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神經症——強迫症

神經症——強迫症;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兒童行為障礙)

發佈時間: 2009年2月13日 閱讀次數:456
姓名: 浩
性別: 男
年齡: 12
教育程度: 小學4年級
社會經濟地位: 家境好
婚姻狀況: 未婚
外在表現: 面目清秀,身材瘦小,臉色微微泛黃,一雙烏黑的大眼,透出局促與不安

表現出的問題:

浩的老師發覺浩的書本突然變得與眾不同:每本書都被剪去了兩隻角。為此,老師在班級裡批評了他。與此同時,家里人也開始察覺浩的一些行為有點異樣:他每天刷牙的時間特別長,而且刷牙前必先漱口6次再動牙刷;外出時走在人行道上,每一步都必然要踩在鋪路石板的中央;路遇頭頂上有人家晾曬的褲子、襪子,他必然要繞道迴避,從不從底下走過;每天晚上臨睡前,他一定要把兩隻鞋子放在與床沿一腳間距處,並與床沿垂直,才安然入睡。為此,浩的母親非常擔憂,懷疑他有心理問題。經浩所在學校的校長介紹,帶著浩來諮詢。

既往生活史與當前生活情景

浩出生以後,由於父母去了A國,他長期與外婆生活在一起,其外婆有一些迷信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現出一些帶有迷信色彩的禁忌行為。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這些行為對浩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對這些禁忌行為一開始就表現出好奇,如不從人家晾曬的褲子、襪子下鑽過,以避晦氣;敲碎了碗盆要吐三口唾沫;吃飯時手一定要捧住飯碗,否則預示將來要失業;吃完飯,筷子一定不能擱在碗上,否則預示著輟學;吃魚時,吃完一面不能將魚翻身; ……到上小學前夕,他已養成了不少禁忌習慣,一旦不按這種習慣去做,心裡就會有一種不安全的恐懼感覺。

在學校裡,由於他成績優異,經常在各種考試、競賽中為班級、學校爭得榮譽,這使得他的班主任、父母對他寄以厚望,甚至把他當作自己贏得榮耀的“機器” :一方面對他鼓勵、褒獎,關懷備至;另一方面又對他提出了很高的學習要求。一旦他的學習成績不如人意,老師、父母就常常在他面前顯露出不安和失望的神色。他們很少批評浩,相反用過度的關切來激發浩的進取心。但這些舉動常使浩產生了一種“犯罪感”,覺得自己愧對老師和父母。浩向我描述了他成績不理想時的心理狀態:“我不怕老師和父母批評我,但是我怕看到他們失望、焦灼的眼神,他們是那樣的關心我、愛護我,我的成績不理想會讓他們很沒有面子,所以我要用加倍的努力來為他們爭光。”

為了在考試中“常勝不敗”,他幾乎從不外出與其他同學一起玩,一心埋頭學習,內心卻常常為考試擔憂。此後他自己又“創造”了形形色色的一些新的“禁忌”行為,如在人行道上走路腳一定要踏在水泥板中央,表示“目標達到”;刷牙前先瀨口6次,表示“順利”;用剪刀裁去書本的兩角,是為了防止其“翹起” (“翹起”被他認為代表“失敗”);……浩的“禁忌”越來越多,除了老師、家長發現的一些行為之外,他還告訴我不少“隱秘”的行為,如考試前先在試卷上用手指畫一個“100”,再做題目;上樓梯時靠左走(因為“左”象徵“順”);對於數字他也有禁忌,如他認為2、6、12、 21、120……數字代表“吉利”,而3、4、7、13、14、22……數字代表“不祥”。有些禁忌甚至連他自己都說不出有什麼意義,如睡覺前必須把兩隻鞋子置於床沿一腳間距處,並保持與床沿垂直。在諮詢中,我讓浩談談他對這些行為的感受和理解。他說:“一開始這麼做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後來養成了習慣,不去做心裡就很不舒服,有時還有一種'危險將臨'的感覺;後來我對這些事也覺得挺煩的,想改正,下了幾次決定,但是就是改不了。”浩對自己目前的情形很擔憂,懇求我能幫助他治好這種病。

心理社會發展歷史

促使因素:外婆的迷信行為對其行為習慣的影響;老師、家長的高期待帶來的壓力。

既往健康狀況與治療史

既往無疾病史。

專家分析、評估與治療過程

對來訪者的評估:浩有較明顯的強迫性行為,這些行為具有4個特點。

1.程式化。他的一些行為具有固定的順序和規律,並且嚴格依照這些固定的方式行事。

2.禁忌化。他的某些行為帶有一定的迷信禁忌色彩, 似乎在迴避一些在他看來不吉利的事物。

3.刻板性。他的一些行為固定而機械,缺乏靈活和變通。

4.追求完美。他的個別行為表現出對整齊、清潔的過度追求。上述行為反映了浩具有過分認真、追求完美等性格特點。這些性格特點是他的強迫性行為滋生的土壤。除此之外,從小缺乏同父母的情感溝通、交流,來自學校、家庭的學習壓力,缺少與同齡兒童的正常交往,以及來自外界環境的一些不良影響均可能對浩的症狀形成產生一定作用。結合SCL-90自評量表測試結果(三個等級評分)顯示:

因素項:F1軀體化1.52;F2強迫3.31;F3 人際敏感1.71;F4抑鬱2.17;F5焦慮2.08;F6敵意1.65;F7恐怖2.12;F8妄想1.54;F9精神病性1.35;F10其它 1.25;陽性項目數49 .

按照SCL-90國內常模(兒童):每個因子分在 1.69分以下者為正常,在1.70分以上者為心理健康有問題,在2分以上者為心理症狀中度以上,有3個因子分在2分以上者為心理健康問題較嚴重;其F2(強迫): 3.31,F4(抑鬱):2.17,F5(焦慮):2.08,F7(恐怖):2.12,共有4個因子分在2分以上,已構成心理障礙。其中“強迫”因子分已超過3分,據此,初步診斷是“兒童強迫性神經症”(強迫行為)。其致病原因有三個:

1、幼年缺乏與父母的情感溝通和交流,長期生活在缺乏親情、缺乏與同齡群體正常交往的封閉環境中,使他的性格變得內向、孤僻、膽怯、缺乏安全感,這種性格在一定的環境和不良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症狀的發生。

2、不良的社會文化對其行為的熏陶、暗示。由於浩年幼,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形成,缺少對事物的正確的辨別能力,其外婆的一些迷信禁忌行為對他起到了不良暗示作用。他對這些行為由好奇到模仿,最後形成習慣,以至難以自撥,這為其日後的強迫行為的發生埋下了根子。

3、不良的家庭、學校教育方式對其強迫性人格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他的父母和老師對其提出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學習壓力,使他產生了懼怕失敗的不安心理,形成了不正確的學習目的。他只是為了給家長和老師爭取榮譽而努力學習。雖然他的父母和老師很少批評他,但是在他們過度的保護和關愛及不斷流露出的失望情緒的影響下,他的內心滋長了一種負疚感,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加劇了他的不安全感。這是致病的動因。

4、心理防衛手段使用不當。為了擺脫和減輕內心的壓力和不安全感,他用一種童年習得的行為方式來對抗內心的恐懼和焦慮,以至於演變成一種習慣性的自定義的心理防衛方式,最終演變成強迫性神經症。

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基於強迫人格障礙和不良社會環境、文化等因素作用下的心理疾病,是國際上公認的難治症。目前國內的精神病治療機構對這種心理疾病一般使用藥物治療,如三環類抗抑鬱劑“氯丙咪嗪”一直是臨床上治療強迫症的首選藥物。但鑑於浩尚處於青少年時期,其人格可塑性較大,而藥物的副作用對其身心損害難以預料,使用心理治療較好。

治療目標:幫助來訪者及家長認識病情及致病的心理因素,並根據病因進行治療,消除來訪者不合理的認知及行為習慣,使人生有統合地發展。

治療步驟:第一階段,幫助來訪者消除不合理認知;第二階段,抑制並消除伴隨強迫行為的焦慮、恐慌情緒;第三階段,鞏固合理的認知和行為。

治療手段:理性情緒療法,森田療法,催眠療法

治療過程:

一個秋風蕭瑟的下午,一位中年母親領著一個面目清秀、身形瘦小的男孩走進了我的諮詢室。男孩臉色微微泛黃,一對烏黑的大眼睛中略透出一絲不安和局促;一進門便緊緊依偎著母親,兩手還不停地搓著。一旁的母親則神情黯淡,坐定後便懇切地要求我給男孩進行心理諮詢。接著,男孩的的母親向我訴說了兒子的問題。

男孩浩是本市某小學4年級學生。新學期開學後,浩的老師發覺浩的書本突得變得與眾不同:每本書都被剪去了兩隻角。為此,老師在班級裡批評了他。與此同時,家里人也開始察覺浩的一些行為有點異樣:他每天刷牙的時間特別長,而且刷牙前必先漱口6次再動牙刷;外出時走在人行道上,每一步都必然要踩在鋪路石板的中央;路遇頭頂上有人家晾曬的褲子、襪子,他必然要繞道迴避,從不從底下走過;每天晚上臨睡前,他一定要把兩隻鞋子放在與床沿一腳間距處,並與床沿垂直,才安然入睡。為此,浩的母親非常擔憂,懷疑他有心理問題。經浩所在學校的校長介紹,帶著浩來諮詢。

為了進一步了解浩的問題,我將諮詢會談聚焦於浩的成長史以及及學校、家庭情況。在同他母親的交談中,我又了解到一些新的信息:浩足月順產,出生後不久,他的父親赴A國留學深造;3歲時母親也赴A國,把他託付給外婆照料。此後幾年,浩就與外婆一起生活,直至小學2年級他父母回國。浩就讀的學校是本市某重點小學,學校的教學環境、設施、師資條件一流,學習氣氛濃厚,班級、學生之間競爭十分激烈。上學後,浩的父母對他的學習抓得很緊,加上浩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學習成績在班級、年級裡一直名列前茅,並獲得過市小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他的班主任老師一直十分喜愛他,對他寄予厚望,在學習上對他提出比較高的要求。浩從小身體健康,性格內向,不太合群,話語少,膽子小,喜愛看書、聽故事,除此之外興趣愛好不多,在小學3年級之前行為並無異常。自父母回國,浩與他們在一起生活,但與父母不夠親近,仍經常去外婆家住。浩的家庭生活條件優裕,父母對他體貼入微、恩愛有加,為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希望他將來學有所成。了解這些情況後,我們結束了第一次諮詢。我約浩的母親一星期後再帶他來作一次心理測驗。

根據第一次諮詢所了解的情況,我發現浩有較明顯的強迫性行為,這些行為具有4個特點:

1.程式化。他的一些行為具有固定的順序和規律,並且嚴格依照這些固定的方式行事。

2.禁忌化。他的某些行為帶有一定的迷信禁忌色彩, 似乎在迴避一些在他看來不吉利的事物。

3.刻板性。他的一些行為固定而機械,缺乏靈活和變通。

4.追求完美。他的個別行為表現出對整齊、清潔的過度追求。上述行為反映了浩具有過分認真、追求完美等性格特點。這些性格特點是他的強迫性行為滋生的土壤。除此之外,從小缺乏同父母的情感溝通、交流,來自學校、家庭的學習壓力,缺少與同齡兒童的正常交往,以及來自外界環境的一些不良影響均可能對浩的症狀形成產生一定作用。據此,我對浩的初步診斷是“兒童強迫症”。第二次諮詢應著重進行以下工作:

1)通過與浩的諮詢交談,探詢其致病的心理原因;

2)對浩進行必要的心理測試,以便為進一步的確診提供依據;

3)對浩及其家長作必要的解釋、安慰,使其消除疑慮,積極地面對疾病。

一星期後,浩在他母親的陪同下,第二次來諮詢。我先使用“SCL-90症狀自評量表” 對浩進行了心理測試。結果(三個等級評分)顯示:見前。

我接著與浩作了諮詢談話,從交談中又了解了一些重要信息:浩出生以後,由於父母去了A國,他長期與外婆生活在一起,其外婆有一些迷信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現出一些帶有迷信色彩的禁忌行為。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這些行為對浩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對這些禁忌行為一開始就表現出好奇,如不從人家晾曬的褲子、襪子下鑽過,以避晦氣;敲碎了碗盆要吐三口唾沫;吃飯時手一定要捧住飯碗,否則預示將來要失業;吃完飯,筷子一定不能擱在碗上,否則預示著輟學;吃魚時,吃完一面不能將魚翻身; ……到上小學前夕,他已養成了不少禁忌習慣,一旦不按這種習慣去做,心裡就會有一種不安全的恐懼感覺。

在學校裡,由於他成績優異,經常在各種考試、競賽中為班級、學校爭得榮譽,這使得他的班主任、父母對他寄以厚望,甚至把他當作自己贏得榮耀的“機器” :一方面對他鼓勵、褒獎,關懷備至;另一方面又對他提出了很高的學習要求。一旦他學習成績不如人意,老師、父母就常常在他面前顯露出不安和失望的神色。他們很少批評浩,相反用過度的關切來激發浩的進取心。但這些舉動常使浩產生一種“犯罪感”,覺得自己愧對老師和父母。浩向我描述了他成績不理想時的心理狀態:“我不怕老師和父母批評我,但是我怕看到他們失望、焦灼的眼神,他們是那樣的關心我、愛護我,我的成績不理想會讓他們很沒有面子,所以我要用加倍的努力來為他們爭光。”

為了在考試中“常勝不敗”,他幾乎從不外出與其他同學一起玩,一心埋頭學習,內心卻常常為考試擔憂。此後他自己又“創造”了形形色色的一些新的“禁忌”行為,如在人行道上走路腳一定要踏在水泥板中央,表示“目標達到”;刷牙前先瀨口6次,表示“順利”;用剪刀裁去書本的兩角,是為了防止其“翹起” (“翹起”被他認為代表“失敗”);……浩的“禁忌”越來越多,除了老師、家長發現的一些行為之外,他還告訴我不少“隱秘”的行為,如考慮前先在試卷上用手指畫一個“100”,再做題目;上樓梯時靠左走(因為“左”象徵“順”);對於數字他也有禁忌,如他認為2、6、12、 21、120……數字代表“吉利”,而3、4、7、13、14、22……數字代表“不祥”。有些禁忌甚至連他自己都說不出有什麼意義,如睡覺前必須把兩隻鞋子置於床沿一腳間距處,並保持與床沿垂直。在諮詢中,我讓浩談談他對這些行為的感受和理解。他說:“一開始這麼做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後來養成了習慣,不去做心裡就很不舒服,有時還有一種'危險將臨'的感覺;後來我對這些事也覺得挺煩的,想改正,下了幾次決定,但是就是改不了。”浩對自己目前的情形很擔憂,懇求我能幫助他治好這種病。

這次諮詢,使我對浩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綜合兩次諮詢獲得的信息,我確證了浩的心理問題——“兒童強迫性神經症”(強迫行為)。其致病原因有三個:

1、 幼年缺乏與父母的情感溝通和交流,長期生活在缺乏親情、缺乏與同齡群體正常交往的封閉環境中,使他的性格變得內向、孤僻、膽怯、缺乏安全感,這種性格在一定的環境和不良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症狀的發生。

2、 不良的社會文化對其行為的熏陶、暗示。由於浩年幼,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形成,缺少對事物的正確的辨別能力,其外婆的一些迷信禁忌行為對他起到了不良暗示作用。他對這些行為由好奇到模仿,最後形成習慣,以至難以自撥,這為其日後的強迫行為的發生埋下了根子。

3、 不良的家庭、學校教育方式對其強迫性人格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他的父母和老師對其提出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學習壓力,使他產生了懼怕失敗的不安心理,形成了不正確的學習目的。他只是為了給家長和老師爭取榮譽而努力學習。雖然他的父母和老師很少批評他,但是在他們過度的保護和關愛及不斷注露出的失望情緒的影響下,他的內心滋長了一種負疚感,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加劇了他的不安全感。這是致病的動因。

4、 心理防衛手段使用不當。為了擺脫和減輕內心的壓力和不安全感,他用一種童年習得的行為方式來對抗內心的恐懼和焦慮,以至於演變成一種習慣性的自定義的心理防衛方式,最終演變成強迫性神經症。

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基於強迫人格障礙和不良社會環境、文化等因素作用下的心理疾病,是國際上公認的難治症。目前國內的精神病治療機構對地這種心理疾病一般使用藥物治療,如三環類抗抑鬱劑“氯丙咪嗪”一直是臨床上治療強迫症的首先藥物。但鑑於浩尚處於青少年時期,其人格可塑性較大,而藥物的副作用對其身心損害難以預料,我決心嘗試使用心理治療秋攻克他的“頑疾”。

為此,我查閱了大量有關資料,制訂了心理治療方案,經與浩及他的家長討論,開始對他實施心理治療。

第一階段:幫助他消除導致強迫性行為的不合理認知。

主要運用“BECK認知行為轉換療法”。每週交談一次,共6次。在浩的意識中存在著不少迷信禁忌觀念,這些錯誤認識支配著他的行為。當他在學習、生活中面臨壓力或心裡感覺到不安全時,在趨利避害的動機的驅使下,他不斷地做出各種強迫動作,以對抗心裡的恐懼感。因此,消除他頭腦中的迷信觀念,樹立科學的、唯物的世界觀,不僅是控制其強迫症狀的首要步驟,也是幫助他形成健康的人格的重要工作。

1.使有BECK3欄目記錄表,以作業的方式,讓浩每天及時記錄下自己的各種強迫性動作及它們出現後的即時想法,同時寫出大多數人遇到這些情境時的行為方式。

2.同他討論支配其強迫行為的各種即時想法的“合理性”,用“詰難”方式揭示這些想法的荒謬性,並設計一系列實驗,讓他自己通過實踐去否定這些錯誤認識,然後用科學、合理的觀念來取代它們。

3.學習用新的合理的行為替代原來的強迫性行為,如上樓、走路時“隨心所欲”、“順其自然”,再通過實踐來確認新行為的合理性。

第二階段:抑制並消除伴隨強迫行為的焦慮、恐慌情緒。

使用“森田療法”,並輔以交互抑制鬆馳訓練。在強迫症治療的過程中,個體最難以應對的是伴隨強迫行為而產生的焦慮、抑鬱、恐慌情緒,而強迫行為往往能暫時緩解這些負性情緒,這也是強迫行為反復出現、難以控制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抑制並消除這些負性情緒,對治療強迫症具有決定性意義。其具體做法是:當強迫行為即將出現時,先令其停止一切其他活動,以新的行為替代強迫行為;情緒保持自然,在意誌上不與之對抗,同時進行鬆馳訓練,使伴隨強迫行為產生的各種負性情緒與鬆馳形成交互抑制的一個新的拮抗反射:“焦慮——鬆馳、焦慮——鬆馳……”,以此漸次緩解伴隨強迫行為而產生的焦慮、恐慌等負性情緒,最後徹底阻斷強迫行為與負性情緒間的交互作用。我對他進行了5次諮詢及行為訓練(每週1次,共5 週。)最後他自己掌握了這種心理訓練方法,並在生活中繼續進行自我訓練。

第三階段:鞏固新的認知及行為。

運用“催眠療法”,使其進入“催眠狀態”,然後用積極的暗示語言鞏固他意識中新建立起來的合理認知和行為方式。如“……你現在已經能夠正確地認識事物,能正常地對待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衝突,並且學會了新的合理的行為方式;今後你一定會按這些正確的方式去做的,你的強迫行為已經去除了,再也不會出現了,你的病已經完全好了!……”我每週對他施行1次催眠暗示訓練,每次30-45分鐘,共3週。

經過3個多月的矯治,浩學會了識別、控制強迫行為的發生,情緒也有了改善,學習成績比較穩定。他的強迫行為雖偶然出現反复,但他自己都能有效地加以控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