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Behaviortherapy)又稱行為治療,是基於現代行為科學的一種非常通用的新型心理治療方法,是根據學習心理學的理論和心理學實驗方法確立的原則,對個體反複訓練,達到矯正適應不良行為的一類心理治療。

行為療法的代表人物沃爾普(John Wolpe)將其定義為:使用通過實驗而確立的有關學習的原理和方法,克服不適應的行為習慣的過程。行為治療家認為適應不良性行為是通過學習或條件反射形成的不良習慣,因此可按相反的過程進行治療。所謂適應不良性行為是不健康的、異常的行為,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原因,有些是神經系統病理變化或生化代謝紊亂而引起的症狀,有些則是由於錯誤的學習所形成。行為療法是運用心理學派根據實驗得出的學習原理,是一種治療心理疾患和障礙的技術,行為療法把治療的著眼點放在可觀察的外在行為或可以具體描述的心理狀態上。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的行為是後天習得的,既然好的行為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不良的行為、不適應的行為也可以通過學習訓練而消除。行為療法是基於嚴格的實驗心理學成果,遵循科學的研究準則,運用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強化作用等基本原理,採用程序化的操作流程,幫助患者消除不良行為,建立新的適應行為。

行為療法與其它心理療法的區別在於:行為療法是以心理學中有關學習過程的理論和實驗所建立的證據為基礎的。與傳統的心理治療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可以進行客觀的科學檢驗、演示和量化,即使重複試驗也可得出同樣可靠的結果,有一整套定型化的治療形式,有堅實的理論根據和大量的實驗證明。所以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和穩定。

行為療法理論認為,人的行為,不管是功能性的還是非功能性的、正常的或病態的,都經學習而獲得,而且也能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學習的原則就是受獎賞的、獲得令人滿意結果的行為,容易學會並且能維持下來;相反,受處罰的、獲得令人不悅結果的行為,就不容易學會或很難維持下來。因此,掌握了操作這些獎賞或處罰的條件,就可控制行為的增減或改變其方向。

在此基礎上,行為療法提出了相應的以下兩點基本假設:第一,如同適應性行為一樣,非適應行為也是習得,即個體是通過學習獲得了不適應的行為。但要注意,並非所有的行為變化都是學習得來的。第二個,個體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所缺少的適應性行為。

  

行為療法主要包括系統脫敏療法、厭惡療法、滿灌或衝擊療法、陽性強化療法、發洩療法、逆轉意圖療法、陰性強化療法、模枋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

上述各種行為療法的共同特點是:

(1)治療只能針對當前來訪者有關的問題而進行,至於揭示問題的歷史根源、自知力或領悟,通常人為是無關緊要的;

(2)治療以特殊的行為為目標,這種行為可以是外顯的,也可以是內在的。那些要改變的行為常被看作是心理症狀的表現;

(3)治療的技術通常都是從實驗中發展而來,即是以實驗為基礎的。

(4)對於每個求治者,施治者根據其問題和本人的有關情況,採用適當的行為治療技術。

行為療法的實施,首先應通過選擇,明確認定想更改、除去或養成的行為,如社交恐怖、廣場恐怖、焦慮症等,然後就其治療目標的行為性質,選擇一套可描述的事先擬定的治療策略與方法進行治療。行為治療不關心所謂“潛意識”或“內在精神的癥結”,也不管病情發生的動態和因果關係,而是把著眼點放在當前可觀察的非適應性行為上。行為療法相信只要“行為”改變,所謂“態度”及“情感”也就會相應改變。與其他流派的治療方法相比,行為療法對治療過程關心得較少,他們更關心設立特定的治療目標。而特定的治療目標又是施治者通過對求治者的行為的觀察,對其行為進行功能分析後,幫助求治者制定的。因此治療目標一經確定,新的以條件作用為前提的學習過程就可以開始進行了。

行為療法從一開始就植根於實驗的發現之中,它的理論基礎主要來自於行為主義的學習原理;即經典性條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學習原理。其適應症主要為:

(1)神經症:首先是恐怖症,其次是強迫症和焦慮症等;

(2)其他獲得性適應不良性習慣,包括職業性肌肉痙攣、抽動症、口吃、拔毛、拔甲、咬手指(甲)、遺尿症、暴露發作等;

(3)藥物依賴,包括嗜食性肥胖症、神經性厭食、菸酒依賴及毒品成癮等。

(4)包括陽萎、早洩、陰道痙攣與性樂缺乏、手淫等;

(5)人格障礙的適應不良性行為:包括戀物癖、窺陰癖、露陰癖、異裝癖、同性戀等;

(6)包括考試綜合症、學習障礙、電視迷綜合症、電子遊藝綜合症、辦公室心理壓迫綜合症等;

(7)心身疾病:如高血壓、心律不齊、慢性便秘等。

(8)精神分裂症等病人的獲得性適應不良行為。

  (9)精神發育不全的行為問題。

  

  適應症

  常見的行為治療及其適應症:

系統脫敏療法:社交恐怖症,廣場恐怖症、考試焦慮等。

  衝擊療法:恐怖症、強迫症等。

厭惡療法:酒精依賴、海洛因依賴、同性戀、窺陰癖、露陰癖、戀物癖、強迫症等。

陽性強化法:兒童孤獨症、癔症、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慢性精神分裂症等。

  

  行為療法。這是近30多年來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療法,它包括幾種以學習理論為基礎的不同的治療方法。行為治療的原則來自巴浦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以及替代的學習方法。行為治療認為,適應不良的行為是學習得來的;而利用從學習實驗室中發展而來的技術方法,能夠使病人以新的、適宜的反應來代替適應不良的行為,從而建立所期望的行為。在行為治療中,較為常用的方法有:①系統脫敏法,為沃爾帕所創,即對容易引起病人焦慮的環境外,通過學習而逐漸適應;②快速暴露法,又稱滿灌法,即通過直接暴露和延長引起焦慮的刺激,來消除已形成的恐懼;③厭惡療法,即通過與某種不愉快的刺激的結合,以消除要戒掉的行為。此外,還有示範法及代幣強化法等。

行為治療現應用於恐怖症、強迫症、精神活性物質依賴及性功能障礙等,並獲得較好效果。對精神分裂症的康復也有一定作用。

   什麼是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或條件反射治療,是以行為學習理論為指導,按一定的治療程序,來消除或糾正人們的異常或不良行為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它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原理。行為治療強調,病人的症狀即異常的行為或生理功能,都是個體在其過去的生活歷程中,通過條件反射作用即學習過程而固定下來的。因此,也就可以設計某些特殊的治療程序,通過條件反射作用的方法,即學習的方法來消除或矯正那些異常的行為或生理功能;也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為來代替它們。

行為治療最初產生於本世紀20年代。巴甫洛夫的動物實驗性神經症的模型以及早期行為主義者華生等人的兒童強迫性恐怖症的模型都是行為治療的理論與實踐的典範。當時已有很多人試圖用以解釋人的行為和精神異常現象,並對此作了矯正和治療的嘗試。但由於當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療佔據著統治的地位,因而行為治療還無法作為一種心理治療領域中獨立的體系和方法被推廣和傳播開來。直到50年代,新行為主義者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條件反射原理或稱條件強化學說,並嘗試應用於醫療實踐。接著,英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艾森克也結合臨床實踐提出行為學習過程的新理論;特別是著名精神病學家沃爾帕把行為治療技術系統地應用到病人的臨床實踐以後,極大地推動了行為治療的進一步發展。到了60年代,隨著現代科學的進步,使行為療法有可能與某些現代尖端科學技術結合起來。生物反饋治療技術的出現,使行為治療作為心理治療領域中一個獨立的體係與卓有成效的治療方法,得以廣泛地推廣和運用起來。到了70年代,行為治療被譽為心理治療領域的第二勢力,大大超過精神分析治療,佔據了壓倒的優勢地位。

作為行為治療理論依據的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它所要研究的只是可觀察和可測量的行為以及引起此行為的外部刺激。因此,刺激—反應被認為是解釋行為的普遍公式。它還認定,人的頭腦只能看作是一個“黑箱”,人們只能觀察進入“黑箱”的是什麼和從“黑箱”裡出來的是什麼,至於“黑箱”內部的過程,則是捉摸不定和不可測量的。不可測量的東西就不是科學研究的對象。因而,人們唯一可以了解和把握的是外部刺激對行為的影響。這樣,行為治療的各種措施和方法也就都成為主要是針對外部刺激和行為表現進行控制和矯正的技巧。按照新行為主義者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化原理,認為行為的發生都是“強化”的結果。假如以往沒有常常受到“強化”,那麼,相應的行為就不會出現。在精神疾病領域裡,強迫症的許多行為表現以及疑病症和癔病的許多異常的補償性症狀都是通過想像(即某種心理上的滿足)來獲得強化的例子。總之,不良的強化作用往往是各種不良的或異常的行為發生的根源。但是,積極的和良好的強化作用則可以成為改變各種不良行為的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技術。

醫療實踐證明,由極端的行為主義觀點指導設計出來的各種行為治療技術,一般說來,其突出的優點是方法簡單,能夠規範化或程序化,易於掌握,實施簡便,容易執行;在療效方面也是肯定的。但是,由於它只注意外顯行為反應以及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情境,而忽視了人腦內部的複雜過程,即人的複雜的內心世界的作用。因此,行為治療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就有著明顯的不足,即長於治“標”,失於治“本”。即使把病治好了,也是常常容易復發,不易達到根除的效果。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行為治療往往受到其他心理治療派別,特別是精神分析治療學派的攻擊。
今天的行為治療,在認知心理學的強大思潮和社會學習理論的衝擊下,從理論指導到具體方法也在發展、變化。許多行為治療家已放棄了極端的行為主義理論及單一的、片面的強化觀點。重視在刺激和反應之間的中介調節因素的作用,如人的認知情緒、動機和意誌等因素。認為不能把人看作是一個對外界環境應激或心理應激的被動反應者,其行為和心身活動都不是被動地受影響的,而是通過使環境變化因素轉換為認知因子的途徑而傳遞的,並經由情緒和動機的激發才導致人的各種行為。人們本身就具有認知調整、自我指導和自我控制其行為改變的能力。行為治療就是要通過對行為的評價以及一定的行為學習程式,指導或幫助患者去調動這些能力,來改變那些不良的或不正常的行為;或者建立新的健康的行為去取代不正常的行為。

目前,行為治療的種類和應用範圍正在日益增多和擴大,不僅在臨床實踐中廣泛地應用,而且已成為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在現代臨床精神病學、社會精神病學、行為醫學、心身醫學和臨床心理學等領域都受到高度的重視。行為治療的方法除了系統脫敏法和厭惡療法以外,還有操作條件法、行為塑造法、代幣制管理、自我調整法、自信訓練法、鬆弛療法、行為演練法、生物反饋療法以及認知行為療法等。行為療法不僅用於治療各種神經官能症,如強迫性神經症、恐怖性神經症和焦慮性神經症等;而且用於治療各種心身疾病,如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偏頭痛、雷諾氏病、哮喘病等,不僅廣泛地用以矯正兒童或成人的各種不良行為問題,如吸煙、吸毒、酗酒、賭博以及各種反社會行為等;而且也廣泛地用於矯治各種性功能障礙和性行為偏離。此外,在藝術表演和體育競賽領域,在特殊教育、工讀學校和勞教場所等部門也都在廣泛地應用。 (張伯源撰梁寶勇審) 心理治療手冊行為治療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

“行為治療”一詞首先是由斯金納等人於1953年提出,但以後這些學者未再用過這一術語。目前這一術語是分別由美國拉扎拉斯於1958年和英國艾森克於1959年各自提出來的。

行為治療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本世紀初,但真正形成為一種可供臨床應用的系統治療方法並為世人所注目,則是從50年代開始的。起初行為治療的實驗是從動物身上開始進行的。精神病學家沃爾帕在實驗室將一隻飢餓的貓置於籠中,每當食物出現引起貓有取食反應時即施以強烈電擊,多次實驗之後,貓便產生恐懼拒食反應,即形成“實驗性神經症”。然後他著手用“系統脫敏法”逐步引導貓消除恐懼逐步回到正常就食狀態。

1958年沃爾帕正式發表了《交互抑制心理療法》一書,指出神經症是由學習過程學到的不適應行為。因此,要治療這種不適應行為必需應用學習的法則。後來他將上述實驗和理論引用於人類,在臨床上用以治療神經症,提出一種叫“系統脫敏法”的行為治療技術,這是行為治療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

系統脫敏法又叫交互抑制法或對抗條件作用。具體的實施過程是將引起焦慮或恐懼的刺激分成不同等級、層次,然後讓患者學會鬆弛反應(經過神經肌肉放鬆訓練),並將其放鬆的狀態與恐懼狀態或焦慮狀態按層次由低焦慮到高焦慮配對出現,形成交互抑製或對抗情境,直到各刺激與焦慮反應的聯結消除為止。

早斯的行為治療除了系統脫敏法外,還根據經典條件反射原理髮展出另一種叫厭惡療法的行為療法。它是來自於學習過程中的負強化作用可以消除原有條件反應的實驗成果,即通過懲罰手段以阻止或消除患者原有的不良行為;例如:戒除煙癮,制止酗酒,糾正同性戀行為等。上述早期行為治療一般都未越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範圍,即其關心的是刺激和反應,而忽略了中間的認知因素。事實上當我們分析影響人類行為的重要因素時,認知因素特別是期待、態度和信念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70年代以來,國外行為治療逐漸出現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即認知行為治療,它指出在社會性學習過程中,人的反應並非是被動的,人的行為和心身活動均是以認知過程為中介的,人本身俱有能指導和改變自己行為的潛在能力,艾里斯指出: “人的情緒反應主要受當事人對其環境的認知的影響,而非環境本身。”或者說,應激物是否影響人產生應激反應,關鍵取決於人對應激物的判斷。這就說明了同一件刺激或情境對不同的人或同一人不同年齡所引起的恐懼感是不一樣的道理:因為認識、判斷和評價不同了。

因此行為治療發展至今,已從單純地改變外界情境與外顯行為或病狀為特點進展到充分重視改善人本身的內部認知行為,以增強病人的自我指導、主動控制和自我矯正、自我管理行為的能力。

行為治療或行為矯正治療現已為實踐所證明,的確是一種正在發展的有效治療方法,並日益受到臨床心理學、心身醫學、臨床精;:申病學以及社會精神病學等領域的重視。其應用範圍在不斷擴大、種類也日益繁多。

在各種學科交叉的今日,行為治療方法已經不僅僅限於醫學心理學的研究範圍,也不僅僅是應用在心理治療部門,而是一個廣受重視的領域:可以用於特殊教育部門如工讀學校、監獄;可以用於預防疾病的繼續教育部門;可以用於智力落後的殘疾兒童學校;也可以用在高級藝術表演學校或者以競技比賽為主的各種體育運動代表隊,通過行為治療以改善他(她)們的表演或比賽效能。

行為和心理是一類事物的兩面,心理指導行為,行為表現心理,通過治療和矯正行為去改變人的情緒和心理,它表徵控制人類行為和心理的一個大方向,新近出現的行為醫學的蓬勃發展便是明證。 (董經武撰張伯源審) 心理治療手冊行為治療的理論(實驗)基礎是什麼

行為治療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巴甫洛夫首創的條件反射學習理論,和桑代克、赫爾及斯金納所創立的操作條件作用的學習理論,以及60年代末期由班杜拉等人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觀摩、示範和模仿學習)。因為上述三種學習理論構成了行為治療的理論(實驗)基礎,所以有人又把行為療法稱為條件反射療法或叫學習療法。

行為治療的各種方法雖然可以分別屬於上述三種原理當中的一種,但它們的共同點是:行為是通過後天的學習獲得的,不好的(指不符合社會要求的)、不正常的行為是在不利的環境條什(包括周圍的人們)影響下某種不適當學習的結果。通過發現和改變不利的環境條件,採取一定的教育,強化和訓練等治療措施,即後天的有系統的學習過程就可以改變、矯正或治療人的不良或不正常行為,達到適應環境的目的。

南非的沃爾帕提出的交互抑制療法即係統脫敏療法及英國的艾森克提出對抗條件療法、厭惡療法基本上是屬於應用巴浦洛夫的古典條件反射理論。其中交互抑制及對抗條件法原則上均類似或屬於系統脫敏方法。此法主要應用於神經症如各種各樣的恐懼症,因為恐懼行為屬於不適應環境條件,表現了對自己無益甚至有害的不合理行為,往往是在焦慮的處境中由於錯誤的或不良的條件作用而產生的泛化性不適應行為;這類行為包含有不自覺的或自主神經系統學習的成份,因而係統脫敏療法較有效果。

反之,如果是反社會的行為(例如殺人、吸毒、盜竊)和酗酒、吸煙等一類行為,則往往是大腦高級神經過程的自覺的學習結果,對這類行為的治療或矯正則主要應採用厭惡療法。類似於痛苦的懲罰療法。當然,此法的療效是緩慢的,要多次才能見效。

除了上述療法和相應的基礎外,代幣制療法的理論依據是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原理。所以有時又把代幣制療法稱為操作條件法,它是應用強化物來操縱人的行為後果的方法。

觀摩示範學習療法的理論根據則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認為,人有復雜的文化背景(指社會條件),所以人的行為是極為複雜的。這種複雜行為不可能通過經典條件反射及操作條件作用來簡單地加以控製或改變,而要通過觀摩示範式學習,通過模仿來獲得。中國古代的“孟母三遷”就是這種療法的具體例子,即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但要記住:觀摩示範學習必須要有以下條件相配合:第一,必須引起觀摩者的注意,才能使其接受有關的外界刺激加以學習。第二,要將觀摩的行為保持在記憶中,以便在一定的情境中加以模仿。第三,要具有言語和動作能力,才能模仿一定的行為。模仿是通過語言作中介(說和教)按一定程序把相應的動作再現出來。第四,要有適當的動機,才會促進學習的效率。最後,當然仍應在動作正確之後加以強化。

此外,班杜拉還指出:觀摩模仿要逐步進行,不能過快過急。還指出多方面觀摩比單方面觀摩效果更好,更能產生效果。示範者和觀摩者最好要有些相似之處,例如有才能的女教師和成績優秀的女生對其他女生有較好的示範作用,其相似之處即都是女性。

由於行為結果來自於特殊的前因,和有機體自身狀態的相互作用,因此在行為治療的臨床中都脫離不了實驗的成份,特別是人類行為不同於動物行為,儘管有上述三種理論基礎,但畢竟人類行為都離不開有親近溫和的人際關係。所以,行為治療不能忽略醫患之間人際關係的作用。

行為治療的發展證實不能忽視人的內在心理歷程,確認人的過去經驗對當前行為的影響,並且應承認,行為治療的最終目標的實現主要還是要靠個案本身自我實現及自我決定其行為的改變。這也就是認知一行為治療的重要觀點:行為治療要強調個體的認知因素,它的理論基礎則是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原理。 (董經武撰張伯源審) 心理治療手冊行為治療主要有哪些種類

行為治療是整個心理治療系統中一個主要的組成部分,它包括了許多規範的和成套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如下七種。

  (1)系統脫敏法)。這一方法於本世紀50年代由精神病學家沃爾帕所創。它是整個行為療法中最早被系統應用的方法之一。最初,沃爾帕是在動物實驗中應用此法的。他把一隻貓置於籠子裡,每當食物出現引起貓的進食反應時,即施以強烈電擊。多次重複後,貓即產生強烈的恐懼反應,拒絕進食。最後發展到對籠子和實驗室內的整個環境都產生恐懼反應。即形成了所謂“實驗性恐怖症”。然後,沃爾帕用系統脫敏法對貓進行矯治,逐漸使貓消除恐懼反應,只要不再有電擊,最終回到籠中就食也不再產生恐懼。此後,沃爾帕便把系統脫敏療法廣泛運用於人類的臨床實踐。實施這種療法時,首先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異常行為表現 (如焦慮和恐懼)是由什麼樣的刺激情境引起的,把所有焦慮反應由弱到強按次序排列成“焦慮階層”。然後教會患者一種與焦慮、恐懼相抗衡的反應方式,即鬆弛反應,使患者感到輕鬆而解除焦慮;進而把鬆弛反應技術逐步地、有系統地和那些由弱到強的焦慮階層同時配對出現,形成交互抑制情境(即逐步地使鬆弛反應去抑制那些較弱的焦慮反應,然後抑制那些較強的焦慮反應)。這樣循序漸進地,有系統地把那些由於不良條件反射(即學習)而形成的、強弱不同的焦慮反應,由弱到強一個一個地予以消除,最後把最強烈的焦慮反應(即我們所要治療的靶行為)也予以消除(即脫敏)。異常行為被克服了,患者也重新建立了一種習慣於接觸有害刺激而不再敏感的正常行為,這就是系統脫敏療法。它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恐怖症、強迫性神經症以及某些適應不良性行為。

  (2)厭惡療法。是一種幫助人們(包括患者)將所要戒除的靶行為(或症狀)同某種使人厭惡的或懲罰性的刺激結合起來,通過厭惡性條件作用,從而達到戒除或減少靶行為出現的目的。這一療法也是行為治療中最早和最廣泛地被應用的方法之一。在臨床上多用於戒除吸煙、吸毒、酗酒、各種性行為異常和某些適應不良性行為,也可以用於治療某些強迫症。

厭惡刺激可採用疼痛刺激(如橡皮圈彈痛刺激和電刺激)、催吐劑(如阿樸嗎啡)和令人難以忍受的氣味或聲響刺激等,也可以採取食物剝奪或社會交往剝奪措施等,還可以通過想像作用使人在頭腦中出現極端憎厭或無法接受的想像場面,從而達到厭惡刺激強化的目的。例如,要戒除酗酒的不良行為,可以在酗酒者個人生活習慣中最喜歡喝酒的時刻進行,使用催吐嗎啡或電擊等懲罰性刺激,造成對酒的厭惡反應,從而阻止並消除原來酗酒的不良行為。又如,戒菸,可以採用“戒菸糖”、“戒菸漱口水”等,都可以直接或間接使吸煙者在吸煙時感覺到一種難受的氣味,而對吸煙產生厭惡感,以至最終放棄吸煙的不良行為。

  (3)行為塑造法(shaping)。這是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原理設計出來的,目的在於通過強化(即獎勵)而造成某種期望出現的良好行為的一項行為治療技術。一般採用逐步進級的作業,並在完成作業時按情況給予獎勵(即強化),以促使增加出現期望獲得的良好行為的次數。有人認為最有效的強化因子(即獎勵方法)之一是行為記錄表,即要求患者把自己每小時所取得的進展正確記錄下來,並畫成圖表。這樣做本身就是對行為改善的一種強大推動力。根據圖表所示的進展,治療者還可應用其它強化因子,當作業成績超過一定的指標時即給予表揚或獎勵。此外,還可採用讓患者得到喜愛的食物或娛樂等辦法,通過這種方式來塑造新的行為,以取代舊的、異常的行為。為了使治療效果得以保持和鞏固,在應用這一治療方法時,需要特別注意如何幫助患者把在特定治療情境中學會的行為轉換到家庭或工作的日常生活現實環境中來。此法的適用範圍包括孤獨症兒童說話,改善或消除恐怖症、神經性厭食症、肥胖症及其他神經症的行為;也可以用來改善或促進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交和工作的行為;在社會教育中,可用於對低能者的訓練以及用於治療某些性功能障礙等。

  (4)代幣制療法。這是在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特別是條件強化原理的基礎上形成並完善起來的一種行為療法。它通過某種獎勵系統,在病人做出預期的良好行為表現時,馬上就能獲得獎勵,即可得到強化,從而使患者所表現的良好行為得以形成和鞏固,同時使其不良行為得以消退。

代幣作為陽性強化物,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如用記分卡、籌碼和證卷等象徵性的方式。代幣應該具有現實生活中“錢幣”那樣的功能,即可換取多種多樣的獎勵物品或患者所感興趣的活動,從而獲得價值。用代幣作為強化物的優點在於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用起來極為便利,還可進行連續的強化;只要患者出現預期的行為,強化馬上就能實現;用代幣去換取不同的實物,從而可滿足受獎者的某種偏好,可避免對實物本身作為強化物的那種滿足感,而不致於降低追求強化(獎勵)的動機。並且在患者出現不良行為時還可扣回代幣,使陽性強化和陰性強化同時起作用而造成雙重強化的效果。

代幣制療法不僅可用於個體,而且可在集體行為矯治中實施。可以在醫院,也可以在學校中廣泛使用,甚至可在精神病院、在特殊教育的班級中以及在工讀學校、管教所和監獄中使用。臨床實踐表明,在多動症兒童、藥癮者和酒癖者等的矯治中,在衰退的精神病人的康復中代幣制療法都有良好的效果。

  (5)暴露療法。這是一種主要用於治療恐怖症的行為治療技術。其治療原則是讓患者較長時間地想像恐怖的觀念或置身於嚴重恐怖的環境,從而達到消退恐懼的目的。 1967年斯坦夫爾和列維斯首先報告一種使患者逐步暴露於恐怖情境來治療恐怖症的行為療法,這便是最早使用的暴露療法,但當時稱為爆破療法。此法與系統脫敏療法有某些共同之處,如都需要讓患者接觸恐怖的對象(事物或情境)。但它們之間又有不同之處:①在暴露療法實施過程中,恐怖情境出現時無需採用鬆弛或其他對抗恐怖的措施。 ②暴露療法需讓患者暴露於恐怖情境的時間較長,如治療嚴重的廣場恐怖並伴有嚴重焦慮的患者,每次治療時間約需2小時或更長。 ③系統脫敏法一般僅能對較輕的恐怖症有效;而暴露療法則常用於治療嚴重的患者。 ④暴露療法不僅可用於個別治療,還可用於集體治療。如對廣場恐怖症可對5—6名患者同時進行治療,即同時暴露於恐怖情境,療效與個別應用時相同。

(6)鬆弛反應訓練,這是一種通過自我調整訓練,由身體放鬆進而導致整個身心放鬆,以對抗由於心理應激而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的緊張反應,從而達到消除緊張和強身祛病目的的行為訓練技術。一般的鬆弛反應訓練方法,使用較多的是雅可布松所首創的漸進性鬆弛法。此法可使被試者學會交替收縮或放鬆自己的骨骼肌群,同時能體驗到自身肌肉的緊張和鬆弛的程度以及有意識地去感受四肢和軀體的鬆緊、輕重和冷暖的程度,從而取得松靜的效果。我國的氣功、印度的瑜珈和日本的坐禪等都能起到類似的作用。一般認為,不論何種鬆弛反應訓練技術,只要產生鬆弛反應都必須包含四種成份:①安靜的環境;②被動、舒適的姿勢;③心情平靜,肌肉放鬆;④精神內守(一般通過重複默念一種聲音,一個詞或一個短句來實現)。

據國內外的實驗研究證實,鬆弛反應訓練能產生如下的生理效應:交感神經系統活動降低,耗氧量降低,心率、呼吸率減慢,收縮壓下降,腦電波多呈a波等。因此,一般說來,能產生鬆弛反應的療法,都能對抗緊張和焦慮。鬆弛反應療法由於簡便易行,還可以自我訓練,故它不僅是系統脫敏法的一個重要環節;而且與生物反饋儀並用可收到生物反饋治療單獨進行時所得不到的效果;對於高血壓、失眠、頭痛、心律失常以及各種由於心理應激(緊張) 所造成的疾患都有良好的療效。今天,各種鬆弛反應訓練技術在世界各國已廣泛地成為人們用以增強體質,預防和治療疾病,特別是慢性病的一種有效方法。而且還廣泛地運用於體育競賽、文藝表演以及一切可能產生緊張、焦慮的情境,以對抗緊張和焦慮,從而保持和發揮良好的競賽和表演效果。

  (7)生物反饋治療。是一種借助於電子儀器,讓人們能夠知道自己身體內部正在發生變化的行為矯治技術。通過生物反饋治療有助於患者調整和控制自己的心率、血壓、胃腸蠕動、肌緊張程度、汗腺活動和腦電波等幾乎包括所有的身體機能的活動情況,從而改善機體內部各個器官系統的功能狀態,矯正對應激的不適宜反應,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生物反饋是在60年代開始由美國心理學家米勒根據操作式條件反射學習理論,首先在動物身上進行內臟反應訓練的實驗研究,於1967 年首次獲得成功,從而創立了這一嶄新的治療技術。按照傳統的觀念認為,骨骼肌(隨意肌)是人能夠隨意控制的,而內臟和腺體等平滑肌(不隨意肌)則受自主神經支配,是不能隨意控制的,米勒所創立的生物反饋技術第一次打破了這一傳統觀念,用科學事實證明,通過特殊的學習和訓練,人也可以學會知道和隨意地控制自己的心臟、血管、胃腸、腎臟和各種腺體等內臟器官的活動,就像隨意控制骨骼肌群那樣。

臨床實踐證明,生物反饋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行為治療技術。生物反饋和鬆弛反應訓練相結合,可以使人更快、更有效地通過訓練學會使用鬆弛反應來對抗並消除一般的心理、情緒應激症狀;同時在臨床上,已被廣泛地應用於治療各科心身疾病、神經症和某些精神病。 (張伯源撰車文博審) 心理治療手冊行為治療的一般原則和過程是什麼

行為治療雖然種類繁多,實踐方法也有差別,但是,它的基本原則和治療過程卻有許多共同之處,現擇其要點,簡述如下:

(1)了解患者適應不良與異常行為或疾病產生的原因。人的心理與行為,無論是正常還是異常,都受著許多因素的製約。概括起來,不過有生物、心理、社會這三大方面的因素,其中又包含許多亞因素。生物學因素有遺傳、生理生化、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類型特徵等。心理學因素有認識、情感、意志動機和人格等方面的因素,而且還可以分成更多的因素。社會因素就更複雜了,其中包括各種社會規範的因素以及社會風俗習慣、民族傳統、生活方式、經濟背景、價值觀念和信仰體係等。所有上述因素都能影響到人的心理與行為。而且人的不良適應與異常行為或疾病,往往不是由單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種因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因此,我們在分析原因時,就不能把問題簡單化。只有比較準確地把握了患者不良適應與異常行為或疾病發生的原因,才能為更有效地施治打下可靠的基礎。

(2)確定患者的適應不良與異常行為或疾病的主要症狀表現,作為治療的目標,即確定需要矯治的靶行為。患者的異常行為或症狀往往也是十分複雜的,其中有主要的、次要的,也有“原發性的”、“繼發性”的。因此,在考察患者的異常行為或疾病發生原因的時候,就需要把患者異常行為或症狀的主要表現確定下來,即把需要矯治的靶行為確定下來,作為治療的目標。然後通過觀察、檢查,記錄下患者適應不良與異常行為或疾病的嚴重程度與出現的頻度,並列出治療前症狀表現的基線,作為治療時的對照指標。例如對焦慮,就可按照所規定的輕、中、重的等級標準,確定其表現的嚴重程度與出現的頻度。總之,在明嘹發生的原因和主要症狀表現,確定了治療的目標以後,治療者就可以製定恰當的治療方案,從而對治療過程有足夠的把握。

(3)向患者說明行為治療的目的、意義和方法,使患者有所了解;從而確立治癒疾病的信心,並主動配合治療。行為治療的實施方案和程序雖然是由治療者訂出的,但實施過程必須取得患者的主動配合才能成功。行為治療從表面上看,治療者是主動的,患者是被動的,但實際上,必須要求雙方密切配合,特別是患者本人的主動配合行動是行為治療能否取得理想療效的關鍵。因此,在治療開始之前就使患者明嘹行為治療的目的、意義和方法,使患者消除由於無知而產生的不必要的疑慮和心理阻抗、從而主動配合治療,這是十分重要的。

(4)採用專門的心理治療技術或配合必要的藥物或治療器具進行治療,把治療方案付諸實施。行為治療技術種類繁多,但每種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適應症範圍。如係統脫敏技術一般用於焦慮性或恐怖性神經症;厭惡療法一般用於消除各種不良行為,如戒菸、戒酒或矯正某些性行為偏離;代幣制療法則用於激勵患者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取代不良的行為習慣,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總之,在開始進行行為治療時必鬚根據靶行為的臨床特點、治療的目的,並參照各種行為療法的適應症來選取一種或兩種最為恰當、最可能取得可靠療效的行為治療技術。有時,在採用某種行為治療技術時,為了更快、更穩定地取得療效,還需配合一定的藥物或治療器械,作為綜合性的治療措施。

(5)根據行為治療技術的性質及患者行為改變的情況,分別給予陽性強化(如表揚、鼓勵或物質獎勵等)或給予“懲罰”(如批評、疼痛刺激或撤消獎勵等)。這主要是根據需要矯治的靶行為的性質、特點和形成的原因以及治療的目的,即需要對靶行為進行消退,進行改造,還是進行重塑,或是形成新的行為以取代舊有的行為。然後根據選用的治療技術本身,需要採用的是陽性強化方法還是採用“懲罰”的措施。並在整個治療的過程中視行為改變的具體情況還可以變換方式,以達到最佳療效的目的。

(6)根據病情的轉變情況,調整治療方法,同時讓患者本人也能掌握和使用,從而把治療情境下所獲得的療效鞏固下來,並讓患者進一步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地把療效擴展到日常生活情境中來。由於患者的適應不良與異常行為或疾病大多數都不是突然發生,而是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形成起來的,而且形成的原因也很複雜,大多難以一下子矯治過來,不經過一定的療程難以達到治癒的目的。因此,在治療開始以後就需要根據病情的變化,對治療方法與措施作適當的調整。同時,由於行為治療一般都是在專門的治療情境中(如治療室)進行。患者有可能在特殊的治療情境中是有效的,一旦離開了治療情境(即治療室的情境),是否還能把療效保持下去,這是個實際問題,也是行為治療經常碰到的一個困難問題。因此,如何使行為治療的效果得以保持和鞏固,並使患者回到日常生活情境中仍然繼續發揮作用。這是每一種行為治療方法都必須重視,也是保證行為療法更有成效地推廣運用所必須注意的一條原則。 (張伯源撰梁寶勇審) 心理治療手冊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Behaviortherapy)又稱行為治療,是基於現代行為科學的一種非常通用的新型心理治療方法。行為療法是運用心理學派根據實驗得出的學習原理,是一種治療心理疾患和障礙的技術,行為療法把治療的著眼點放在可觀察的外在行為或可以具體描述的心理狀態上。因此,行為療法的代表人物沃爾普(JohnWolpe)將其定義為:使用通過實驗而確立的有關學習的原理和方法,克服不適應的行為習慣的過程。

行為療法與其它心理療法的區別在於:行為療法是以心理學中有關學習過程的理論和實驗所建立的證據為基礎的。與傳統的心理治療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可以進行客觀的科學檢驗、演示和量化,即使重複試驗也可得出同樣可靠的結果,有一整套定型化的治療形式,有堅實的理論根據和大量的實驗證明。所以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和穩定。行為療法理論認為,人的行為,不管是功能性的還是非功能性的、正常的或病態的,都經學習而獲得,而且也能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學習的原則就是受獎賞的、獲得令人滿意結果的行為,容易學會並且能維持下來;相反,受處罰的、獲得令人不悅結果的行為,就不容易學會或很難維持下來。因此,掌握了操作這些獎賞或處罰的條件,就可控制行為的增減或改變其方向。

在此基礎上,行為療法提出了相應的以下兩點基本假設:

第一,如同適應性行為一樣,非適應行為也是習得,即個體是通過學習獲得了不適應的行為。但要注意,並非所有的行為變化都是學習得來的。

第二,個體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所缺少的適應性行為。

行為療法主要包括系統脫敏療法、厭惡療法、滿灌或衝擊療法、陽性強化療法、發洩療法、逆轉意圖療法、陰性強化療法、模枋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

上述各種行為療法的共同特點是:

(1)治療只能針對當前來訪者有關的問題而進行,至於揭示問題的歷史根源、自知力或領悟,通常人為是無關緊要的;

(2)治療以特殊的行為為目標,這種行為可以是外顯的,也可以是內在的。那些要改變的行為常被看作是心理症狀的表現。

(3)治療的技術通常都是從實驗中發展而來,即是以實驗為基礎的。

(4)對於每個求治者,施治者根據其問題和本人的有關情況,採用適當的行為治療技術。

行為療法的實施,首先應通過選擇,明確認定想更改、除去或養成的行為,如社交恐怖、廣場恐怖、焦慮症等,然後就其治療目標的行為性質,選擇一套可描述的事先擬定的治療策略與方法進行治療。行為治療不關心所謂“潛意識”或“內在精神的癥結”,也不管病情發生的動態和因果關係,而是把著眼點放在當前可觀察的非適應性行為上。行為療法相信只要“行為”改變,所謂“態度”及“情感”也就會相應改變。與其他流派的治療方法相比,行為療法對治療過程關心得較少,他們更關心設立特定的治療目標。而特定的治療目標又是施治者通過對求治者的行為的觀察,對其行為進行功能分析後,幫助求治者制定的。因此治療目標一經確定,新的以條件作用為前提的學習過程就可以開始進行了。

行為療法從一開始就植根於實驗的發現之中,它的理論基礎主要來自於行為主義的學習原理;即經典性條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學習原理。其適應症主要為:

(1)首先是恐怖症,其次是強迫症和焦慮症等;

(2)職業性肌肉痙攣、抽動症、口吃、咬手指(甲)、遺尿症、暴露發作等;

(3)肥胖症、神經性厭食、慢性便秘、菸酒及藥物成癮等;

(4)陽萎、早洩、陰道痙攣與性樂缺乏、手淫等;

(5)戀物癖、窺陰癖、露陰癖、異裝癖、同性戀等;

(6)考試綜合症、學習障礙、電視迷綜合症、電子遊藝綜合症、辦公室心理壓迫綜合症等;

(7)高血壓、心律不齊等心身疾病。

沒有留言: