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記憶助熬夜 「校園嗑藥」案例恐日增
(法新社)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10:20
(法新社巴黎 1日電) 1日發表的一項報告指出,能夠幫助學生熬夜、促進學習或增強記憶力的藥物,未來將成為大學校園中的頭痛難題。
澳洲 雪梨大學心理學家卡基奇(Vince Cakic)在「醫學倫理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文章中表示,原本用於加強認知功能、俗稱「聰明藥」(nootropics)的藥物,已在未經批准下用來加強學生成績表現。
卡基奇引用的一項美國 調查報告顯示,在市面上被稱為「迪西卷」(Dexedrine)和「利他能」(Ritalin)的甲基芬尼特(methylphenidates)和安非他命(amphetamines),在某些美國校園中可能有多達1/4學生使用,特別是那些擁有高入學標準的學校。
這些藥物在醫學上通常用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和嗜睡。
新一代的誘惑則是莫待芬寧(modafinil),市面上商品名稱為「普衛醒」(Provigil)。
卡基奇表示,許多藥物都可以作為增強記憶力使用,例如治療阿茲海默症的donepezil(藥品名為「愛憶欣」,Aricept),或是galantamine(藥品名為「利憶靈」,Reminyl)、piracetam(藥品名為「諾多必」,Nootropil)。如果想更有活力,可以使用selegiline(藥品名為「迪普寧」,Deprenyl)。
他說,目前這些藥物對課業表現僅有些許幫助,然而藥廠生產線將能生產作用更強大的新藥,對使用者會更有吸引力。
他指出,體壇打擊禁藥的經驗可以作為參考。
他說,加強表現藥物不只有生理上的風險、易成癮、具有副作用,同時也幾乎不可能得到控制。
卡基奇指出,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場景是,學生被帶到一旁作尿液篩檢,或是第一名的學生因使用禁藥而被取消成績。他說,這聽來也許很好笑,但未來卻有可能成真。
==========
另類sa
We were given: Two hands to hold. Two legs to walk. Two eyes to see. Two ears to listen. But why only one heart?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汽水稅
汽水稅
(星島)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06: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美國 總統奧巴馬 最近公開表示,建議開徵「汽水稅」,乃是向汽水及其他含糖飲料徵收稅款,目的是降低全國人口的癡肥比率。
早前紐約 州州長亦有類似的計畫建議,且擬定稅率高達十八個巴仙,自然遭到各方強烈抗議,不得不暫緩推行。之不過,今次連總統都親自放風、試探反應,似乎這個「汽水稅」乃是事在必行的了。
徵收「汽水稅」,真的會令大家飲少些汽水麼?這是很值得商榷的。
在香港,「汽水稅」是相對地遙遠的事。我們自小就被父母教導着:「飲汽水冇益口架」、「食完飯先准飲汽水呀」……有這種觀念根植在心中,不用抽重稅我們也會自然飲少啲汽水。
本地的汽水廠商也相當聰明,一直大力開發其他的健康飲品系列,近年就把許多中國傳統的健康飲料都變成樽裝。當我們在飲着甚麼「銀菊露」、「雞骨草」、「洋參蜜」之時,可會知道其實那些都是汽水廠所推出的呢?
可是,亦有不少研究指出,這些所謂樽裝健康飲品一樣含糖量極高,比汽水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真有「汽水稅」的話,相信這些「涼茶」也絕對會是被徵稅的對象吧!
hk.myblog.yahoo.com/shuminger
(大玩派 舒展超)
.
(星島)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06: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美國 總統奧巴馬 最近公開表示,建議開徵「汽水稅」,乃是向汽水及其他含糖飲料徵收稅款,目的是降低全國人口的癡肥比率。
早前紐約 州州長亦有類似的計畫建議,且擬定稅率高達十八個巴仙,自然遭到各方強烈抗議,不得不暫緩推行。之不過,今次連總統都親自放風、試探反應,似乎這個「汽水稅」乃是事在必行的了。
徵收「汽水稅」,真的會令大家飲少些汽水麼?這是很值得商榷的。
在香港,「汽水稅」是相對地遙遠的事。我們自小就被父母教導着:「飲汽水冇益口架」、「食完飯先准飲汽水呀」……有這種觀念根植在心中,不用抽重稅我們也會自然飲少啲汽水。
本地的汽水廠商也相當聰明,一直大力開發其他的健康飲品系列,近年就把許多中國傳統的健康飲料都變成樽裝。當我們在飲着甚麼「銀菊露」、「雞骨草」、「洋參蜜」之時,可會知道其實那些都是汽水廠所推出的呢?
可是,亦有不少研究指出,這些所謂樽裝健康飲品一樣含糖量極高,比汽水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真有「汽水稅」的話,相信這些「涼茶」也絕對會是被徵稅的對象吧!
hk.myblog.yahoo.com/shuminger
(大玩派 舒展超)
.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BLOGGER文章可唔可以RETWEET?
10男10女的擇偶遊戲---對香港適婚女人的啟示
Discovery Channel 節目《The Science of Sex Appeal》裏的一個小實驗。
實驗:
10男10女。
每個人額頭上貼著一個數字,代表他們的吸引力指數(隨意,與外表無關)。
10分最高,1分最低。
自己看不到自己額頭上的分數。
各人要找一位異性配成一對,對方有權接受你,有權拒絕你;這當然與你頭上的分數有關。
實驗開始:
各人都傾向先向高分的異性下手(以伸手握手方式“示愛”),假如被高分的異性拒絕,才循步漸退地向低分的異性握手。
幾次實驗結果都證實分數相若的會配成一對,偏差是+/-一分,即是9分的女人只會跟10分,9分,或者最低8分的男人配成一對。
高分數的人,實驗一開始就會收到很多人“示愛”,他/她很快就會知道自己是高分的一群,有較大的選擇權,因此會很快和高分的異性pair-up,離開這個擇偶的“市場”,更絕不會屈就接受低分的異性。
而低分的人,一直嘗試向高分的人“示愛”,直到收到多番rejections之後才慢慢發現自己是低分的一群,此時高分的都已經離開了市場,剩餘低分的選擇。不過這是正常的,因為在perfect information底下,任何人都會與+/-1分的異性相配。
爲了瞭解女性的擇偶心理,製作人在3分的女性裝上了米高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B1oMfs8nWY
這個video的啟示是,一個3分的女人,在實驗初段,假如有一位4分的男士(理論上是the best she can get)向她示愛,但她認為自己可以“do better”,拒絕那位4分的男士的話;到實驗尾段,因為她耽誤了時間,連4分、3分的都被taken,她就會stuck with 2分的男士(the worst she would get)。
這個實驗對低分的人來說,keys are
1)爭取時間。越拖延時間,剩下的人選就越少。
2)盡快推測自己的分數,便可以越快向the Best you can示愛,然後pair-up。(當然,假如人家不接受也沒辦法。)
我想這個實驗是對香港適婚女人的一點啟示。
<---- COPY FROM *~~袁彌明 ERICA'S BLOG~~*
其實, 我都有呢一套DOCUMENTARY...
好多DOCUMENTARY都想睇, 但, 時間呢...
Discovery Channel 節目《The Science of Sex Appeal》裏的一個小實驗。
實驗:
10男10女。
每個人額頭上貼著一個數字,代表他們的吸引力指數(隨意,與外表無關)。
10分最高,1分最低。
自己看不到自己額頭上的分數。
各人要找一位異性配成一對,對方有權接受你,有權拒絕你;這當然與你頭上的分數有關。
實驗開始:
各人都傾向先向高分的異性下手(以伸手握手方式“示愛”),假如被高分的異性拒絕,才循步漸退地向低分的異性握手。
幾次實驗結果都證實分數相若的會配成一對,偏差是+/-一分,即是9分的女人只會跟10分,9分,或者最低8分的男人配成一對。
高分數的人,實驗一開始就會收到很多人“示愛”,他/她很快就會知道自己是高分的一群,有較大的選擇權,因此會很快和高分的異性pair-up,離開這個擇偶的“市場”,更絕不會屈就接受低分的異性。
而低分的人,一直嘗試向高分的人“示愛”,直到收到多番rejections之後才慢慢發現自己是低分的一群,此時高分的都已經離開了市場,剩餘低分的選擇。不過這是正常的,因為在perfect information底下,任何人都會與+/-1分的異性相配。
爲了瞭解女性的擇偶心理,製作人在3分的女性裝上了米高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B1oMfs8nWY
這個video的啟示是,一個3分的女人,在實驗初段,假如有一位4分的男士(理論上是the best she can get)向她示愛,但她認為自己可以“do better”,拒絕那位4分的男士的話;到實驗尾段,因為她耽誤了時間,連4分、3分的都被taken,她就會stuck with 2分的男士(the worst she would get)。
這個實驗對低分的人來說,keys are
1)爭取時間。越拖延時間,剩下的人選就越少。
2)盡快推測自己的分數,便可以越快向the Best you can示愛,然後pair-up。(當然,假如人家不接受也沒辦法。)
我想這個實驗是對香港適婚女人的一點啟示。
<---- COPY FROM *~~袁彌明 ERICA'S BLOG~~*
其實, 我都有呢一套DOCUMENTARY...
好多DOCUMENTARY都想睇, 但, 時間呢...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博奕論-DEX
From數學真魅
一直覺得博奕論, 系統思維都係近年數學世界幾大的突破,是LOGIC上幾有趣的觀點,有幸玩過博奕論大師 John NASH 20歲時,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期間發明的玩意兒,不要老是想著如何勝出,有時,退一步,海闊天空。
任何事,都要時,地,人。要令這些都齊全的方法,是為策略。
GAME: (SELF-EXPLANATORY)
http://147.8.101.93/wkc/MathModel/index.php?area=games&topics=HEX&page=sample
======
誰是John NASH?
他就是beautiful mind 裡那一個schizophrenia patient
--------
有著朋友A的提點,我終於都自行找到了破解的方法。
如下...重點提示, 退一步, 海闊天空, 再亦步亦趨
一直覺得博奕論, 系統思維都係近年數學世界幾大的突破,是LOGIC上幾有趣的觀點,有幸玩過博奕論大師 John NASH 20歲時,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期間發明的玩意兒,不要老是想著如何勝出,有時,退一步,海闊天空。
任何事,都要時,地,人。要令這些都齊全的方法,是為策略。
GAME: (SELF-EXPLANATORY)
http://147.8.101.93/wkc/MathModel/index.php?area=games&topics=HEX&page=sample
======
誰是John NASH?
他就是beautiful mind 裡那一個schizophrenia patient
--------
有著朋友A的提點,我終於都自行找到了破解的方法。
如下...重點提示, 退一步, 海闊天空, 再亦步亦趨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