本身俱有能指導和改變自己行為的潛在能力,艾里斯指出: “人的情緒反應主要受當事人對其環境的認知的影響,而非環境本身。”或者說,應激物是否影響人產生應激反應,關鍵取決於人對應激物的判斷。這就說明了同一件刺激或情境對不同的人或同一人不同年齡所引起的恐懼感是不一樣的道理:因為認識、判斷和評價不同了。

因此行為治療發展至今,已從單純地改變外界情境與外顯行為或病狀為特點進展到充分重視改善人本身的內部認知行為,以增強病人的自我指導、主動控制和自我矯正、自我管理行為的能力。

行為治療或行為矯正治療現已為實踐所證明,的確是一種正在發展的有效治療方法,並日益受到臨床心理學、心身醫學、臨床精;:申病學以及社會精神病學等領域的重視。其應用範圍在不斷擴大、種類也日益繁多。

在各種學科交叉的今日,行為治療方法已經不僅僅限於醫學心理學的研究範圍,也不僅僅是應用在心理治療部門,而是一個廣受重視的領域:可以用於特殊教育部門如工讀學校、監獄;可以用於預防疾病的繼續教育部門;可以用於智力落後的殘疾兒童學校;也可以用在高級藝術表演學校或者以競技比賽為主的各種體育運動代表隊,通過行為治療以改善他(她)們的表演或比賽效能。

行為和心理是一類事物的兩面,心理指導行為,行為表現心理,通過治療和矯正行為去改變人的情緒和心理,它表徵控制人類行為和心理的一個大方向,新近出現的行為醫學的蓬勃發展便是明證。 (董經武撰張伯源審) 心理治療手冊行為治療的理論(實驗)基礎是什麼

行為治療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巴甫洛夫首創的條件反射學習理論,和桑代克、赫爾及斯金納所創立的操作條件作用的學習理論,以及60年代末期由班杜拉等人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觀摩、示範和模仿學習)。因為上述三種學習理論構成了行為治療的理論(實驗)基礎,所以有人又把行為療法稱為條件反射療法或叫學習療法。

行為治療的各種方法雖然可以分別屬於上述三種原理當中的一種,但它們的共同點是:行為是通過後天的學習獲得的,不好的(指不符合社會要求的)、不正常的行為是在不利的環境條什(包括周圍的人們)影響下某種不適當學習的結果。通過發現和改變不利的環境條件,採取一定的教育,強化和訓練等治療措施,即後天的有系統的學習過程就可以改變、矯正或治療人的不良或不正常行為,達到適應環境的目的。

南非的沃爾帕提出的交互抑制療法即係統脫敏療法及英國的艾森克提出對抗條件療法、厭惡療法基本上是屬於應用巴浦洛夫的古典條件反射理論。其中交互抑制及對抗條件法原則上均類似或屬於系統脫敏方法。此法主要應用於神經症如各種各樣的恐懼症,因為恐懼行為屬於不適應環境條件,表現了對自己無益甚至有害的不合理行為,往往是在焦慮的處境中由於錯誤的或不良的條件作用而產生的泛化性不適應行為;這類行為包含有不自覺的或自主神經系統學習的成份,因而係統脫敏療法較有效果。

反之,如果是反社會的行為(例如殺人、吸毒、盜竊)和酗酒、吸煙等一類行為,則往往是大腦高級神經過程的自覺的學習結果,對這類行為的治療或矯正則主要應採用厭惡療法。類似於痛苦的懲罰療法。當然,此法的療效是緩慢的,要多次才能見效。

除了上述療法和相應的基礎外,代幣制療法的理論依據是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原理。所以有時又把代幣制療法稱為操作條件法,它是應用強化物來操縱人的行為後果的方法。

觀摩示範學習療法的理論根據則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認為,人有復雜的文化背景(指社會條件),所以人的行為是極為複雜的。這種複雜行為不可能通過經典條件反射及操作條件作用來簡單地加以控製或改變,而要通過觀摩示範式學習,通過模仿來獲得。中國古代的“孟母三遷”就是這種療法的具體例子,即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但要記住:觀摩示範學習必須要有以下條件相配合:第一,必須引起觀摩者的注意,才能使其接受有關的外界刺激加以學習。第二,要將觀摩的行為保持在記憶中,以便在一定的情境中加以模仿。第三,要具有言語和動作能力,才能模仿一定的行為。模仿是通過語言作中介(說和教)按一定程序把相應的動作再現出來。第四,要有適當的動機,才會促進學習的效率。最後,當然仍應在動作正確之後加以強化。

此外,班杜拉還指出:觀摩模仿要逐步進行,不能過快過急。還指出多方面觀摩比單方面觀摩效果更好,更能產生效果。示範者和觀摩者最好要有些相似之處,例如有才能的女教師和成績優秀的女生對其他女生有較好的示範作用,其相似之處即都是女性。

由於行為結果來自於特殊的前因,和有機體自身狀態的相互作用,因此在行為治療的臨床中都脫離不了實驗的成份,特別是人類行為不同於動物行為,儘管有上述三種理論基礎,但畢竟人類行為都離不開有親近溫和的人際關係。所以,行為治療不能忽略醫患之間人際關係的作用。

行為治療的發展證實不能忽視人的內在心理歷程,確認人的過去經驗對當前行為的影響,並且應承認,行為治療的最終目標的實現主要還是要靠個案本身自我實現及自我決定其行為的改變。這也就是認知一行為治療的重要觀點:行為治療要強調個體的認知因素,它的理論基礎則是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原理。 (董經武撰張伯源審) 心理治療手冊行為治療主要有哪些種類

行為治療是整個心理治療系統中一個主要的組成部分,它包括了許多規範的和成套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如下七種。

  (1)系統脫敏法)。這一方法於本世紀50年代由精神病學家沃爾帕所創。它是整個行為療法中最早被系統應用的方法之一。最初,沃爾帕是在動物實驗中應用此法的。他把一隻貓置於籠子裡,每當食物出現引起貓的進食反應時,即施以強烈電擊。多次重複後,貓即產生強烈的恐懼反應,拒絕進食。最後發展到對籠子和實驗室內的整個環境都產生恐懼反應。即形成了所謂“實驗性恐怖症”。然後,沃爾帕用系統脫敏法對貓進行矯治,逐漸使貓消除恐懼反應,只要不再有電擊,最終回到籠中就食也不再產生恐懼。此後,沃爾帕便把系統脫敏療法廣泛運用於人類的臨床實踐。實施這種療法時,首先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異常行為表現 (如焦慮和恐懼)是由什麼樣的刺激情境引起的,把所有焦慮反應由弱到強按次序排列成“焦慮階層”。然後教會患者一種與焦慮、恐懼相抗衡的反應方式,即鬆弛反應,使患者感到輕鬆而解除焦慮;進而把鬆弛反應技術逐步地、有系統地和那些由弱到強的焦慮階層同時配對出現,形成交互抑制情境(即逐步地使鬆弛反應去抑制那些較弱的焦慮反應,然後抑制那些較強的焦慮反應)。這樣循序漸進地,有系統地把那些由於不良條件反射(即學習)而形成的、強弱不同的焦慮反應,由弱到強一個一個地予以消除,最後把最強烈的焦慮反應(即我們所要治療的靶行為)也予以消除(即脫敏)。異常行為被克服了,患者也重新建立了一種習慣於接觸有害刺激而不再敏感的正常行為,這就是系統脫敏療法。它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恐怖症、強迫性神經症以及某些適應不良性行為。

  (2)厭惡療法。是一種幫助人們(包括患者)將所要戒除的靶行為(或症狀)同某種使人厭惡的或懲罰性的刺激結合起來,通過厭惡性條件作用,從而達到戒除或減少靶行為出現的目的。這一療法也是行為治療中最早和最廣泛地被應用的方法之一。在臨床上多用於戒除吸煙、吸毒、酗酒、各種性行為異常和某些適應不良性行為,也可以用於治療某些強迫症。

厭惡刺激可採用疼痛刺激(如橡皮圈彈痛刺激和電刺激)、催吐劑(如阿樸嗎啡)和令人難以忍受的氣味或聲響刺激等,也可以採取食物剝奪或社會交往剝奪措施等,還可以通過想像作用使人在頭腦中出現極端憎厭或無法接受的想像場面,從而達到厭惡刺激強化的目的。例如,要戒除酗酒的不良行為,可以在酗酒者個人生活習慣中最喜歡喝酒的時刻進行,使用催吐嗎啡或電擊等懲罰性刺激,造成對酒的厭惡反應,從而阻止並消除原來酗酒的不良行為。又如,戒菸,可以採用“戒菸糖”、“戒菸漱口水”等,都可以直接或間接使吸煙者在吸煙時感覺到一種難受的氣味,而對吸煙產生厭惡感,以至最終放棄吸煙的不良行為。

  (3)行為塑造法(shaping)。這是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原理設計出來的,目的在於通過強化(即獎勵)而造成某種期望出現的良好行為的一項行為治療技術。一般採用逐步進級的作業,並在完成作業時按情況給予獎勵(即強化),以促使增加出現期望獲得的良好行為的次數。有人認為最有效的強化因子(即獎勵方法)之一是行為記錄表,即要求患者把自己每小時所取得的進展正確記錄下來,並畫成圖表。這樣做本身就是對行為改善的一種強大推動力。根據圖表所示的進展,治療者還可應用其它強化因子,當作業成績超過一定的指標時即給予表揚或獎勵。此外,還可採用讓患者得到喜愛的食物或娛樂等辦法,通過這種方式來塑造新的行為,以取代舊的、異常的行為。為了使治療效果得以保持和鞏固,在應用這一治療方法時,需要特別注意如何幫助患者把在特定治療情境中學會的行為轉換到家庭或工作的日常生活現實環境中來。此法的適用範圍包括孤獨症兒童說話,改善或消除恐怖症、神經性厭食症、肥胖症及其他神經症的行為;也可以用來改善或促進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交和工作的行為;在社會教育中,可用於對低能者的訓練以及用於治療某些性功能障礙等。

  (4)代幣制療法。這是在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特別是條件強化原理的基礎上形成並完善起來的一種行為療法。它通過某種獎勵系統,在病人做出預期的良好行為表現時,馬上就能獲得獎勵,即可得到強化,從而使患者所表現的良好行為得以形成和鞏固,同時使其不良行為得以消退。

代幣作為陽性強化物,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如用記分卡、籌碼和證卷等象徵性的方式。代幣應該具有現實生活中“錢幣”那樣的功能,即可換取多種多樣的獎勵物品或患者所感興趣的活動,從而獲得價值。用代幣作為強化物的優點在於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用起來極為便利,還可進行連續的強化;只要患者出現預期的行為,強化馬上就能實現;用代幣去換取不同的實物,從而可滿足受獎者的某種偏好,可避免對實物本身作為強化物的那種滿足感,而不致於降低追求強化(獎勵)的動機。並且在患者出現不良行為時還可扣回代幣,使陽性強化和陰性強化同時起作用而造成雙重強化的效果。

代幣制療法不僅可用於個體,而且可在集體行為矯治中實施。可以在醫院,也可以在學校中廣泛使用,甚至可在精神病院、在特殊教育的班級中以及在工讀學校、管教所和監獄中使用。臨床實踐表明,在多動症兒童、藥癮者和酒癖者等的矯治中,在衰退的精神病人的康復中代幣制療法都有良好的效果。

  (5)暴露療法。這是一種主要用於治療恐怖症的行為治療技術。其治療原則是讓患者較長時間地想像恐怖的觀念或置身於嚴重恐怖的環境,從而達到消退恐懼的目的。 1967年斯坦夫爾和列維斯首先報告一種使患者逐步暴露於恐怖情境來治療恐怖症的行為療法,這便是最早使用的暴露療法,但當時稱為爆破療法。此法與系統脫敏療法有某些共同之處,如都需要讓患者接觸恐怖的對象(事物或情境)。但它們之間又有不同之處:①在暴露療法實施過程中,恐怖情境出現時無需採用鬆弛或其他對抗恐怖的措施。 ②暴露療法需讓患者暴露於恐怖情境的時間較長,如治療嚴重的廣場恐怖並伴有嚴重焦慮的患者,每次治療時間約需2小時或更長。 ③系統脫敏法一般僅能對較輕的恐怖症有效;而暴露療法則常用於治療嚴重的患者。 ④暴露療法不僅可用於個別治療,還可用於集體治療。如對廣場恐怖症可對5—6名患者同時進行治療,即同時暴露於恐怖情境,療效與個別應用時相同。

(6)鬆弛反應訓練,這是一種通過自我調整訓練,由身體放鬆進而導致整個身心放鬆,以對抗由於心理應激而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的緊張反應,從而達到消除緊張和強身祛病目的的行為訓練技術。一般的鬆弛反應訓練方法,使用較多的是雅可布松所首創的漸進性鬆弛法。此法可使被試者學會交替收縮或放鬆自己的骨骼肌群,同時能體驗到自身肌肉的緊張和鬆弛的程度以及有意識地去感受四肢和軀體的鬆緊、輕重和冷暖的程度,從而取得松靜的效果。我國的氣功、印度的瑜珈和日本的坐禪等都能起到類似的作用。一般認為,不論何種鬆弛反應訓練技術,只要產生鬆弛反應都必須包含四種成份:①安靜的環境;②被動、舒適的姿勢;③心情平靜,肌肉放鬆;④精神內守(一般通過重複默念一種聲音,一個詞或一個短句來實現)。

據國內外的實驗研究證實,鬆弛反應訓練能產生如下的生理效應:交感神經系統活動降低,耗氧量降低,心率、呼吸率減慢,收縮壓下降,腦電波多呈a波等。因此,一般說來,能產生鬆弛反應的療法,都能對抗緊張和焦慮。鬆弛反應療法由於簡便易行,還可以自我訓練,故它不僅是系統脫敏法的一個重要環節;而且與生物反饋儀並用可收到生物反饋治療單獨進行時所得不到的效果;對於高血壓、失眠、頭痛、心律失常以及各種由於心理應激(緊張) 所造成的疾患都有良好的療效。今天,各種鬆弛反應訓練技術在世界各國已廣泛地成為人們用以增強體質,預防和治療疾病,特別是慢性病的一種有效方法。而且還廣泛地運用於體育競賽、文藝表演以及一切可能產生緊張、焦慮的情境,以對抗緊張和焦慮,從而保持和發揮良好的競賽和表演效果。

  (7)生物反饋治療。是一種借助於電子儀器,讓人們能夠知道自己身體內部正在發生變化的行為矯治技術。通過生物反饋治療有助於患者調整和控制自己的心率、血壓、胃腸蠕動、肌緊張程度、汗腺活動和腦電波等幾乎包括所有的身體機能的活動情況,從而改善機體內部各個器官系統的功能狀態,矯正對應激的不適宜反應,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生物反饋是在60年代開始由美國心理學家米勒根據操作式條件反射學習理論,首先在動物身上進行內臟反應訓練的實驗研究,於1967 年首次獲得成功,從而創立了這一嶄新的治療技術。按照傳統的觀念認為,骨骼肌(隨意肌)是人能夠隨意控制的,而內臟和腺體等平滑肌(不隨意肌)則受自主神經支配,是不能隨意控制的,米勒所創立的生物反饋技術第一次打破了這一傳統觀念,用科學事實證明,通過特殊的學習和訓練,人也可以學會知道和隨意地控制自己的心臟、血管、胃腸、腎臟和各種腺體等內臟器官的活動,就像隨意控制骨骼肌群那樣。

臨床實踐證明,生物反饋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行為治療技術。生物反饋和鬆弛反應訓練相結合,可以使人更快、更有效地通過訓練學會使用鬆弛反應來對抗並消除一般的心理、情緒應激症狀;同時在臨床上,已被廣泛地應用於治療各科心身疾病、神經症和某些精神病。 (張伯源撰車文博審) 心理治療手冊行為治療的一般原則和過程是什麼

行為治療雖然種類繁多,實踐方法也有差別,但是,它的基本原則和治療過程卻有許多共同之處,現擇其要點,簡述如下:

(1)了解患者適應不良與異常行為或疾病產生的原因。人的心理與行為,無論是正常還是異常,都受著許多因素的製約。概括起來,不過有生物、心理、社會這三大方面的因素,其中又包含許多亞因素。生物學因素有遺傳、生理生化、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類型特徵等。心理學因素有認識、情感、意志動機和人格等方面的因素,而且還可以分成更多的因素。社會因素就更複雜了,其中包括各種社會規範的因素以及社會風俗習慣、民族傳統、生活方式、經濟背景、價值觀念和信仰體係等。所有上述因素都能影響到人的心理與行為。而且人的不良適應與異常行為或疾病,往往不是由單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種因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因此,我們在分析原因時,就不能把問題簡單化。只有比較準確地把握了患者不良適應與異常行為或疾病發生的原因,才能為更有效地施治打下可靠的基礎。

(2)確定患者的適應不良與異常行為或疾病的主要症狀表現,作為治療的目標,即確定需要矯治的靶行為。患者的異常行為或症狀往往也是十分複雜的,其中有主要的、次要的,也有“原發性的”、“繼發性”的。因此,在考察患者的異常行為或疾病發生原因的時候,就需要把患者異常行為或症狀的主要表現確定下來,即把需要矯治的靶行為確定下來,作為治療的目標。然後通過觀察、檢查,記錄下患者適應不良與異常行為或疾病的嚴重程度與出現的頻度,並列出治療前症狀表現的基線,作為治療時的對照指標。例如對焦慮,就可按照所規定的輕、中、重的等級標準,確定其表現的嚴重程度與出現的頻度。總之,在明嘹發生的原因和主要症狀表現,確定了治療的目標以後,治療者就可以製定恰當的治療方案,從而對治療過程有足夠的把握。

(3)向患者說明行為治療的目的、意義和方法,使患者有所了解;從而確立治癒疾病的信心,並主動配合治療。行為治療的實施方案和程序雖然是由治療者訂出的,但實施過程必須取得患者的主動配合才能成功。行為治療從表面上看,治療者是主動的,患者是被動的,但實際上,必須要求雙方密切配合,特別是患者本人的主動配合行動是行為治療能否取得理想療效的關鍵。因此,在治療開始之前就使患者明嘹行為治療的目的、意義和方法,使患者消除由於無知而產生的不必要的疑慮和心理阻抗、從而主動配合治療,這是十分重要的。

(4)採用專門的心理治療技術或配合必要的藥物或治療器具進行治療,把治療方案付諸實施。行為治療技術種類繁多,但每種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適應症範圍。如係統脫敏技術一般用於焦慮性或恐怖性神經症;厭惡療法一般用於消除各種不良行為,如戒菸、戒酒或矯正某些性行為偏離;代幣制療法則用於激勵患者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取代不良的行為習慣,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總之,在開始進行行為治療時必鬚根據靶行為的臨床特點、治療的目的,並參照各種行為療法的適應症來選取一種或兩種最為恰當、最可能取得可靠療效的行為治療技術。有時,在採用某種行為治療技術時,為了更快、更穩定地取得療效,還需配合一定的藥物或治療器械,作為綜合性的治療措施。

(5)根據行為治療技術的性質及患者行為改變的情況,分別給予陽性強化(如表揚、鼓勵或物質獎勵等)或給予“懲罰”(如批評、疼痛刺激或撤消獎勵等)。這主要是根據需要矯治的靶行為的性質、特點和形成的原因以及治療的目的,即需要對靶行為進行消退,進行改造,還是進行重塑,或是形成新的行為以取代舊有的行為。然後根據選用的治療技術本身,需要採用的是陽性強化方法還是採用“懲罰”的措施。並在整個治療的過程中視行為改變的具體情況還可以變換方式,以達到最佳療效的目的。

(6)根據病情的轉變情況,調整治療方法,同時讓患者本人也能掌握和使用,從而把治療情境下所獲得的療效鞏固下來,並讓患者進一步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地把療效擴展到日常生活情境中來。由於患者的適應不良與異常行為或疾病大多數都不是突然發生,而是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形成起來的,而且形成的原因也很複雜,大多難以一下子矯治過來,不經過一定的療程難以達到治癒的目的。因此,在治療開始以後就需要根據病情的變化,對治療方法與措施作適當的調整。同時,由於行為治療一般都是在專門的治療情境中(如治療室)進行。患者有可能在特殊的治療情境中是有效的,一旦離開了治療情境(即治療室的情境),是否還能把療效保持下去,這是個實際問題,也是行為治療經常碰到的一個困難問題。因此,如何使行為治療的效果得以保持和鞏固,並使患者回到日常生活情境中仍然繼續發揮作用。這是每一種行為治療方法都必須重視,也是保證行為療法更有成效地推廣運用所必須注意的一條原則。 (張伯源撰梁寶勇審) 心理治療手冊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Behaviortherapy)又稱行為治療,是基於現代行為科學的一種非常通用的新型心理治療方法。行為療法是運用心理學派根據實驗得出的學習原理,是一種治療心理疾患和障礙的技術,行為療法把治療的著眼點放在可觀察的外在行為或可以具體描述的心理狀態上。因此,行為療法的代表人物沃爾普(JohnWolpe)將其定義為:使用通過實驗而確立的有關學習的原理和方法,克服不適應的行為習慣的過程。

行為療法與其它心理療法的區別在於:行為療法是以心理學中有關學習過程的理論和實驗所建立的證據為基礎的。與傳統的心理治療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可以進行客觀的科學檢驗、演示和量化,即使重複試驗也可得出同樣可靠的結果,有一整套定型化的治療形式,有堅實的理論根據和大量的實驗證明。所以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和穩定。行為療法理論認為,人的行為,不管是功能性的還是非功能性的、正常的或病態的,都經學習而獲得,而且也能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學習的原則就是受獎賞的、獲得令人滿意結果的行為,容易學會並且能維持下來;相反,受處罰的、獲得令人不悅結果的行為,就不容易學會或很難維持下來。因此,掌握了操作這些獎賞或處罰的條件,就可控制行為的增減或改變其方向。

在此基礎上,行為療法提出了相應的以下兩點基本假設:

第一,如同適應性行為一樣,非適應行為也是習得,即個體是通過學習獲得了不適應的行為。但要注意,並非所有的行為變化都是學習得來的。

第二,個體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所缺少的適應性行為。

行為療法主要包括系統脫敏療法、厭惡療法、滿灌或衝擊療法、陽性強化療法、發洩療法、逆轉意圖療法、陰性強化療法、模枋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

上述各種行為療法的共同特點是:

(1)治療只能針對當前來訪者有關的問題而進行,至於揭示問題的歷史根源、自知力或領悟,通常人為是無關緊要的;

(2)治療以特殊的行為為目標,這種行為可以是外顯的,也可以是內在的。那些要改變的行為常被看作是心理症狀的表現。

(3)治療的技術通常都是從實驗中發展而來,即是以實驗為基礎的。

(4)對於每個求治者,施治者根據其問題和本人的有關情況,採用適當的行為治療技術。

行為療法的實施,首先應通過選擇,明確認定想更改、除去或養成的行為,如社交恐怖、廣場恐怖、焦慮症等,然後就其治療目標的行為性質,選擇一套可描述的事先擬定的治療策略與方法進行治療。行為治療不關心所謂“潛意識”或“內在精神的癥結”,也不管病情發生的動態和因果關係,而是把著眼點放在當前可觀察的非適應性行為上。行為療法相信只要“行為”改變,所謂“態度”及“情感”也就會相應改變。與其他流派的治療方法相比,行為療法對治療過程關心得較少,他們更關心設立特定的治療目標。而特定的治療目標又是施治者通過對求治者的行為的觀察,對其行為進行功能分析後,幫助求治者制定的。因此治療目標一經確定,新的以條件作用為前提的學習過程就可以開始進行了。

行為療法從一開始就植根於實驗的發現之中,它的理論基礎主要來自於行為主義的學習原理;即經典性條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學習原理。其適應症主要為:

(1)首先是恐怖症,其次是強迫症和焦慮症等;

(2)職業性肌肉痙攣、抽動症、口吃、咬手指(甲)、遺尿症、暴露發作等;

(3)肥胖症、神經性厭食、慢性便秘、菸酒及藥物成癮等;

(4)陽萎、早洩、陰道痙攣與性樂缺乏、手淫等;

(5)戀物癖、窺陰癖、露陰癖、異裝癖、同性戀等;

(6)考試綜合症、學習障礙、電視迷綜合症、電子遊藝綜合症、辦公室心理壓迫綜合症等;

(7)高血壓、心律不齊等心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